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道义工张如如 于 2021-11-2 20:42 编辑
驳斥论金,远看近看说自由
中华文化不缺乏追求自由的传统,如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有教无类”。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虽千万人,吾往矣,”,老子的“无为而治”,庄子的“逍遥游”,墨子的“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但是,这些自由的传统,终究没有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作为舶来品的“自由主义”,1902年登陆中华大地。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先后翻译了《国富论》与《论自由》。他说:“人生而自由,他可以做任何他愿意做的事情,但是必须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为界限。”。此外,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蔡元培、胡适、陈独秀、鲁迅、梁实秋等人,从不同角度为推动自由主义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进入新世纪的中华大地,自由主义并没有得到认可。论金的又臭又长的关于自由的说辞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宪政、民主都属于普世价值”。而论金对这一切很不感冒他坚持自己的正能量的价值观,他漠视我党倡导与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自由,民主,法制,公正”。
自由主义,在政体上,体现的是民主宪政,在经济上,体现的是市场经济,在文化上,体现的是言论自由。而论金反对自由主义的目的何在?是倡导集权体制,是回归计划经济,是喜欢言论管制?
不管你是否承认,每个人都有两个“意志”:生存意志与心灵意志。生存意志主张奋斗,心灵意志主张自由。这两个意志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不停地争斗,争斗的结果往往是生存意志占据了上风,心灵意志遭受压抑。正如卢梭所言:“人生来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当“生存意志”占据上风的时候,你不会自由。当“心灵意志”主导你的时候,自由就会悄然降临。而论金不过是生存意志的拥戴者
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李慎之先生的话值得我们细细体味,他说:“自由主义还意味着人必须自尊、自强、自律、自省,并对他人要尊重、要宽容。自由主义者不但乐于听取各种各样的反对意见,而且保护反对意见。”,“保护反对意见”,是现代精神文明的必备。而在某些国人的心目中,反对者的意见无须保护。他们非但不想保护,而且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上纲上线,进行全力打压。而论金反对自由主义的理由何在。是他不需要自尊、自强、自律、自省吗?
英国的著名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约翰▪洛克是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他的《政*府论》被誉为自由主义的圣经。自由主义也会被称作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这样的称谓,乃是特定的意识形态下的产物。其实,自由主义是人类的共同的精神财富,而不是某一个阶级的专利。洛克说:“人们既然都是平等自由和独立的,任何人都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与财产”。这句名言,足可以用来对当下的国人,尤其是对论金进行现代化的启蒙。
对于自由,人们的认知程度有着相当的差异。将自由看做高于一切的是裴多菲。有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将自由看做轻如鸿毛的,有奴才。他们习惯了抬轿子,吹喇叭,唱赞歌。还有一种人,经过了洗脑,已经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将自由视作异物,甚至认为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的一种武器。有一种群体已经麻木,他们在没有迁徙权,没有择业权,没有选举权,没有发言权的环境下,依然觉得自己很幸福。他们不知道自由为何物。他们常常宣扬自己认为的正能量,将你对***的批评认为是给国家添乱。对***的批评难道不也是一种爱护吗?
假若抬轿子,吹喇叭,唱赞歌的人,诸如论金极其同类,越来越多,这样的民族是是难以进步的。因为抬轿子,抬不出民族复兴,吹喇叭,吹不出民族复兴,唱赞歌,唱不出民族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