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20-12-13 16:49 编辑
我们当地农村有句土话,叫做“好吃不如饺子,好睡不如倒着”。这句话经过无数个朝代的更迭和改良,到了近代忽然便得韵味十足。许多人一看到饺子就会条件反射般朗朗上口:“好吃不如饺子,好睡不如嫂子”。
这话看着轻浮,但说起来也不是空穴来风或者平地起浪。在胶东农村,初一饺子三十面,是每家每户必须的。大年三十,家里的女人们忙得颠三倒四,恨不能生出八只手来。从早晨的供奉的第一碗白米到摆家谱到收拾家务再到下午的包饺子,一通忙活下来,骨头缝里都是酸的。偏偏那饺子包好了还不给吃,一直要等到初一早晨拜年回来之后才可以煮来吃。三十晚上,只能吃面条。
一般的人家,都是八月十五一次,然后就是初一一次饺子了。饺子的稀罕程度差不多赛过金子。而嫂子,在农村也是很稀罕的物种。家里兄弟多的,都是紧着大的先娶亲。一个娶了媳妇,剩下的一个或者几个就得干巴巴地盼着,不知道几时能轮到自己了。所以,一般娶了亲的哥哥们都会照顾到弟弟们的心情,让自家的珍稀媳妇给他们做点好吃的。啥好吃?能吃顿饺子就是人间最好的美味了!所以天长日久下来,嫂子也就约等于饺子了。农村又有个习俗,就是小叔子可以跟嫂子没大没小的闹,不知道哪天起,哪个调皮伶俐的小叔子忽然就想着调侃戏弄一下嫂子了,于是先前那家土话就变了味道,长成如今的这般模样了。
说回饺子本身。胶东人吃饺子,是越吃越会吃,越吃花头越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野地里长的,只要毒不死人都能弄进小小的一张面皮中去。鲅鱼、虾仁、蘑菇、荠菜、萝卜、羊肉等等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吃不到的。
吃饺子最好的季节是冬季。最好是外面大雪飘飘,屋内炉火轰鸣。三两好友围着几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一人跟前一杯清亮亮的白酒。说几句山南海北的话之后,白胖胖的饺子也顺便滚进了肚子里。然后把小酒嘴边一横,滋溜有声,笑容就心满意足地从嘴角眼角溢出来了。这种时候,无论是包饺子的嫂子还是喝酒的哥哥小叔子,都暖起来了,心也放开了。
饺子的来历说起来很复杂,最早是被医圣张仲景当作药用的。开始是以馄饨的形式存在,后来变成月牙馄饨,再后来不知在哪朝哪代就跟馄饨彻底分家,变成了规规矩矩的饺子形状。而且,根据地域习惯和民间爱好,自行演变出不同的模样。
不过在我的心里,饺子和嫂子一直是分不开的。嫂子已经不再是真正意味上的嫂子,只要能包出漂亮好吃饺子的女子,都是我们亲亲的嫂子。
人生其实很简单,未必要锦衣玉食,只要拥有好吃的饺子,好看的嫂子就很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