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读醉笑【笔记】有感:关于魏晋风度的定位(110楼补充)
查看: 3553|回复: 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醉笑【笔记】有感:关于魏晋风度的定位(110楼补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7-22 07:4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7-23 19:43 编辑

读醉笑【读书笔记】有感:关于魏晋风度的定位
文:公理力

魏晋风度,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士人性格构成中一个独特存在,称其为广受后世仰视、追捧,不算夸张。

但在公某看来,在这个事情上,务虚较之务实或许更可取。换句话说,不宜过于渲染魏晋士人们那些具体的“时尚”观念。

基本背景正如醉笑文中所述及:“到了三国两晋时期,政权更替频繁,新旧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玄学、‘名教与自然思潮随着‘名士清谈而兴起,成为魏晋时期的思想主流。”

伟人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死了。竹林七贤堪称魏晋风度的恰当象征。七贤中尤以嵇康最具代表性。而千百年来,嵇康之所以最抓眼球,除了他在当世享有非凡社会影响力,更与其死得悲壮,包括身后美化有莫大关系。史书记载,嵇康入狱,引发巨大社会反响,豪杰名士纷纷站出来,愿与之一同入狱。更有三千太学生联名为他请命。

假如当年司马昭顺应民意,不将他处死,其民望反而不见得会如此之大。当然,这并非重点。

问题的要害在于,玄学,肇始于老、庄两位圣哲先贤,构建了道教整个思想大厦。然而,它从来不是,也没有理由成为任何社会的主流。究其根本原因,一言以蔽之,与以仁、礼、和为核心的儒学这种入世学说相反,玄学,属于以无为而治为基本特征的出世哲学。

虽属任何社会都应该,也足以包容纳的基本文化支流,但是,至少在中国文化底色与民族性格塑造层面,玄学是应该力避的!华夏民族性格最差强人意的是缺乏进取精神,这是近代落伍于欧美的深层原因。

再具体一层,魏晋士人们醉心于“名教与“自然之辩,崇尚“清谈”之风,其正面意义非常有限,更多的是与积极进取背道而驰的出世清高、消极风尚,是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理应警惕的不食人间烟火“症候群”。这也是魏晋后期导致“清谈误国”恶果的基本原因。

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发生在竹林七贤内部的一些史实。有一个说法,除了嵇康,其余六贤,均属晚节不保——最终都放弃了与司马氏不合作的初衷。​

而嵇康在狱中写下了《家诫》。谆谆告诫儿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懂得进退取舍,甚至饮酒要节制这种琐事都嘱咐到了——与竹林七贤的放浪形骸正相反。《家诫》主旨无非是做人要圆通、圆滑,不可任性!

最典型的当属嵇康的挚友山涛,入世当了司马氏的高官,且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嵇康的反应则是愤然与山涛绝交。但在他生命最后时刻,既没把一双儿女托付给胞兄嵇喜,也没托付给志同道合的好友阮籍,恰恰托付给了已绝交的山涛!嵇康临刑前,对儿子嵇绍说:“巨源在,汝不孤矣。”

山涛果然不负所托,最终将嵇康的儿女养大成人。之后,山涛又举荐嵇绍出仕为官。“八王之乱”中,嵇绍为保护晋惠帝(就是蠢言“何不食肉糜”那位)而殉难,成为晋朝著名忠臣。但他与其父走了恰恰相反的路,亦因漠视杀父之仇而影响后世评价。

嵇康死后,竹林七贤中的向秀亦接受司马昭的征召出仕。向秀有一次见到司马昭,对方竟奚落他:你不是一直想归隐吗,怎么现在出来了?

​提以上这些,并没有贬低竹林七贤或魏晋风度的意思。公某真正想说的是,今人面对这个事情,应有清醒认识,不宜一提“魏晋风度”,就一味吹捧、膜拜,分寸感更重要——至少他们那些具体的观念与主张并非都可取。

对待魏晋风度,公某以为,避实务虚,改一个字,称之为“魏晋风骨”,或许更恰当。

中国士人这个阶层,之所以广受尊敬,根本原因正在与其风骨、傲骨。从先秦的介子推、屈原、苏武,到竹林七贤,境界上可谓一脉相承。嵇康在《家诫》中,就如数家珍般提到伍子胥、夷齐、柳下惠、苏武几位士人。

风骨、傲骨这一条,就是在崇尚民主、自由价值观的当今世界,也依然具有先进性。

竹林七贤被后世视为中国传统文人清廉正直、不畏强权精神的代表,就十分恰当。说句套话,真理多走一步,就可能走向反面!

顺便说一句,古代士人,与今天广义的知识分子有别,与大右派“臭老九”们这类学界良心倒是吻合的。

2023-07-21 匆匆草就
110楼有补充

4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23
发表于 2023-7-23 20:36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23-7-23 11:55
风骨这个词很模糊,很可疑。是坚持一个姿势,一个目标,还是一个方向?
摧眉折腰事权贵,如果不是为五斗米 ...

