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莫邪 于 2023-3-18 10:21 编辑
第一个故事,干巴棱子。
有些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可不能不懂装懂。
话说,朋友俩相约着去小餐馆喝两盅。点了一盘锅包肉,一盘拌老虎菜,一盘干巴棱子炒肉。服务员听说点干巴棱子炒肉,愣了一下,说,那俩都有,干巴棱子炒肉可能没有。朋友俩说,不可能,一般饭店都有,你们这应该也有。服务员说,稍等一下,我去后厨问问。不大功夫服务员就回来了,说这个菜今天没有,主要是没干巴棱子了,你们换个别的菜吧。哥俩听说完就乐,又问了一遍,确实没有干巴棱子了?服务员挺干脆说没有。哥俩笑得更厉害了,说干巴棱子炒肉就是净炒肉,没有啊?服务员脸都羞红了,赶忙说有,有,这个必须有。
这方言也是害人。
第二个故事,上坟。
老丁在老北京街边子上住久了,提笼架鸟、狗掐鸡斗,玩蛐蛐斗蟋蟀等闲杂物事都稍懂一些,甚至于还会写会画,侍弄个花草虫鱼的也不在话下,正经的没学多,没用的倒是会不少,这就是俗语说的歪才。老丁有个及其不好的毛病——骂人,他不骂人张不开嘴,而且遇到事扯逑起来没完没了,把福报都整没了,导致他诸事不顺。这些歪才一时半会儿变不了现,又不当饭吃,老丁时常东糊弄一顿、西将就一口,饥一餐饱一顿,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很凄惶,混了多半辈子,除了他先人留下来的三间破土坯房,连个人儿也没说下。
俗话说,屎壳郎郎撞粪堆——它就有那个狗屎命,仗着那三间土坯坯房的好位置,拆迁的老板没少给老丁补偿款,让老丁一夜暴富,终于敢喘口大气了,也有了捞着谁跟谁干的底气。
老丁认为他能有今天,全仗着先人积了阴德。为了感谢他八辈子先人在天之灵,老丁算了一卦,选了一个卦象显示诸事皆顺的日子,去给他先人上坟。
老丁上坟这天,赶在中午饭口,去堂叔家借驴驼纸,顺带在堂叔家蹭了顿午饭,还晕了二两高度小烧,嘴里念叨着“丫的这回喝正好!”,牵了堂叔家的驴往外走,堂叔往外送,他跟堂叔打了声招呼:“丫的就不用送了,回去吧”,奔冥品店儿去买纸。老丁现在兜里有子儿,这纸房子、纸电视冰箱、纸手机、纸美人儿、各色纸是没少买。动了歪脑筋想了歪办法,都搭在了驴背上。
到了坟地卸了纸,老丁傻眼了,千算万算,没算到驴没地儿拴。这也难不倒老丁。老丁经常跑山,身体还算不赖,他把驴缰绳挽在胳膊上。
跪在坟前,将纸点着了。
“丫的先人们,出来拿钱,丫的先人们,出来拿钱……” 老丁嘴里念念有词,一时火焰升腾烟雾缭绕,纸灰四起。
驴吃了烟熏火烤,就摆头,驴摆一下头也能把老丁抻哒一个趔趄,饶是老丁身体好,也跪不稳当,这让老丁很恼火。驴子抻哒老丁一下,老丁就狠劲地拽一下缰绳,顺带回头骂一句:你丫老实点!几次以后,老丁也懒得回头了,边烧纸边拽驴边念叨边骂驴:“丫的先人们啊出来拿钱,你丫老实点,丫的先人们出来拿钱,你丫老实点……”
老丁很执着地一边骂一边将那一大堆纸烧完。上完坟,磕了三个响头,又狠劲拽了一下驴缰绳,骂了句“你丫老实点”然后才站起来。
老丁上坟念叨的这话就让附近放羊的羊倌听了去,然后就传得家喻户晓,说老丁上坟不停骂他先人,一口一个丫的,还说,老丁上完坟狠劲拽哒驴,让驴给他先人磕个头,驴不听话,他就把帮他干活的驴一起骂了一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