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杀医案需要一个角度
查看: 1397|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杀医案需要一个角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0-1-2 19:0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0-1-2 19:07 编辑

                   杀医案需要一个角度

    毫无疑问,这是一起让人扼腕而愤怒的事件,一个医生被患者家属以无比残忍的方式杀害,表明观点:无论什么理由,夺取他人生命都不可原谅。

    真相是什么,相信一切都会大白,但是,医患矛盾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屡见不鲜,这就是残忍无比的社会现实。

    我非常反感这种社会的撕裂,但是却不能不去直面这种撕裂。但是,谴责凶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确实该问一问,从什么时候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对立和撕裂?

    我相信,多数人,都会有自己的切肤之感。所以,就在不久前,我的一个兄弟的夫人,因为脑中有一个瘤(良性)但是发展很快,去了北京做手术,手术很成功,回来他告诉我是如何给主刀医生送红包,医生是如何理所当然的收下,他的一句话让我在震惊之余,突然无语:哥啊,他们收红包的手丝毫不发抖。

    讲自己的亲身经历吧,大约是五年前,我因为一次小小的意外,把右肩肩胛骨摔断,去到医院急诊之后,给我看的是急诊医生,一个副教授,很年轻,他看了之后告诉我们:必须第二天手术。第二天是周六,原本人家是要休息的,为了我的手术,他放弃了休息。

    手术之前,我的家人给医生和麻醉师都准备了红包,说这是习惯,我觉得这习惯实在匪夷所思。而且他们真的把红包送过去了。手术很成功,我的肩胛里植入了一块钢板,术后,主刀医生来看我的时候,从口袋里掏出红包,平静的递给我的家人:我的手术刀是干净的,谢谢你们。

    那一刻,让我脸红和钦佩。但是,麻醉师人家把红包就收下了。说这个是想说,我觉得凡事不能一概而论,这真的是一个鱼龙混杂的时代。

    医院什么时候成为一个为盈利而不择手段的地方,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诺大的国家,能满世界撒钱,却不能让自己的国民的医疗有一个安全感,这种巨大的反差,到底是如何造成的。

    从生存的角度说,大家都在为生存忙碌,但是,不平等的,苛刻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所谓医疗,成为无数家庭寒蝉不已的社会现实。坦白的说,如果你的家里有一个重症绝症的病人,那就基本意味着你会人财两空,家破人亡。

    这种赤裸裸的社会现实,就摆在这里。

    极端的行为背后,除了当事人的心理不健全,毫无疑问也是被无情的社会现实挤压后的失去理智的疯狂,其实,这种疯狂也许是可控或者降到最低限度的。

    继续说身边人的经历。不久前我们有一次当年行业朋友的聚会,席间,我们曾经的领导,比我们年长四岁,七年前,他被确诊为肝癌,确诊后他四处治疗。国内顶尖的医疗机构都跑遍了,(不差钱)最后确定去北京做手术。期间还联系了日本的医疗机构,把自己相关的病历发给了对方。就在他要手术的前一天,负责给他做手术的医生还是挺负责,让做一个常规检查,结果检查出一个重要的指标超标,无法手术,只能把这个指标降到正常值,才能手术。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等来了日本方面的消息,日本医疗机构给他的回答是可以治疗。于是他中断了国内的治疗,去了日本。在日本完成了手术,做了化疗(没有放疗)。术后恢复的非常好,只是按照要求三个月去日本做一次复查,七年过去了,刚从日本回来,日本医院告诉他可以半年来复查一次了。

    因为他这个病是带有家族史的,期间他的哥哥,弟弟,都因为这个病走掉了,唯有他活的很好。期间治疗花销七年70万。

    说这个例子,不是说日本的医疗如何之好,但是,日本医疗只要是公立的,医院就不存在盈利亏损之说,收支进入政府财政,政府拨款保证医院的运行。这种收支两条线,厘清了很多关系,也避免了医院的过度治疗,尽可能的降低医患矛盾。

    我们现在大大小小的医院都是自负盈亏的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必然造就医疗机构在盈利上大做文章,其实也不是不可以理解,毕竟医护人员以及行政员工都需要生存,如果没有盈利,生存就是问题。

    但是,医院毕竟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地方,过渡的医疗,本身就是压榨患者的血汗,所以,很多结果就是人财两空。
    另外不能不说的是,掌握处方权的医生们,万一失去了基本的职业道德,什么都做的出来。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不举也罢。我的一个发小同学身上居然装了五个支架,结果去年还是故去了。

    知道所谓进口支架多少钱吗?为什么很平常的一个支架,就能搞到上万块?这不值得追问吗?

    这世界一个巴掌拍不响,因果是必然有关系的。

    还说自己的经历,我当初右肩胛摔断后,需要植入钢板,大概是医用的锰钛钢之类,一块小小的钢板,进口的六万六,国产的三万三,进口的医保只给你报销50%,国产的80%,关键是一年之后还要取出来,所以,我毫不犹疑的选择国产的,在我看来,一块钢片需要这么昂贵吗?其实这后面是医院运行的巨大成本都摊在其中,况且还要盈利?!