摧眉折腰事权贵,如果不是为五斗米,而是利用资源向目标前行,有何不可呢?

呵呵,看来,你所言“可疑”的不是风骨这个词,而是鱼与熊掌如何兼得的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23-7-23 20:31 |只看该作者
牛山峰 发表于 2023-7-23 11:19
拜读学习,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应该去其糟粕,吸收精华。关键是怎样认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

客气了

关键是怎样认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只是,一篇大文章都不见得能说得清,引发争议倒是必然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发表于 2023-7-23 20:28 |只看该作者
北街土猪王 发表于 2023-7-23 09:36
好文,拜读,点赞公理力,的确人如其名,表里相符

过誉了,不敢当。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23-7-23 12:1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不讲风骨,就讲尊严吧
莫言讲,尊严与道德这种东东,都是吃饱了肚皮才有
我没有风骨,但我敬佩有风骨的人,
或者我也是有风骨的,在当下,在当下的论坛,我还会说当局,你脸皮太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23-7-23 12: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23-7-23 11:55
风骨这个词很模糊,很可疑。是坚持一个姿势,一个目标,还是一个方向?
摧眉折腰事权贵,如果不是为五斗米 ...

不媚不俗且轴,就叫风骨
但凡讲一点妥协讲大局观,都属于世故圆滑,和风骨不搭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23-7-23 11:4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牛山峰 发表于 2023-7-23 11:19
拜读学习,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应该去其糟粕,吸收精华。关键是怎样认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

上层政策大人物的言论就是精华,反对就是糟粕,那怕上层讲尸米是香的,无锡井马上撰文五千字阐述,尸米的九种吃法,这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陈丹青讲,去它 妈的信仰,对于中国人,活下去是最大的信仰。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23-7-23 11: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应该去其糟粕,吸收精华。关键是怎样认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23-7-23 10:2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螃蟹 发表于 2023-7-22 11:01
“枪杆子里出政权” 就是农民造反思想。
马背上得天下……”
也算是古中国文化中十分常见的套路。

刘秀得了天下,就不准再出刘秀了
现在那两个字,是敏感词,果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23-7-23 10:1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天干物燥 发表于 2023-7-22 09:51
如果嵇康活到现在,会被论坛里的很多人贴上“黑中”“美分”“带路党”“汉奸”的标签,而司马昭的任何一句 ...

我有看过一本关于,魏晋七贤,介绍阮藉这人,几个小故事,阮的老娘过世,家仆去通知他,他与人在下棋,对方一听说阮老娘死了,说不要下了,算你赢,你回去处理丧事吧,阮说不行,一定要把棋下完。有人拿这事向曹操汇报,说阮不孝,曹讲,你不知道阮回去后,都吐血了。再有个还是他老娘死了,阮在灵棚呆坐,亲友过来吊孝,他报以青眼(就是用眼白斜看),后来了一个嵇康,拿着琴来,阮很高兴,一边听琴一边喝酒做乐。嵇康死前,的确把儿子托给了他绝交的山涛,这是嵇康对世俗的妥协,他只是回不去了,但不想儿子与他一样做犟卵,七贤之所以存在,还得感谢当权者的开明,换做我,统统杀掉,杀了再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我的土地上反对我,活得不耐烦了,不怕死是吧,车裂,凌迟,腰斩,杀他个半个月,看他求不求我,嵇之外的六个人,还是识相,有了命才能舞风弄骨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23-7-23 09:5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7-22 09:06
魏晋风骨在抗联战士面前一文不值,只是后世不成器的文人拿来做符号,意在标榜自己。

大先生讲:有缺点的战士,还是战士,再完美的孔雀也只能看看,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23-7-23 09:4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22 08:37
看,你不懂“竹林七贤也是一种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都不畏强权不为五斗米折腰
连最基本的归纳能力都没 ...

为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呢?
因为“才高八斗(米)”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23-7-23 09:4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有期啊 发表于 2023-7-22 08:09
你从未考虑过我们看待问题还有其他方法论?
好像也只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最实用。
我们从小的训练 ...

这是事实,不过,中拱在引进果命理论时,参考了当时五十多种哲学流派,一百多位现代哲学家,后来觉得马恩最适合当时我锅国情,就拿来用了。过了一百年,如果把马恩的原著作,拆解后对应当下的现况,估计很多是謬论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23-7-23 09:3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好文,拜读,点赞公理力,的确人如其名,表里相符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23-7-23 09: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7-23 09:04 编辑

这个帖子写得匆忙,特别是后面的建议:将魏晋风度改为魏晋风骨,只简单几句,不想在展开,就匆匆收笔了。
这样,难免会导致误解。有必要再交待几句。

一个显而易见的疑问是:“风度是务实,难道“风骨就不是务实了吗?

