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次到成都,每次落脚的地方不同,感受自然各异。 第一次夜宿成都,落脚的宾馆叫美丽华,位于府南河畔的万福桥附近。 走进宾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华丽精美的蜀锦织品。 蜀锦特指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其织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第一次看到蜀锦,感觉那些静静陈列在宾馆大厅里的物件是有生命的,尽管默默无语,但却一直尽职尽责地向客人们诉说着四川厚重的历史文化。 是的,行走在川西平原,奔波在四川大地,几乎随处都有值得参观、值得凭吊、值得回味的文化古迹。这当中,作为三国时代的蜀汉都城,成都的文化积淀最为深厚。 且不说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也无需讲堪称中国文学圣地的杜甫草堂,更不用提传承中华文明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单是光头李进、快女李宇春、刀郎罗林在中国乐坛的迅速走红,也足以说明成都是座很有文化内涵的城市。 不仅仅是成都,包括广袤的川西平原,包括整个四川,浓厚的人文气息总会扑面而来,很容易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沉醉在古老而醇厚的中华文明之中。 毫不夸张地讲,如果你对传统文化还有那么一点点兴趣,来到四川,你会觉得空气中都洋溢着人文的气息,让你沉思,让你振奋,让你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荣耀和自豪。 比如,驱车从成都到乐山,不过一百余公里的路程,沿途却有不少值得一看的人文景点。 在这段行程上,最负盛名的人文景点应该算是三苏公祠了。 在灿烂如星河的中国文学史上,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注定是绕不过去的三个标志性人物。尤其是被后人习惯称作苏东坡的苏轼,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至今还那么强烈。 2011年秋,我在四川出差的那20多天里,数次往返于成都和乐山之间,每每看到高速公路旁三苏公祠的提示牌,都有停下来去走走看看的冲动。 遗憾的是,我一次也没停留下来;包括后来数次路过眉山,都仅仅是路过而已,拜访和凭吊“三苏”的想法也就成了个想法,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悔。 在成都通往乐山的高速公路沿线,不得不提的另一个文化景点,应该算是天福茗茶位于四川夹江县的茶文化观光游览区。 我也算是个品茶之人,曾经多次光顾天福茗茶在沈阳的几家分店;到石家庄工作后,也去过这家公司的门店。去年第一轮疫情刚刚结束,单位附近的十字路口一角新开了一家天福茗茶,莫名其妙地倍感亲切,总有进去转转看看的冲动。 当然,我只管品茶买茶,只知道天福茗茶的茶叶地道,从没问过这些茶叶来自哪里。 去了夹江,才知道天福茗茶是一家集茶叶自产、制、销、科研、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连锁专卖店,起源于福建,扬名于四川。 位于成乐高速旁的天福茶园游览区,已经成为外地游客的必经必留之地,甚至连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友人也纷纷慕名而来。 在这里,不仅能看到梯田一般的茶园,买到上好的茶叶茶具,还能品尝到用茶叶制作的各种美食,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当然,对四川而言,其文化精髓并不是茶文化。四川的文化遗迹实在太多了,多到无法一一列举,多到无法一一游览。 实在讲,对于四川的那些人文古迹,之前我了解得很少很少。事实上,在东北工作和生活那么多年,我曾经长时间不怎么关注人文景观。 不是不喜欢,而是没有足够的机会和平台。 不能说寒冷的东北是中国文化的荒漠地带,但与源远流长的长江、黄河流域的文化积累相比,这个地区的文化底蕴确实显得单薄一些。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最直接最深刻的。东北人的火爆性格,或许与这个地区缺乏厚重的文化积淀有关。 2011年10月26日晨草于辽宁沈阳,2021年4月7日晨完善于河北石家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