    取钢板那天我还和医生开玩笑,我说你把钢板取出来我要做个留念,三万多块啊,医生说:这个我们有规定,医疗垃圾必须回收。

    所以,在我看来,医患对立的根本原因更多的在医方,也在高昂的治疗费用把一些无能为力的人挤压的失去理智,酿成血案。所以,即便不能实现全民医疗,起码重大疾病国家必须管控起来,得让百姓活下去,一个家庭就被一个成员的病彻底毁掉的悲剧该结束了。

    民航医院杀医事件,是令人震惊的,凶手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是,这样的事情会就此结束吗?

    如果不从根本解决,恕我直言,还可能会发生。
   
                                                2020年1月2日星期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36
发表于 2020-1-10 14:49 |只看该作者
现在好多医生都黑得很!记得老婆怀孕期间,平常检查一切正常,到了临产期检查说羊水不多,建议剖腹产,然后说剖腹产的医生要到其它医院请去,得另外给个红包。
还有件事情也记忆犹新,某年,堂哥癌症晚期要手术,医院忽悠说最好在外边医院请专家来执刀。其实晚期了神仙来也救不了病人。但堂嫂还是花了一万元红包让医院请了个所谓的专家,多花了钱病人最后还是走了。
所以我对医生没有什么好印象。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0-1-10 00:06 |只看该作者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20-1-3 20:52
想看看那篇被删的报道

“北京杀医案”各种反转,多方进行舆论争夺战。一开始,全是同情被杀杨医生的舆情;接着,“医生给老人注射中成药”的消息出来;有人坚称“中成药注射剂安全而无效”,有的咬定老人是被注射中成药后昏迷……这瓜很大,且味道复杂……

航空总医院杨文之被杀,导致了一个怪异的现象:“医学界认为被刺死的杨医生能唤醒国人的醒悟,可外界认为刺死一个医生能唤醒医疗界的醒悟。”


12月24日早上六时许,北京市朝阳区民航总医院的女医生杨文,被95岁患者的儿子持刀杀死,颈部几乎被割断。

12月24日是平安夜。2019平安夜不平安。

28日下午5时许,《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位于朝阳区定福庄南里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二外”)家属楼,在杀人者孙文斌的姐姐孙英家中对其进行了采访。孙英家共兄弟姐妹五个,55岁的孙文斌在家中年龄最小。孙父已在早先几年去世,其母魏某今年95岁。孙家是从京郊梆子井村一带经农转非而进入城市的。孙家大哥退休前在乡镇私企上班,大嫂原是“北二外”的职工。孙英自己也已退休,她现在所住的房子是原为“北二外”职工的公公留下的。

接受采访时,孙英说:他们和医院的两大矛盾之一,在于能否将母亲从急诊科转向住院治疗,但得到的回应是医院没床位。她说,在急诊治疗下去意味着无法使用医保而需要自费,但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好。据孙英介绍,随着母亲病情每况愈下,医疗费用不断增加,让孙文斌不满,他总是唠叨,“想住院又不让咱们进,医院就想置咱们于死地,让咱们把钱都花在这儿,倾家荡产”。

患者家属与医院有另一个矛盾,也是最主要的矛盾。他们认为,是医院乱用药导致母亲昏迷的。

患者女儿孙英称,在来到民航总医院之前一段时间,魏某曾因“有些喘”,在朝阳区小庄医院(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住院,出院时身体各项指标检查合格。

后来母亲魏某因为不想吃饭来到民航总医院就医,要求“输点营养液”,在输完液后身体情况变差,本想离院的魏某因状况不佳而在该科继续治疗,身体情况却越发糟糕,出现了高烧不退、昏迷等情况

患者家属的话,与医疗行业新媒体“医学界”在报道中引用了民航总医院急诊科一位医生的描述“患者95岁老年女性,脑梗塞后遗症,长期卧床鼻饲营养,生活质量不高。12月4号杨文医生首诊的,病人来时呕吐、纳差、意识不清,家属签字拒绝一切检查,仅要求输点液,但是输液后病情无改善好转,几个家属就认定是杨文医生输液给输坏了”互相矛盾。

