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提到的日本学者野和田基晴,在一次采访中说:有些报道一味强调薪资和职位,让人误以为我们来这里只是为了挣钱,因此遭到日本网友的攻击,被骂“卖国贼”,实际上在日本真的找不到工作,没有发挥才能的空间。
工程学家上田多門则说:我67岁了,在日本教授65岁退休(要让出位置),可我还想继续做研究,在日本退休以后继续做研究很难了。
而深圳大学一听上田多門愿意来,立马掏钱买了先进设备、建好研究室来迎接。上田教授感叹道:在日本根本买不到这么好的设备,一台可以把测定材料表面3D化的机器,要800万日元,在北海道大学的时候一直没有这个经费买,到了深圳二话不说就买来了。
可以说,日本人才来中国的直接原因是发展受限,而中国空间广、研究经费足。至于深层原因,则是近二十年两国经济活力的差异。
而欧洲的科学家,则常常是被“政治正确”逼走。比如丹尼尔·波维,就差点被扣上“种族主义者”的帽子。Nikos Logothetis因为动物保护组织的威胁,研究事业无法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