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一辩旁征博引,信息量大,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单以文本来说,颇合我意。但辩论赛不是散文选,文章之美以外,更要看“辩”和“论”。这一点反方稍胜一筹。正方虽自云“开宗明义”,却敌不过反方劈头盖脸,反方整体的路数就是论说,而非散逸。它的短小没有导致粗疏,而是走向精悍。尤其需要肯定的是,它立论清晰之余(正方立论也清晰,也坚实),能注意到不把话说尽,留下了若干余地给三位队友发挥。正方一辩写得兴起,妙笔生花,淋漓尽致,恨不得以一敌四,比吕布还多打一个才过瘾,无形中压缩了队友的空间。无论从团队精神还是辩论策略上均可算小瑕疵。一辩反方胜出。
正方二辩开篇即感谢赞助商,令人无语。岂料反方二辩上来就拥抱对方一辩施放情感的烟幕弹,双双犯规,负负抵消。正方二辩思路很清明:既然一辩仗着才华就任性,他便绕开一辩自己说自己的,成为辩论史上罕见的介于一辩二辩之间的一点五辩。立论部分,宏观微观,有点李商隐无题诗般的云山雾罩;攻辩部分,拆解对方一辩时却优势尽显,以比领导讲话的一二三条还多出一倍的六大论点,全方位出击。反方二辩看似拈花微笑,实则温柔一刀,看得准,刺得狠,捅得深,难怪古今多少英雄,都折在酒窝之中。然而反方二辩过于依赖机巧,扎扎实实的论述不够,虽然轻灵翔动,回旋自如,终不及正方二辩堂堂之阵,正正之师。二辩正方胜出。
正方三辩一开头采用了类似奇葩说选手的那种讲笑话、说段子的方法,把对方的观点极端化、荒谬化,从而反衬得己方英明正确;接着它也像奇葩说的陈铭爱做的那样,把对方一辩二辩的论点悉数拿来,逐条批驳。但陈铭之所以辩界封神,在于他不单驳对方时眼光毒辣,论己方时更是坚稳生动。正方三辩太偏重于“批”,却少了“论”,像喜欢解构一切的后现代,破有余而立不足。或谓“批”中就有“论”,我不否认这一点,但炮轰对方的高地,与夯实自家的阵地还是两回事,分开来显得眉目清楚,否则在后一点上终究吃亏,全篇看起来难免根基摇晃。反方三辩未语先笑,向自己的两位队友热烈鼓掌,试图引导评委的判断,居心甚不可问。然而紧跟着我们就发现,他对一辩二辩竟然是有真感情的,也认真拜读了他们的文章,这使他能够充分的利用前两位发言中(他认为)有效的资源,寻瑕抵隙,攻击对方一二辩的破绽,有理有据有情感,打破了双方的胶着状态,使反方的赢面扩大不少。这一役中,他的承上启下,好似汉武前的文景,开元前的贞观,为胜利的到来做了有力的铺垫。三辩反方胜出。
正方四辩思辩力强,跳脱出之前的框架,重新审题,点出双方争论的不是网络的全利全弊,而是“更”有利还是“更”有弊。这个角度新颖有力,风乍起,吹皱了一池春水。理清了这一点,下面的皮里阳秋,嬉笑怒骂,便都不在话下。可惜的是这么尖新的角度,却高高举起,轻轻放落,没有发挥出它本来该有的致命的力量。正方四辩另有一值得称道之处,是不动声色地为队友们或真实的澄清,或精致的抵赖,竭力把大大小小的缺陷圆回来。这原是四辩应当扛起的重任,而事实上愿意做,能做到,又做得巧的寥若晨星。反方四辩风度俨然,先行感谢对方三位辩友,君子之争,不出恶声,虽然只不过例行公事的客气,但在人人唯恐不“个性”的今日,能循例客气一下,已属难得。反方四辩引经典有《围城》,接地气有平凡父子令人唏嘘的实例。东西方先哲信手拈来,知识储备和智性浓度不在正方四辩之下。它明面上不像正方四辩言词犀利,讽刺辛辣,但外刚内柔,招招得法,攻守兼备,进退得宜。两位的交手,有点郭靖对上令狐冲的意思。以小品文度量,该正方胜出。以辩论稿衡之,则是反方四辩胜出。
遗憾的是,双方四辩都不曾真正地把自家观点总其大成,汇流成海,垒土为山,形成阔大的气象和巍峨的风貌。一二三辩也有立论之责,但四辩更不容回避,更应不弄小巧,更要当得起“正面、全面、系统”。在这样关键的总结陈词阶段,不妨慷慨,不妨华丽,不妨显情怀,不妨上价值,不妨用排比,不妨泄激情。我们看从前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四辩,是何等的浩浩荡荡,而奇葩说中不靠综艺感立足的王牌辩手,压轴时又是何等的雄辩滔滔,智珠在握?他们的风采终究不能只建立在玩机趣、说俏皮话、幽默调侃之上。
依次盘点了四组选手后,反方三胜一负,总分胜出。
正方最佳辩手:四辩,王二但不麻子。
反方最佳辩手:四辩,沛然有雨。
三点声明:一、因忙于俗务,辩论贴以外的贴子未及阅读,故正反最佳补刀手和最佳观众未选,以另两位评委老师和榕树下论坛主办方几位骨干的评选为准。甚歉。
二、所有观点皆属个人之见,偏颇难免,不到之处,尚乞见谅。
三、网络让人更亲切还是更疏远,我自己的立场:更亲近。
最后,谢谢所有关注本次大赛,关注榕树下的朋友。群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