医生说病人来时就“意识不清”,但病患家属说,母亲就医前大体正常,就是“杨文医生输液给输坏了”。

两家争端的焦点就在于输液。那究竟患者被输的是什么注射液呢?据民航总医院一名医生向记者承认,杨文医生给患者开了营养液和醒脑静并告知了患者。

“醒脑静”是什么东西?原来,是一种中成药注射液。

中成药注射液不良反应高发,这不是什么秘密。官媒也多有披露。

按新京报的说法,中药注射剂“不安全”的原因,可以归咎于“注射”和“混合物”这两个关键词。
添加小崔新微信xcui62看更多内幕爆料,在传统的中医疗法中,中药经过熬制口服进入体内,药物容易被消化酶和胃酸破坏,加之食物影响药物吸收,最终导致进入体内的药量减少,口服用药的疗效往往被降低。
西医的注射疗法,则是把药液直接注入体内,迅速获得希望的血药浓度,因而作用迅速。
中药注射剂则是个不中不西的怪胎。它的药剂仍然来自传统中药,却采用了西医的现代注射法。
采用注射疗法时,高浓度的药物迅速到达血浆和组织,本身就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西医也是如此。
但问题的关键是,西医输液的药剂是成分单一的溶液,相比之下,中药注射剂的成分显得很复杂,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在128种有不良反应记录的中药注射剂中,只有9.37%是单一有效成分药剂,有52.34%是单味药但有多种有效成分,另有38.29%干脆多味药混合。

制作工艺的落后,决定了中药注射液里提取出的所谓“有效物质”实际上是一堆未经过安全检验的复杂混合物,既没有经过双盲试验检验,它的有效成分的分子式和作用机理也没有得到清楚地阐明。而含量测定是控制药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以清热解毒注射液为例,处方中有金银花、黄岑、连翘、龙胆、生石膏、知母、栀子、板蓝根、地黄、麦冬、甜地丁、玄参,表面看来是12味药,但所含化学成分或多达数百种。其中生石膏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将它直接注入人体,可能有极大安全风险。

一位专家曾对中国青年报表示,中药注射剂的主流制备方法,让“多种杂质不易剔除、质量不易控制、不良反应较多、产品稳定性较差……”

“像中药这种影响因素很多,原材料质量不够稳定的天然药,即使单独一味药,其制剂质量已经不容易控制了,多味药组成的复方注射剂连含量测定项目都没有,其质量怎样保证,岂止令人担忧!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指出:2017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和口服制剂所占比例分别是54.6%和37.6%;2017年中药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按照给药途径分布,静脉注射给药占84.1%

根据法治周末的数据:2013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为12.1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5.6%。与2012年相比,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增长17.0%,严重报告数量增长22.3%。2014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为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6.7%。与2013年相比,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增长5.3%;严重报告数量增长26.0%。2015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同样为12.7万例次;不过,其中严重报告比例增加,为9798例次,占7.7%。

患者注射中成药液后过敏的例子,在知乎、论坛上一搜一大堆。连我的同事朋友也提供了一些案例。


至于为什么被有识之士纷纷诟病的“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没有经过安全性有效性验证”的中药注射剂,不但没有退出市场,还占据了医院小半壁江山?

虎嗅网在《一年12万起不良反应,中药注射液一年仍能卖千亿?》一文中说“中药注射剂往往属于独家品种,在药品招标中享有单独定价权,利润空间很大。添加小崔新微信xcui62看更多内幕爆料,产品竞争较弱却有高回报,使得越来越多的药企盯上了“中药注射液”这块肥肉。

围绕着中药注射液的是各方的利益均沾,自然是有更多的药企、医药代表、医药、医生愿意为中药注射剂的推广和使用,亮绿灯,开后门

作为普通人的你我,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健康竟然被当作金钱勾当的砝码。”

图源知乎用户元宿Six


回到本次北京孙文斌杀医事件。

“性情温柔”的杨文医生给患者魏某开的“醒脑静”,就属于不良反应极高的中成药注射液。

按照医学类比较权威的媒体“丁香园”的条目里说,醒脑静的成分有人工麝香、栀子、郁金、冰片,辅料为聚山梨酯80、氯化钠。

划重点——该条目清楚写明,醒脑静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必须及时抢救。

这种不良反应,对于年轻力壮的患者来说,可能就扛过去了,浑身起些红疙瘩,发发高烧,休息几天可能就缓过劲来了。

但对于一个有肿瘤和脑梗后遗症的95岁高龄女病人来说,可能就扛不过去了。昏迷不醒,躺在急救室里,每天花至少一两千医药费。这算不算“输液给输坏了”呢?

现在回过头去看,杨文医生同事在社交媒体上散发的那篇文字里对病患者家属行为的恶意描画,是不是显得有了一些合理性?


杀人者死,这没什么疑问。谴责一切暴力,本号绝对赞同。

但,在一个95岁、满身病痛、器官慢性衰竭的老年妇女身上,滥用充满争议、不良反应比例极高的中成药注射液,这个医生难道真的医德医术俱佳,“性情温柔、全是好评”,到了大家必须异口同声善颂善祷的地步么?这家医院真的是把治疗和护理病人摆在第一位么?

