|
本帖最后由 淡淡一片云 于 2010-3-13 07:50 编辑
龙三爷 人物素描
龙三爷是我们到农场第一个熟悉的人,他其实年纪和我们差不多,因“样板戏”看多了,觉得“座山雕”有点意思。口口声声自称三爷,久了,人们就叫他龙三爷。
龙三爷是农场年青的老工人,他老汉原是区上的干部,不知怎么三弄两弄就放到了农场。他也跟着就来了,书没能好好读,十三岁就跟着上班,混一份16块的工资。
安排住宿时,他也跟着来到宿舍,进门就介绍,他和我们一样,也是城里人,不是土生土长的“八搭二”(当年农村人发的酒票多打好酒进城换八毛钱搭两斤粮票,故称农民为“八搭二”)然后这里摸摸,那儿看看:“唉呀,你们都是读书的人,怎么连张写字台都没有,明天我给他们说说。”又摸摸我们床上的草垫:“这么润,啷个睡得,睡久了腰杆着不住。睡成个“神仙腰杆”以后就是接个乖堂客也只有守倒她哭。我给你们换了。”
一会,龙三爷一人驮了山一样大的一捆当年收的干草给我们每个人垫在床上,一试感觉真好。
面对换下的草垫我们不知怎么处理,龙三爷一拍胸口:“没事。等会我叫个农民来弄走就是了。”事后我们听说,他用草垫换了三包香烟。
收工后,龙三爷常来宿舍串门,我们知道他会长声吆吆的唱山歌,我们要他来一首,他一本正经的清了清喉咙:
大户门前莫唱歌
大户屋头姊妹多
大姐听到还好过
二姐听到遍床摸
只有么妹年记小
抱到枕头喊哥哥……
我们笑他放毒。他说:“莫看你们是读书人,这点都不懂,大户是啥子?是地主。我是在批判他们的丑恶面目。当到书记我都敢这样说。”
清早出工,知青们总有点拖拖拉拉。龙三爷把大伙吆喝上坡:
“你们总是不长眼睛。没看到书记的脸色?古话说,宁在坡上坐个坑,莫在屋头胀眼睛……”
做活路时,一位大姐走进小树林,谁都知道她去干啥子。龙三爷却扯起喉咙高喊:“对门放鸭子的大爷,你看到我那白屁股鸭儿没得?屙痢,屙痢,屙痢……”
引来一阵哄堂大笑。大姐红着脸从小树林走出来:“龙三爷,你要死。你……”
“莫冒火。莫冒火。我死了娃儿那个抚养……”
快到年底,龙三爷神兮兮的找到我:“你娃不落教,当了记工员也不说一声。”
我说:“那有啥子好说的,又不是当了好大品官。”
“你娃就不懂了,你有资格参加三级干部会了,是和公社书记,大队长一起到区头去开会,八个坐一桌,可以吃好几天油大,好几百人。往年只开三天,今年说要开七天,说是会开的越久,就说明学大寨决心越大。”
会议第一天,刚吃了中饭龙三爷就找到我:“怎么样,油大还可以?”
我说:“不行,只吃了个大半饱,才吃一碗饭就没了。”
“送你三个字,够得学。晚上吃饭你先盛大半碗,然后再盛满满一碗。包你吃个肚儿园。”
晚饭后他又来问我,我说:“饭是差不多了,可菜又不够了。”
来,来,师父再教你一招,听好:
吃饭莫开腔
眼准心不慌
吃肉莫啃骨
菜完先倒汤
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一直是我们的好朋友,有时觉得他大油了。但想想。又觉得他油得有点可爱。
后来,知青们都调离了农场。龙三爷可没有这样好的运气。
再后来听说他也离开了生活几十年的农场。下海做生意去了。
我常常想,凭龙三爷的机灵,生意他肯定能做活,
愿他莫做添加“苏丹红”的奸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