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袁世凯对宋教仁,拉不到就毁之,这个毁是毁起声誉的毁,结果被手下当成毁灭了,结果误会了而造成悲剧。
版面没啥人,从发号令到实施到撤退都得一手包圆,似乎不会自己会错自己意。
话说我们大红袖的双领导临窗,一大早被窝起床,脸没洗牙没刷,就摇到六星杂谈扭捏几下,对梧桐花开开口借人,俗话说,色壮横人胆,还一路带着新人色妞一起赶场去色诱耶律,玲珑也一边买早点,一边大街上扭着边鼓腰:咚咚呛,东东呛……
对着我大红袖敲锣打鼓还搭美人的气势。
梧桐花开惊得一扔手中锅盖,数数跟前的包子,还好,都在,都在。顺手解开围裙顺着一个转身这么一转,开始跟临窗打起了太极。
说时迟那时快,主角耶律折腾,拿着烧饼卷大葱,借着大葱的冲味,一下子把聊天给聊死了。
梧桐花开心想:死相! 我要不再三婉拒,怎表现出我爱才之心? 你特喵能不能等酒过三巡再上炒饭?
临窗也一脸懵逼: 我特么拿足劲等待梧桐花开再三婉拒,我好表现三顾茅庐的艰难,你小子水没开就把炉灶灭了,我是怎么往下下面啊?
临窗伏笔有三笔: 1、 我们以后跟你们互动,大家别分彼此 2、 既然这样,实力均等才对,你们才三,找你们去借枪,这样才好玩; 3、 折腾本来就是我红袖人,生是我红袖人,现在算是物归原主;
梧桐花开婉拒中有三挡: 第一、论坛是一家(你干嘛自己挖自己墙?) 第二、折腾兄是我很尊重的版主,我就是首版我不能代他做主(看到没?这是借机刘备摔孩子这招,不仅回绝敌人,还趁机灌灌糖水) 第三、奇怪你们为啥只有三(为啥缺兵少将,难道是人品不好?)
正次两个首版唇枪舌溅,马上就要过二回较量。
耶律出场了,出来一下就把两个首版折腾得不折腾了:他不仅回绝了红袖杂谈,还说六星杂谈也执意想下。 这下两个杂谈首版对着懵逼了。 这下可如何是好?怎么往下说呢?
二、好好聊个天有多难? 古人很会聊天,因为都很婉转,婉转了才有回合,才有流传,比如有家让邻居孙山带着自己孩子去赶考,结果落榜了,孙山父母问孩子考的如何,孙山回答很委婉:“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从此“名落孙山”就代替了应试不第。
现代人就不讲究,比如80年代大家喜欢问吃了没?经常你刚上公厕,正系着裤子出来,迎面碰到一个人问你:吃了吗?你真的哭笑不得。
耶律折腾看到这里不服气,肯定说,我这人就是直接,有话干嘛藏着掖着,其实汝道不孤,古代人更直: 刘昼写了著名的《六合赋》后,先拿给魏收看,魏收说:“你的六合名字已经够差了,文章居然比名字还差,更离奇的是你这人比你文章还差”;
刘昼又拿给当时大名鼎鼎的刑邵看,刑邵说得更恶心:“你这篇赋写得象趴在地上的浑身驼峰长满疥疮的骆驼一样难看,毫无美感可言。”
你看,回绝如否定,方法有千千万千,至于一下子杀死话题那种吗?
对比孙山的婉转,万古流传,你看看前面两个不近人情直率,也是反例流传。
耶律,金史都说“移喇曰刘,石抹曰萧”,后来就是因为说话太不会说,一说就折腾,反而使得氏族萧条,都毁于不会说话啊。 会说话和不会书话区别多大?
先举例说会说话的: 北魏的李崇生性悭吝,他的门客就怪言怪语说“李令公并非你们想象的那么抠,他招待我们一顿饭有十八种菜肴呢。”
大家听这么一说,这不是很丰盛啊为啥说他抠门?门客补充说:“二韭一十八根”。
再看看数击鼓骂曹的祢衡,有人问起他对荀彧和赵融的评价,他说“荀彧可借面吊丧,赵融可使监厨请客” 你看上面人等,恶心人都说得这么搞笑。
再举个不会说话的例子: 话说一剃头师傅早上愁眉苦脸为客人剃头,客问何故,此人愤愤说:昨晚遇到强盗一年的积蓄被偷;
客人欲表同情,听其又道:“只当替强盗剃了一年的头”,客人大怒赶之。
又比如有人摆酒,大家都来得七七八八,还有一些人居然没到,主人急了,自言自语道:“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呢?”
在座的客人们一听当即有很多想:这是骂我们不该来的吗?
于是拉着脸走了一批; 主人一看急了,赶紧补刀:“啊!不该走的倒走了!”,于是另一半也走了。
耶律折腾看到这里,又会以我是老实人,不会转弯抹角解释,但老实人又是什么人呢?
钱钟书说过: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鱼片里示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而至的伤痛”;
我靠,你们大家看看,耶律折腾一段委婉朴素的婉拒话,刺挠,出其不意,岔气……居然使得见惯世面的两大首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相接到目前。
真好个耶律折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