今年五月,因女儿在美国涉及贿考丑闻,步长制药董事长一度陷入舆论漩涡。步长制药就凭一种中成药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一年就赚了几十亿。而“丹红注射液”因不良反应频发,26次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录。


而早在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网站发表的一篇论文《30例醒脑静注射液不良反应》(通讯作者: 郭晓昕,主任药师),就表明了当时患者注射醒脑静后起码发生了三十起不良反应,其中中老年患者占56.67%。

醒脑静注射液,同样被全国多省市纳入当地重点监控药品名单。

在医学界大声疾呼:“悼我同袍!严惩暴行!”的同时,病患者们能不能同样大声疾呼:

“我们也想活着回家,请别给我们打中成药注射剂!”

我打了中药注射液,差点死了
昨天,哥在文章里提到了中药注射液的危害,在后台看到一条留言——

读完后怕。


哥本以为自己说的很清楚了。


没想到,还有很多网友不买账,反而来喷哥不懂中医。


添加小崔新微信xcui62看更多内幕爆料,所以,哥今天特意把各个渠道的问题总结起来,咱们一次辩明白,用药安全不是个小事情。

首先,网友们的第一种说法——

存在就有道理,中药注射液比你岁数都大,你说没用就没用?


好,我们就先说说它是怎么来的,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由于早年艰苦,药品匮乏,柴胡熬成汤剂,以煎煮蒸馏方式制成针剂用于治疗。

中国第一种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剂”,就此问世。


切段、煎煮、蒸馏的方式得到注射剂,看来儿戏,但确实是真的。

看1998年和2011年,卫生部颁发的柴胡口服液制药标准,就是煮沸蒸馏。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这不是就是把“菜汤”打进静脉吗?

在全世界,无论中西医,给药方式无非两种,一是口服,二是注射。

口服有人体肠胃这个天然屏障,有害物质会被排出体外。而注射则进入血液,药剂必须成分清晰、药品纯净度高、疗效有充分证据、毒副作用明确。

这是国际医学的共识和最基本的原则。

而通过蒸馏得到的中药注射液,分子结构不能确定,成分不明,且有混合性质。

有些中药是大分子物质还在起作用,直接注射静脉,人的身体根本受不了。


不过好在,2018年5月,常用的柴胡注射液将禁止用于儿童。



虽然看起来荒唐,但在当时,也是出于无奈。

在那个缺医少药时代,一片药掰成两瓣吃,能注射不口服,任何药物,都恨不能直达病灶。

别说往血管里打中药了,你以为“打鸡血”是跟你闹着玩的?

1967年,四川医院翻印的《鸡血疗法》小册子。

说到这,有网友还不买账。

“你别总用西医来解释中医,这俩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那咱们从中医的角度讲一讲。

按照《中国药典》解释,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注射用制剂。

但,传统中医从未有过注射的概念啊。

咱们传统中医讲究的是一个内服外敷,阴阳调和,治病求本。

,这种直接打进血管,急功近利的治病方式,在咱们老祖宗那根本行不通。


传统中医,完全不能解释药物注射的机理。

传统中医不承认,现代西医不认可,娘不亲爹不爱说的就是它。

说到底,它就是一种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一时糊涂,及时改正就行了。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如今医疗水平如此发达,还要它来治病救人。

不应该。


第二个问题来了——

“这顶多算师出无名,能治病就行呗,管它中药西药,能治病的药就是好药!


这个问题,有个特别容易理解的标准——

要证明用比不用好,就看他的风险和疗效哪个更高就完了呗。

我们以著名的清开灵注射液为例。

它的说明书里列出的适应症为:

“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急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在现代医学比较明确的诊断标准里,这些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除去极端情况,绝大多数可以自愈。

属于那种我们常说的“吃药三天好,不吃一星期”的类型。


那使用清开灵注射剂的风险呢?

请看,2018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清开灵注射液使用修订要求。


清开灵是干嘛的?治感冒而已啦~

想打这个药,又得医院有抢救条件,又得患者自己接受过抢救培训。

没打药之前,岁月静好,慢慢治病。

打上药之后,医生全副武装,你比谁都紧张。

小小的一个感冒,硬生生给治成急诊了,这谁受得了啊?


不只是清开灵注射剂,大部分中成药注射剂,安全性都是个大问题。

2006年,鱼腥草等7种中药注射剂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有死亡病例报告;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导致3位患者死亡;茵栀黄注射液导致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死亡。

这是比较恶性的。

2015年,在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注射剂占比为51.3%,其中严重报告比例为9798例次,占7.7%。

要知道,中药的品种有将近1万种,中草药注射剂只有140多种,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也就20多种。

中药注射剂以千分之二的数量,占到了严重不良反应的7.7%。

小小的体量,大大的麻烦。


第三个问题来咯——

“总盯着中药注射液那点事故,西药就没闹出过人命?


