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闲来无事,百度“圣地”一词,多指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也泛指一些教派的发源地,今人也称信徒视为神圣的地方为“圣地”,就像红色延安被共产党人尊称为革命“圣地”。有人打油“岁月不曾把谁饶,老来多送一秃瓢。当年人前常扮酷,如今镜里莫细瞧”,从初中时期,我就向往着这样的一块“圣地,”拼上小命向着“作家”的伟大理想迈进,至今已是免费获赠“秃瓢”的半百之年了,虽然尚没有成名成家的点滴希望,可总归离“作家”的理想又近了几微米的距离。
查看全部评分
四手
使用道具 举报
除了手写版的《街头文艺》,令我再对文化馆产生好感的,则是纸质版的《邹平文艺》杂志了。那时,从魏桥公社新华书店西侧的便门入内,院内地面上铺就的塑料布上,就是《邹平文艺》杂志的销售点,价格在一角五分左右。这本薄薄的地方文艺杂志,就是我从地处偏远的邹平西北部追梦文学理想的一条重要通道。从这本刊物中,我认识了大咖孙嘉嶙、孙桂芹、张迎军、黄宗堂、孙治营、时秀巍、徐艳娥、宁治春、吕启跃、田纯洁、柳燕等人。文学青年,在当时,绝对是个时髦的代称,不亚于当今的“顶流”。据说实为男性的基层作者“柳燕”,收到的求爱信犹如雪片,令他应接不暇,哭笑不得……
莫邪 发表于 2022-7-28 11:12 想当年,文学青年是泡妞的金字招牌, 现在,是假大空、酸腐臭的代名词,了。 俺就是混迹于六星文学领域里 ...
坡度 发表于 2022-7-28 11:20 你能干成更大的事。必须看好你!
莫邪 发表于 2022-7-28 11:26 论坛上能有啥大事让我干?对了,你快具备阿Q的水平和神韵了
坡度 发表于 2022-7-28 11:27 哥说你行你就行。
莫邪 发表于 2022-7-28 11:28 你会算卦还是会念咒?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22-7-28 11:43 我印象深的是看图书馆橱窗贴的注意交通安全的宣传照片 一张一张都是真实的交通惨案 每天放学跟最要好的女 ...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22-7-28 11:48 我是个搬运工
莫邪 发表于 2022-7-28 12:24 我也以为你写的呢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2-7-28 12:01 切,我以为是你写的回忆文章呢!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22-7-28 12:25 我1978年就活跃文坛了?
泌水 发表于 2022-7-28 13:11 以为你的自传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