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道义工张如如 于 2022-5-2 20:56 编辑
《周裁论语》中的一个误读
对于《论语》来说,不乏“裁”者。有南怀瑾大师的《论语别裁》,也有与南师唱对台戏的董子竹的《论语正裁:与南怀瑾商榷》,更有临窗独饮先生的《周裁论语》,这三部裁经典的巨著,交相辉映,演出了一场安排、取舍,分析、判断、述说论语的大戏。
裁论语,不是凡夫俗子可以胜任的,即使是国学大师,也要掂量着办。南师只敢说别裁,他不愿意站在伟大思想家的肩膀上,而董子竹与临窗独饮则不同,他们的勇气过人,不能小觑。
临窗独饮对于“以文会友”的解读是错误的,他借用“孔文子”的文,来解读曾子的文,属于解读错位。
以文会友的原文:
论语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可见,这里的文,专指孔文子的谥号。与以文会友没有半点关系。历史上,以文谥号的名人很多。不可以用这些谥号来解读“以文会友”。谥号,是对死者生前的事迹和品德的概括。例如周文王谥号为文,范仲淹谥号为范文正公,曾国藩谥号为“文正”,李鸿章谥号“李文忠公”,苏轼的谥号“文忠公”。这些谥号中的文的含义,当然包括他们的敏而好学与不耻下问。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就显得狭促了。
论语中的以文会友正的文,如果理解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属于误读。如果理解为文章、文采,文化也属于偏颇。这里的文,应该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而不是局限于文武中的文。更不是文章的文。如果仅仅局限于文章,那么,曾子的朋友圈就太狭小了。
文的含义,也要与时俱进。如今的文,已经无须局限于曾子的文。文,到底是什么?
经纬天地为文。修身养性为文。 慈惠爱民为文。博闻多见为文。 刚柔相济为文。知行合一为文。 独立思考为文。关注民生为文。 我更想说,民国风为文,黄金时代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