当然闹出过,西药闹出的人命比它多得多了。

毕竟现代医学在全世界,使用的范围更广,基数更大,遇到的挑战也就更多。

现代医学和注射液闹出人命,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首先,现代医学讲究的是化学成分,较为稳定。在制药过程中,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必须经过无数临床测试和双盲实验,才能投入市场。

打开一个西药的说明书,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小小的感冒药,写上两三行的副作用,让人看了心惊肉跳。

这恰恰代表了一种明确性。

一种现代医学的药物,它问世时间越长,所能够积累的样本越多,使用限制条件越多,也就越安全。

比如曾经“劣迹斑斑”的阿司匹林和青霉素,都是经过一代代改良,才慢慢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

反过头来看看中成药注射剂,我们还是以柴胡注射剂为例。

哥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1998年和2011年,两个批次的新旧标准及说明书。


如果说现代医学闹出的每一条人命,都是为了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儿,为了更安心。

那我们的中成药注射剂呢?

网友的第四个问题——

既然不靠谱,为什么还有那么大市场份额?都是消费者用行动投票的结果!


确实,这个市场巨大,有数据显示,中药注射剂总规模超过千亿。

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注射剂年度销售趋势(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到底是谁在做这个生意?

是时候提到最近的“当红企业”了——步长制药。

在国内,社畜们还在用996的方式谋求福报时,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已经用650万美元,把女儿送进了斯坦福。

成功扒下了奋斗的底裤。

步长制药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呢?

据它的财报显示——

「2017年上半年,步长制药营收为57.51亿元,丹红注射液贡献了20.82亿元,2017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6.78亿元,丹红注射液净利润为3.43亿元,占比达50.59%。」

丹红注射液是步长的摇钱树。


丹红注射液靠谱吗?

且看它的黑历史——

2018年第三季度,北京市药监局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中,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丹红注射液稳居榜首。


在2017年国家版医保目录中,丹红注射液位列医保乙类名单,被严格限制用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有明确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和急性发作证据的重症患者。


为啥黑历史频发,还能经过国家的层层审核流入市场呢?

《中国药典》编委会执行委员周超凡曾说:

“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历史较短,有些不该研制、不该生产、不该销售、不该进入的药品,历经公关处理,都被批准生产了”。

关键词:公关处理。

以丹红注射液为例,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可以看到药品的信息。


丹红注射液批号为:国药准字Z20026866

同时还包括,注射用血栓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等等他们的批号的第3、4位都是02。

说明都是2002年拿到的批号,如果你查,市面上大部分的批号都是集中在2002年左右集中过审。

这个年份,国家药监管理局的掌门人叫郑筱萸,在2007年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


当年的行贿名单里,就有步长制药。

所以,这不是消费者在用行动投票,是黑心企业们在赚人命钱。


虽然中成药注射剂市场份额不小,但还是有些好消息。

哥询问了智囊团里某三甲医院的医生“老猫”,她称中药注射液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很少见了,主要是三四线以及农村地方用的比较多。

起码,在拒绝中药注射剂这条路上,已经有人开始意识到并且行动了。


经过昨天的事件发酵,@医药时间总结了我国临床上常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名单,方便大家排雷。

名单太长,大家在后台回复“注射剂名单”,可以查看图片。

除此之外,知乎网友@陈同学的这个建议,哥想要推广一下。

在病例的过敏史里,明确的填上中成药注射液。

虽然拿药医人是医生的事,但选择什么样的药,患者还是甲方。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哥一直在说“现代医学”,而不是中西医对立。

以前技术落后,西方人也用草药,搞放血治疗。

但如今科学进步了,现代医学是全人类的智慧结晶,里面也有很多中国人的贡献,凭借青蒿素拿到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就是中国科学家吗?

所以在中成药注射剂这件事上,拿“保护传统”扣帽子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对了,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风险高还不治病,中药注射液为什么还会存在?

终于说到点子上了。

具体因为啥?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啊。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0-1-10 00:05 |只看该作者

“北京杀医案”各种反转,多方进行舆论争夺战。一开始,全是同情被杀杨医生的舆情;接着,“医生给老人注射中成药”的消息出来;有人坚称“中成药注射剂安全而无效”,有的咬定老人是被注射中成药后昏迷……这瓜很大,且味道复杂……

航空总医院杨文之被杀,导致了一个怪异的现象:“医学界认为被刺死的杨医生能唤醒国人的醒悟,可外界认为刺死一个医生能唤醒医疗界的醒悟。”


12月24日早上六时许,北京市朝阳区民航总医院的女医生杨文,被95岁患者的儿子持刀杀死,颈部几乎被割断。

12月24日是平安夜。2019平安夜不平安。

28日下午5时许,《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位于朝阳区定福庄南里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二外”)家属楼,在杀人者孙文斌的姐姐孙英家中对其进行了采访。孙英家共兄弟姐妹五个,55岁的孙文斌在家中年龄最小。孙父已在早先几年去世,其母魏某今年95岁。孙家是从京郊梆子井村一带经农转非而进入城市的。孙家大哥退休前在乡镇私企上班,大嫂原是“北二外”的职工。孙英自己也已退休,她现在所住的房子是原为“北二外”职工的公公留下的。

