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秦川梦回 于 2023-9-27 18:38 编辑
桂花格调清奇,边开边落,花开可赏,花落尤值得赏。“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人闲桂花落”,“鹫峰子落惊前夜”,“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白乐天“山寺月中寻桂子”,更是难得的佳句。 然则这“山寺月中寻桂子”,很长时间教我不知所云。词典说桂子就是桂花,我亦的确见过只开花不结实的桂树。 但仍觉得此处“寻”字用得古怪,若他是赏桂花,有的是“探”、“访”之类更贴切的字眼。 百度方知“桂子”确有其物。野语亦有人间桂树,皆是月中老桂洒落的桂子繁衍而来的说法。如此则月色之下,灵隐寺里,树影婆娑的老桂树下寻找落在地上的桂子,便词达意顺了。 我于一个穷极无聊的下午,独一个儿跑去南高峰下的满觉陇,在路边茶棚下点了壶龙井,添了撮干桂花,吸烟闲坐。 茶水淡而无味,品不出一丝期望中的花香。不久便被蚊虫搅扰得坐立不宁,遂决然离去,沿着杂树掩映的石阶在山上乱走。
“满陇桂雨”洋洋洒洒,确像金色的雨。穿过一面刻着“留云谷”,一面镌着“云门”的太湖石门龛,见到块古拙的石刻路标,分别指着水乐洞、烟霞洞。
此地正是《迟桂花》里的郁先生,在一个夕阳西下月东上的傍晚,吸着撩人的晚桂气息,循着前往烟霞洞的山间小路,去翁家山参加老同学翁则生婚礼。 便生出艳羡,虽明知翁家山和翁则生那美丽、知性,寡居在家的妹妹不过是虚构故事。 民国的文学作品,我最爱读丰子恺的随笔、郁达夫的小说。最真,最接地气,读之如临其境,又像进了他们心底。郁达夫的小说有种病态的美,一如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文化。 以今日眼光,郁先生对女人的描写比眼下初学写作的生手高不到哪儿去:“肥突的后部,紧密的腰部”,“圆而且软的肩膊”,“红白相间的椭圆嫩脸”,“高突的胸部”等,像列清单,换我决不愿这么写。但仍不影响我一遍又一遍读他的《蜃楼》、《十三夜》,也不会动摇他在我心中一代宗师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