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佛经的句子,要不要读?
查看: 1163|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经的句子,要不要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10-5 15:0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当然要。读了有不有用?有用。理解有不有用?没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38
发表于 2023-10-6 20:00 |只看该作者

嗯嗯,都要好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3-10-6 18: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3-10-6 18:07
我是跟云上雪争吵数星期后能看一些经文的。争吵前字都认识,合在一起不知道意思。

我就是合在一起不知道啥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3-10-6 18:07 |只看该作者

我是跟云上雪争吵数星期后能看一些经文的。争吵前字都认识,合在一起不知道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3-10-6 18: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很难读懂。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3-10-6 16:41 |只看该作者
薄荷味 发表于 2023-10-6 11:30
我也来看看珍珠蓝。这些知识我都不具备的

凑帖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3-10-6 16:40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3-10-6 12:04
医生学会了病理,虽然对治病没有太多作用,但医生会按照病理去避免生病。
佛教徒学会了佛法,虽然对大修为 ...

有用就好。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3-10-6 16:39 |只看该作者
蒙衣客 发表于 2023-10-6 12:29
彼此彼此,中午愉快

下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3-10-6 12:29 |只看该作者
薄荷味 发表于 2023-10-6 11:30
我也来看看珍珠蓝。这些知识我都不具备的

彼此彼此,中午愉快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3-10-6 12: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医生学会了病理,虽然对治病没有太多作用,但医生会按照病理去避免生病。
佛教徒学会了佛法,虽然对大修为也没太多作用,但佛教徒会受到佛法的影响,去维护心性的泛滥。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3-10-6 12:0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学和修是两码事。
佛教徒在理上学会了佛理,和医生学会了病理是一样的。
医生不会因为学会了病理,自己就不生病了。
佛教徒学会了理上的佛法,不等于自己的修为就达到佛的境界了。
要治病,就要吃药。
要境界,就要修为。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3-10-6 12: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理解佛法,在义上就能交流。这是很重要的。佛陀不把自己的境界用各种说法展示,就不成佛教,不成佛法。
要说,就要走理性,讲出来的话,要有条有理,逻辑通畅,要符合人类语言学。
觉得佛法不通,这不通,那不通,一定是自己的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3-10-6 11: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庸是佛教徒,晚年的时候再谈佛法,心态已然不同。
他说年轻的时候总是比较佛法的各种不同说法,认为这也矛盾那也矛盾。
等到老了,看透了世事,就知道那不过都是随缘就说。都是对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10-6 11: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理解佛经当然是有用的。好像医生懂得病理学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10-6 11:30 |只看该作者

我也来看看珍珠蓝。这些知识我都不具备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10-5 20: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3-10-5 18:35
:)

握握留香的手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10-5 18:3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10-5 18: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10-5 17:30 |只看该作者

凑帖子:)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10-5 17: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看你碎碎念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10-5 16: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3-10-5 17:30 编辑

人有时候会出现一种状态,身心有正常的感觉,常态,但是身心放松下来。此前,人不知道自己是紧绷绷的。放松后,会产生温暖的愉悦感。

但这种状态,不能持久。我猜禅宗的保任,就是恢复并保持这种状态。一个人如果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平静,敏锐,聪明,轻松。是否禅宗的轻安,就是要达到这个样子?无修之修?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10-5 16:50 |只看该作者
但是,我老师说禅宗讲的是顿,一悟至佛地。
他的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如果这样的话,无修之修,就是能做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10-5 15:44 |只看该作者
觉知修得厉害的人,有个佛道双修的人说过,他家楼上是茶室,常有一修者来谈玄论道,这位同志坐在茶室里,楼下有人小声说话,他可以听到。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10-5 15:37 |只看该作者
我老师和淡墨青史,个性不同,一个让人感觉亲切,一个让人怕怕的,其实他们在觉知敏锐上,是一致的,就是看别人明明白白。

窃以为,他们二人,学法真有心得。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10-5 15:35 |只看该作者
得法者,觉知应该非常敏锐。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10-5 15:34 |只看该作者
比如耳根圆通,就是修觉知。耳朵不是听一种声音,而是听到所有的声音。

但我老师的理论,发展下去的话,就是无修之修。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10-5 15:33 |只看该作者
总的来说,两派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修觉知。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10-5 15:31 |只看该作者
我在理论上,同意我老师的观点。因为他的观点,他一说我就懂,但做不到。御淡二位的观点,我不怎么同意,却能做到。
所以,我在他们两个阵营战中,成了墙头草。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10-5 15:30 |只看该作者
御宅澈和淡墨青史,追求的是失去身体感觉的那一种。我老师,追求的是常态下的自性,或者说,他什么也不追求,悟及不无。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0-5 15:28 |只看该作者
我所理解的佛学,是回归自性。既可能是失去了身体感觉的自性状态,也可以是常态下的自性状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