接受采访时,孙英说:他们和医院的两大矛盾之一,在于能否将母亲从急诊科转向住院治疗,但得到的回应是医院没床位。她说,在急诊治疗下去意味着无法使用医保而需要自费,但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好。据孙英介绍,随着母亲病情每况愈下,医疗费用不断增加,让孙文斌不满,他总是唠叨,“想住院又不让咱们进,医院就想置咱们于死地,让咱们把钱都花在这儿,倾家荡产”。

患者家属与医院有另一个矛盾,也是最主要的矛盾。他们认为,是医院乱用药导致母亲昏迷的。

患者女儿孙英称,在来到民航总医院之前一段时间,魏某曾因“有些喘”,在朝阳区小庄医院(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住院,出院时身体各项指标检查合格。

后来母亲魏某因为不想吃饭来到民航总医院就医,要求“输点营养液”,在输完液后身体情况变差,本想离院的魏某因状况不佳而在该科继续治疗,身体情况却越发糟糕,出现了高烧不退、昏迷等情况

患者家属的话,与医疗行业新媒体“医学界”在报道中引用了民航总医院急诊科一位医生的描述“患者95岁老年女性,脑梗塞后遗症,长期卧床鼻饲营养,生活质量不高。12月4号杨文医生首诊的,病人来时呕吐、纳差、意识不清,家属签字拒绝一切检查,仅要求输点液,但是输液后病情无改善好转,几个家属就认定是杨文医生输液给输坏了”互相矛盾。

医生说病人来时就“意识不清”,但病患家属说,母亲就医前大体正常,就是“杨文医生输液给输坏了”。

两家争端的焦点就在于输液。那究竟患者被输的是什么注射液呢?据民航总医院一名医生向记者承认,杨文医生给患者开了营养液和醒脑静并告知了患者。

“醒脑静”是什么东西?原来,是一种中成药注射液。

中成药注射液不良反应高发,这不是什么秘密。官媒也多有披露。

按新京报的说法,中药注射剂“不安全”的原因,可以归咎于“注射”和“混合物”这两个关键词。
添加小崔新微信xcui62看更多内幕爆料,在传统的中医疗法中,中药经过熬制口服进入体内,药物容易被消化酶和胃酸破坏,加之食物影响药物吸收,最终导致进入体内的药量减少,口服用药的疗效往往被降低。
西医的注射疗法,则是把药液直接注入体内,迅速获得希望的血药浓度,因而作用迅速。
中药注射剂则是个不中不西的怪胎。它的药剂仍然来自传统中药,却采用了西医的现代注射法。
采用注射疗法时,高浓度的药物迅速到达血浆和组织,本身就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西医也是如此。
但问题的关键是,西医输液的药剂是成分单一的溶液,相比之下,中药注射剂的成分显得很复杂,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在128种有不良反应记录的中药注射剂中,只有9.37%是单一有效成分药剂,有52.34%是单味药但有多种有效成分,另有38.29%干脆多味药混合。

制作工艺的落后,决定了中药注射液里提取出的所谓“有效物质”实际上是一堆未经过安全检验的复杂混合物,既没有经过双盲试验检验,它的有效成分的分子式和作用机理也没有得到清楚地阐明。而含量测定是控制药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以清热解毒注射液为例,处方中有金银花、黄岑、连翘、龙胆、生石膏、知母、栀子、板蓝根、地黄、麦冬、甜地丁、玄参,表面看来是12味药,但所含化学成分或多达数百种。其中生石膏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将它直接注入人体,可能有极大安全风险。

一位专家曾对中国青年报表示,中药注射剂的主流制备方法,让“多种杂质不易剔除、质量不易控制、不良反应较多、产品稳定性较差……”

“像中药这种影响因素很多,原材料质量不够稳定的天然药,即使单独一味药,其制剂质量已经不容易控制了,多味药组成的复方注射剂连含量测定项目都没有,其质量怎样保证,岂止令人担忧!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指出:2017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和口服制剂所占比例分别是54.6%和37.6%;2017年中药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按照给药途径分布,静脉注射给药占84.1%

根据法治周末的数据:2013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为12.1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5.6%。与2012年相比,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增长17.0%,严重报告数量增长22.3%。2014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为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6.7%。与2013年相比,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增长5.3%;严重报告数量增长26.0%。2015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同样为12.7万例次;不过,其中严重报告比例增加,为9798例次,占7.7%。

患者注射中成药液后过敏的例子,在知乎、论坛上一搜一大堆。连我的同事朋友也提供了一些案例。


至于为什么被有识之士纷纷诟病的“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没有经过安全性有效性验证”的中药注射剂,不但没有退出市场,还占据了医院小半壁江山?

