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讲,说雅鲁藏布大峡谷名不副实,不是否定其作为“地球上最大、最深的峡谷”之权威性,而是位于西藏林芝米林县境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实在不能代表大峡谷本身具有雄奇壮美。 雅鲁藏布大峡谷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但其主体并不在米林县,九成以上都在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墨脱县境内。 也就说,当下游客到西藏林芝看到的位于米林境内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实际上只是大峡谷极小的一部分,并且是没多大代表性的那一极小部分。 一名旅游爱好者写了一篇题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乏善可陈的著名景点》的随笔,代表了包括我在内的众多游人的真切感受:“此峡谷非彼峡谷,所谓6千米的深度,所谓马蹄踏水形成的大拐弯,所谓江水改道、骇浪滔天、振聋发聩的场景,与这个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著名景点竟毫无关联。” 在我看来,要不是米林县这个冠以“大峡谷”名号的景区里有雅鲁藏布江第一大拐弯,号称“世界最美山峰”的南迦巴瓦峰,以及与南迦隔江对峙的加拉白垒峰,这里真有可能招徕不来游客。 2021年3月12日下午4时许,当我和小平兄乘坐越野车紧赶慢赶抵达传说中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得知离景区歇业还有一段时间,我们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手忙脚乱地进了景区,我们原本打算既乘船又乘车,两项均由景区运营,船票和车票都买好了,结果却被告之江面起风了,为安全起见游船停驶。如此这般,我们只好选择统一提供的中巴车进入景区。 可能是期望值过高,抑或运营管理实在过于粗放,自打进入景区,无论是双眼看到的景象,还是心中受到的冲击,都有一种莫名的失望。 先是蚊蝇的骚扰。从登上旅游观光中巴开始,成群的蚊蝇便紧紧跟随旅客,尤其下车之后,每人头顶及四周都有一群疯狂围攻的蚊蝇,不管你的双手怎么挥舞,它们总是对你“不离不弃”。 对此,景区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非常“文艺”:这是桃花汛期间大峡谷特有的景象,等大峡谷内的桃花谢了,蚊蝇就自然而然消失了。 可是问题在于,我们到的时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桃花刚有开放的迹象,就那些蚊蝇的疯狂程度,显然还要在这条峡谷里肆虐一段时间。 这个名不副实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里共有4个景点,除了只能远眺的南迦巴瓦峰和江水大拐弯,其他2个景点都没什么特色,打造得也不够精细,很难让人过目不忘。 实际上,对大多数游客而言,来这个所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其实并不是为了体验大峡谷的鬼斧神工和刀削斧辟,而是为了近距离欣赏号称“世界最美山峰”、“西藏众山之父”的南迦巴瓦峰。 这座海拔7782米的山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千百年来,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因为这个缘故,它也被称为“羞女峰”。 在藏语中,南迦巴瓦有多种解释,一种称“雷电如火燃烧”,另一种叫“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种叫做“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个故事里,南迦巴瓦峰被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在那个专门用于远眺南迦巴瓦峰的观景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惊呼欢呼之后,都会选择与这座海拔7782米的“最美山峰”合影留恋。为了站上那个居中的最佳取景点,大家都会耐心等候。 我和小平兄抵达观景台时,几位来自广东深圳的女士正在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地逐一与南迦巴瓦峰合影。其中有位姐姐非常活跃,喊着“手疼、腿疼、腰疼、脖子疼”之类的提示语,逐一指挥她的姐妹交叉双腿、掐腰、扭脖,摆着各种好看的造型拍照。 终于轮到我了。当我机械地采取立正、跨立或背手等传统照相姿势时,那位活泼的姐姐表达了“不屑”,说我太死板,造型不好看。我笑则不语,依旧按自己的方式与南迦巴瓦峰合影。 这方面,小平兄显然比我活泛,那位姐姐怎么指挥,他就怎么做,拍了一组充满血性和阳刚的好照片。 2021年3月26日晨草于河北石家庄,3月27日晨修改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