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画家吴冠中从石岛镇步行到大鱼岛写生。他惊叹渔家在各自家的屋墙上选用石块砌成不规则几何形,谱出方、圆、横、斜、大、小、曲、直的石头交响乐;特别是屋顶上,都覆盖一层层厚厚的褐色海草,那草的松软质感一下调和了石头的坚硬度,还有弯曲柔美的屋顶弧线,加之为防风将渔网套在上面,好似女人的发网,更添几分妩媚。
听大鱼岛老人讲,海草屋冬暖夏凉,且经年不腐。大鱼岛人家大多就在这样的海草屋里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记得那天一登上大鱼岛,一见到海草屋,就像走进了童话世界。这幅写生留下41年前大鱼岛的遗影。
听不久前去过的朋友讲,现在的大鱼岛经过开发建设,盖起了不少高楼,已与现代社区无异,残存不多的海草屋也被修缮改造,只作为民宿或给游人观光的样品了。
想起大鱼岛,就想起古老的海草屋,那该是大鱼岛独有的风景。很多不同地域不同风情的城镇乡村,原本各具特色,如今却日趋同化,虽然光鲜漂亮了,但漂亮不等于美。想起吴冠中先生那句警世名言:“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却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