虎嗅网在《一年12万起不良反应,中药注射液一年仍能卖千亿?》一文中说“中药注射剂往往属于独家品种,在药品招标中享有单独定价权,利润空间很大。添加小崔新微信xcui62看更多内幕爆料,产品竞争较弱却有高回报,使得越来越多的药企盯上了“中药注射液”这块肥肉。

围绕着中药注射液的是各方的利益均沾,自然是有更多的药企、医药代表、医药、医生愿意为中药注射剂的推广和使用,亮绿灯,开后门

作为普通人的你我,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健康竟然被当作金钱勾当的砝码。”

图源知乎用户元宿Six


回到本次北京孙文斌杀医事件。

“性情温柔”的杨文医生给患者魏某开的“醒脑静”,就属于不良反应极高的中成药注射液。

按照医学类比较权威的媒体“丁香园”的条目里说,醒脑静的成分有人工麝香、栀子、郁金、冰片,辅料为聚山梨酯80、氯化钠。

划重点——该条目清楚写明,醒脑静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必须及时抢救。

这种不良反应,对于年轻力壮的患者来说,可能就扛过去了,浑身起些红疙瘩,发发高烧,休息几天可能就缓过劲来了。

但对于一个有肿瘤和脑梗后遗症的95岁高龄女病人来说,可能就扛不过去了。昏迷不醒,躺在急救室里,每天花至少一两千医药费。这算不算“输液给输坏了”呢?

现在回过头去看,杨文医生同事在社交媒体上散发的那篇文字里对病患者家属行为的恶意描画,是不是显得有了一些合理性?


杀人者死,这没什么疑问。谴责一切暴力,本号绝对赞同。

但,在一个95岁、满身病痛、器官慢性衰竭的老年妇女身上,滥用充满争议、不良反应比例极高的中成药注射液,这个医生难道真的医德医术俱佳,“性情温柔、全是好评”,到了大家必须异口同声善颂善祷的地步么?这家医院真的是把治疗和护理病人摆在第一位么?

今年五月,因女儿在美国涉及贿考丑闻,步长制药董事长一度陷入舆论漩涡。步长制药就凭一种中成药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一年就赚了几十亿。而“丹红注射液”因不良反应频发,26次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录。


而早在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网站发表的一篇论文《30例醒脑静注射液不良反应》(通讯作者: 郭晓昕,主任药师),就表明了当时患者注射醒脑静后起码发生了三十起不良反应,其中中老年患者占56.67%。

醒脑静注射液,同样被全国多省市纳入当地重点监控药品名单。

在医学界大声疾呼:“悼我同袍!严惩暴行!”的同时,病患者们能不能同样大声疾呼:

“我们也想活着回家,请别给我们打中成药注射剂!”

我打了中药注射液,差点死了
昨天,哥在文章里提到了中药注射液的危害,在后台看到一条留言——

读完后怕。


哥本以为自己说的很清楚了。


没想到,还有很多网友不买账,反而来喷哥不懂中医。


添加小崔新微信xcui62看更多内幕爆料,所以,哥今天特意把各个渠道的问题总结起来,咱们一次辩明白,用药安全不是个小事情。

首先,网友们的第一种说法——

存在就有道理,中药注射液比你岁数都大,你说没用就没用?


好,我们就先说说它是怎么来的,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由于早年艰苦,药品匮乏,柴胡熬成汤剂,以煎煮蒸馏方式制成针剂用于治疗。

中国第一种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剂”,就此问世。


切段、煎煮、蒸馏的方式得到注射剂,看来儿戏,但确实是真的。

看1998年和2011年,卫生部颁发的柴胡口服液制药标准,就是煮沸蒸馏。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这不是就是把“菜汤”打进静脉吗?

在全世界,无论中西医,给药方式无非两种,一是口服,二是注射。

口服有人体肠胃这个天然屏障,有害物质会被排出体外。而注射则进入血液,药剂必须成分清晰、药品纯净度高、疗效有充分证据、毒副作用明确。

这是国际医学的共识和最基本的原则。

而通过蒸馏得到的中药注射液,分子结构不能确定,成分不明,且有混合性质。

有些中药是大分子物质还在起作用,直接注射静脉,人的身体根本受不了。


不过好在,2018年5月,常用的柴胡注射液将禁止用于儿童。



虽然看起来荒唐,但在当时,也是出于无奈。

在那个缺医少药时代,一片药掰成两瓣吃,能注射不口服,任何药物,都恨不能直达病灶。

别说往血管里打中药了,你以为“打鸡血”是跟你闹着玩的?

1967年,四川医院翻印的《鸡血疗法》小册子。

说到这,有网友还不买账。

“你别总用西医来解释中医,这俩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那咱们从中医的角度讲一讲。

按照《中国药典》解释,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注射用制剂。

但,传统中医从未有过注射的概念啊。

咱们传统中医讲究的是一个内服外敷,阴阳调和,治病求本。

,这种直接打进血管,急功近利的治病方式,在咱们老祖宗那根本行不通。


传统中医,完全不能解释药物注射的机理。

传统中医不承认,现代西医不认可,娘不亲爹不爱说的就是它。

说到底,它就是一种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一时糊涂,及时改正就行了。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如今医疗水平如此发达,还要它来治病救人。

不应该。


第二个问题来了——

“这顶多算师出无名,能治病就行呗,管它中药西药,能治病的药就是好药!


