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跳梁老丑 于 2022-5-4 15:03 编辑
看得累坏眼睛了。赞一个,精华升级。
论语略翻,不曾深入,说说自己的感觉。临窗的帖看过,算能自洽的一家之言;你这个,站位高些。
古时词汇量不足,很多表达会采用同音、借意、发散的手法。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本就不该固定锁死。
临窗以一家之言废百家,那叫钻了死胡同。这个很好,超脱出来了。
如果都学他钻死胡同掉书袋子,话题将永无止境。比如,以文会友的友字,也完全可作一深度挖掘。
传统、国学,一深入就产生争议的,类似中医、转基因,属于累死人的巨坑。
我的态度是,了解大概就可以了,不必浪费时间。找大家公认的学者综合评价,扫一扫原著,
每个人的浅层体会理解都不会大谬,毕竟现在词汇量大,一般不会用错,都能理解。
最不值得的,是掉进故纸堆里,白白浪费如此晴朗春日大好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