定位风度,就必然涉及“清谈”风等当时引领风尚的东西,而不限于与权贵不合作这单一内涵。这是由魏晋风度在历史上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换句话说,谈这个概念,没法不具体到竹林七贤风度中缺乏入世进取精神等消极面(务实)。

而仅限于提魏晋风骨(其实有一定拔高),就好办得多。风骨一词,大家一眼秒懂。也就无需具体纠结风骨的内涵外延之类(务虚)。
毕竟,中国历朝历代,彰显风骨的仁人志士层出不穷。就是很多人诟病的当代,也有马寅初、梁漱溟、彭德怀、遇罗克、张志新这样的风骨之士。

另外,定位风骨,正所谓,缺什么补什么。弘扬风骨,我以为,对于民族性格的继续塑造是有意义的。
很难说中国人的风骨比其他民族强,不限于中国历史上汉奸。受儒教深刻影响,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主要信奉中庸、和谐、树大招风这类不利于“生长”风骨的土壤与养料。风骨之举主要表现为个体行为,上升到整个民族呈现风骨的历史,相当罕见。相反,蒙元、满清,更包括抗日战争,更多暴露的是与风骨相反的东西。崖山之战最后的悲壮是个不多见的例外。史称10万人跳海,显然不是个人行为,可以认为属于民族性的表达。

如果非要树立个外族参照,不妨看看周边的两个例子:北边的战斗民族不用多说了;阿富汗这个不起眼的小国寡民,曾先后遭受前苏联和美国的军事蹂躏。
事实是,当世两个超级大国都陷入这个泥潭长达10年之久,最终,几乎都是无功而返!

归结为一句话,定位风骨,也就解决了本帖主旨建议的对魏晋风度有分寸避与扬的问题。

当然,这只是公某个人的一家之言。【娱乐版回复醉笑的,也留存这里一份。】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23-7-22 21:18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7-22 18:13
没有人能不为五斗米折腰,除非他不缺米。

要说武将有风骨我信。

在这个问题上,不好分文武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23-7-22 21:16 |只看该作者
山南海北一顿逛 发表于 2023-7-22 12:37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这位咋也被禁言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23-7-22 21:14 |只看该作者
蒙衣客 发表于 2023-7-22 11:28
某朝既看得清时势又识时务的,而且有着远见者应属周公和叶了,但是也有无奈之时。多少冤魂未能及时拯救? ...

真知灼见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23-7-22 21:12 |只看该作者
蒙衣客 发表于 2023-7-22 10:36
子曾位司冦,后弃之而周游列国推广其政治主张,自觉未遇其理想中之明主,固困陈蔡几月不知肉味,算否高风 ...

必须算!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23-7-22 18:50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22 18:42
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



当然,个别的还是有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23-7-22 18: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7-22 18:13
没有人能不为五斗米折腰,除非他不缺米。

要说武将有风骨我信。

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23-7-22 18:13 |只看该作者

没有人能不为五斗米折腰,除非他不缺米。

要说武将有风骨我信。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23-7-22 13:00 |只看该作者
蒙衣客 发表于 2023-7-22 12:18
嗯,潮流浩浩荡荡。。。午安。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23-7-22 12:37 |只看该作者
估计下一个话题就是辩论风骨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23-7-22 12:1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天干物燥 发表于 2023-7-22 12:08
周公造反乃是“逆势而为”,当然是有风骨了,时代进步都是因为有了“逆势而为”的人才能改朝换代,如果都 ...

嗯,潮流浩浩荡荡。。。午安。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23-7-22 12:08 |只看该作者
蒙衣客 发表于 2023-7-22 11:28
某朝既看得清时势又识时务的,而且有着远见者应属周公和叶了,但是也有无奈之时。多少冤魂未能及时拯救? ...

周公造反乃是“逆势而为”,当然是有风骨了,时代进步都是因为有了“逆势而为”的人才能改朝换代,如果都是“识时务者”的话,现在还是殷商天下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23-7-22 11: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22 11:43
万般皆下品,唯有螃蟹膏

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23-7-22 11: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螃蟹 发表于 2023-7-22 11:30
本来禅宗也比史铁生高明不了多少……

万般皆下品,唯有螃蟹膏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23-7-22 11:30 |只看该作者

本来禅宗也比史铁生高明不了多少……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23-7-22 11: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天干物燥 发表于 2023-7-22 11:06
“看的清时事”的人比“识时务者”者强不多少,只会衡量眼前利益,都是不能坚守信仰和坚持原则的人

某朝既看得清时势又识时务的,而且有着远见者应属周公和叶了,但是也有无奈之时。多少冤魂未能及时拯救?正值当时的他们没有坚守信仰,没有坚持原则,失去风骨乎?非也,诸害相权,取其轻呐。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23-7-22 11:06 |只看该作者
蒙衣客 发表于 2023-7-22 10:13
算的上一群看得清时势的人

“看的清时事”的人比“识时务者”者强不多少,只会衡量眼前利益,都是不能坚守信仰和坚持原则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