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逍逍 于 2022-5-23 11:20 编辑
中国大百科全书,1.25亿字,84卷每卷80万到120万字,光看这个数量就吓死宝宝了,所以我没读。昨天解读《红楼梦》第98回,老冒网友气冲冲进我帖子发了张中国大百科全书里关于红楼梦词条的图片托大来做招牌,好像我是厦大的。今天仅就老冒图片文字来驳一下,中国大百科全书里的这个关于红楼梦词条的荒谬和错误。
大百科全书说【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是从脂砚斋开始的。红楼梦早期抄本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实,这些抄本的批语不尽出自脂砚斋,署名还有 畸 笏叟、棠村、梅溪、松斋等等。但是以脂砚斋批语为多。脂砚斋生平不详,据他的批语口吻个内容,大抵可以知道他很熟悉红楼梦创作的情形,参与过作品修改,与曹雪芹亲近。】
一个生平都不详的人,编辑这个词条你是根据什么得出结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红楼梦最早抄本?程伟元高鹗编辑出版程甲本程乙本的时候,要是真有脂砚斋这个人会只字不提?同时代的敦敏敦诚兄弟等人会只字不提脂砚斋?
那么,脂砚斋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人物?答:1927年。胡适和蔡元培为红楼梦论战的时候。胡适突然宣布有位商人朋友,找到他把一本手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卖给了他。当时,蔡元培就说完全是为了配合胡适的观点而作的,胡适一会儿说脂砚斋是曹雪芹朋友,一会儿是本家兄弟,一会儿又是本家叔叔,反正就是江南曹家人,而且水平比作者曹雪芹还高,能指点曹雪芹写作,哪里该删哪里该改,曹雪芹唯命是从,这扯不扯?
那么,实际情况脂砚斋是从哪里来的呢?1911年,上海有正书局出版了一本红楼梦。这部红楼梦宣传说是秘本原本,所用底本据说是清代的抄本。那是还没有敢直说比程高本早,支支吾吾言外之意有这个意思。那里的批语跟后来的脂砚斋抄本上的批语一模一样。隔了16年,有胡博士包装一下就一下子成为真品了!可笑!
更有可笑的是,有正书局当年还公开在申报发了广告征集红楼梦批语,这也就是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里会有其他人的批语的原因。有正书局的老板,把这些批语粘贴在书上影印出版。这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母本在197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理库房时,找到了当初的母本。可是呢,就是这样,由于意识形态原因也没有给程高版平反。到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时,还能继续这样模糊不清的概念拿出来忽悠下一代。
再看图片词条的错误之二
【脂砚斋之后,评论和研究红楼梦者越来越多,人称红学。】脂砚斋要是比程伟元高鹗早的话,程高时期一直到清末,红楼梦在清朝并不是被重视的书。就是在五四前后,蔡校长和胡博士都写了相关著作,才引起跟风的。
图片吗词条错误三
【五四运动以后,以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为代表新红学崛起,扫除了索隐派的梦呓,】
实际上,到胡博士跟着国军败退出逃走了时,他和蔡校长的辩论也没占到上风。要不是太祖爱红楼梦,非得拉胡博士站台,连胡博士自己都不知道他怎么就赢了蔡校长的索隐派的?还有俞平伯,在临终时会说自己腰斩红楼梦有罪,这里面的难言之隐就是秃头虱子!
说了这么些,或许有人会觉得红楼梦跟民生没有关系?其实,民生不应该就是物质领域,文化领域也应该涉及。
中国大百科全书里的红楼梦词条是个笑话,好在去年的12月,cctv9纪录片频道播出的《曹雪芹与红楼梦》里,用证据证明了红楼梦120回是全壁。
网友江渚叟感慨道【 1920年代,胡适率先提出《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是伪全璧,相从者如云。建国后,此说由俞平伯领队发扬光大,成了红学的主流。到了冯其庸掌控红学时,这种说法已根深蒂固,并在冯其庸活着的时候建起了冯其庸学术馆。冯其庸去世不到五年,冯其庸的铁杆战友,忠实信徒,崇拜追随者便纷纷倒戈。如胡文斌、张庆善、吕启祥他们参入拍摄的纪录片《曹雪芹与红楼梦》,完全统一了口径,认为一百二十回就是出于曹雪芹一人之手。这不是说明红学的起点又回到了1920年代以前吗?这岂止是原地打转,而是倒退了一百年。那么,这些红学大咖们在这一百年中究竟忙活了些什么? 】
本人觉得,别说是本红楼梦就是其他领域也不能为了面子,为了不白忙活,就弄虚作假指鹿为马跟风扯旗,该恢复真相就恢复真相才是正道!哪怕是辛辛苦苦一百年,一夜回到五四前。
希望看到中国大百科全书再版时,关于红楼梦词条能纠正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