这个问题,有个特别容易理解的标准——

要证明用比不用好,就看他的风险和疗效哪个更高就完了呗。

我们以著名的清开灵注射液为例。

它的说明书里列出的适应症为:

“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急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在现代医学比较明确的诊断标准里,这些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除去极端情况,绝大多数可以自愈。

属于那种我们常说的“吃药三天好,不吃一星期”的类型。


那使用清开灵注射剂的风险呢?

请看,2018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清开灵注射液使用修订要求。


清开灵是干嘛的?治感冒而已啦~

想打这个药,又得医院有抢救条件,又得患者自己接受过抢救培训。

没打药之前,岁月静好,慢慢治病。

打上药之后,医生全副武装,你比谁都紧张。

小小的一个感冒,硬生生给治成急诊了,这谁受得了啊?


不只是清开灵注射剂,大部分中成药注射剂,安全性都是个大问题。

2006年,鱼腥草等7种中药注射剂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有死亡病例报告;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导致3位患者死亡;茵栀黄注射液导致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死亡。

这是比较恶性的。

2015年,在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注射剂占比为51.3%,其中严重报告比例为9798例次,占7.7%。

要知道,中药的品种有将近1万种,中草药注射剂只有140多种,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也就20多种。

中药注射剂以千分之二的数量,占到了严重不良反应的7.7%。

小小的体量,大大的麻烦。


第三个问题来咯——

“总盯着中药注射液那点事故,西药就没闹出过人命?


当然闹出过,西药闹出的人命比它多得多了。

毕竟现代医学在全世界,使用的范围更广,基数更大,遇到的挑战也就更多。

现代医学和注射液闹出人命,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首先,现代医学讲究的是化学成分,较为稳定。在制药过程中,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必须经过无数临床测试和双盲实验,才能投入市场。

打开一个西药的说明书,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小小的感冒药,写上两三行的副作用,让人看了心惊肉跳。

这恰恰代表了一种明确性。

一种现代医学的药物,它问世时间越长,所能够积累的样本越多,使用限制条件越多,也就越安全。

比如曾经“劣迹斑斑”的阿司匹林和青霉素,都是经过一代代改良,才慢慢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

反过头来看看中成药注射剂,我们还是以柴胡注射剂为例。

哥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1998年和2011年,两个批次的新旧标准及说明书。


如果说现代医学闹出的每一条人命,都是为了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儿,为了更安心。

那我们的中成药注射剂呢?

网友的第四个问题——

既然不靠谱,为什么还有那么大市场份额?都是消费者用行动投票的结果!


确实,这个市场巨大,有数据显示,中药注射剂总规模超过千亿。

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注射剂年度销售趋势(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到底是谁在做这个生意?

是时候提到最近的“当红企业”了——步长制药。

在国内,社畜们还在用996的方式谋求福报时,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已经用650万美元,把女儿送进了斯坦福。

成功扒下了奋斗的底裤。

步长制药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呢?

据它的财报显示——

「2017年上半年,步长制药营收为57.51亿元,丹红注射液贡献了20.82亿元,2017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6.78亿元,丹红注射液净利润为3.43亿元,占比达50.59%。」

丹红注射液是步长的摇钱树。


丹红注射液靠谱吗?

且看它的黑历史——

2018年第三季度,北京市药监局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中,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丹红注射液稳居榜首。


在2017年国家版医保目录中,丹红注射液位列医保乙类名单,被严格限制用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有明确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和急性发作证据的重症患者。


为啥黑历史频发,还能经过国家的层层审核流入市场呢?

《中国药典》编委会执行委员周超凡曾说:

“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历史较短,有些不该研制、不该生产、不该销售、不该进入的药品,历经公关处理,都被批准生产了”。

关键词:公关处理。

以丹红注射液为例,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可以看到药品的信息。


丹红注射液批号为:国药准字Z20026866

同时还包括,注射用血栓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等等他们的批号的第3、4位都是02。

说明都是2002年拿到的批号,如果你查,市面上大部分的批号都是集中在2002年左右集中过审。

这个年份,国家药监管理局的掌门人叫郑筱萸,在2007年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


当年的行贿名单里,就有步长制药。

所以,这不是消费者在用行动投票,是黑心企业们在赚人命钱。


虽然中成药注射剂市场份额不小,但还是有些好消息。

哥询问了智囊团里某三甲医院的医生“老猫”,她称中药注射液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很少见了,主要是三四线以及农村地方用的比较多。

起码,在拒绝中药注射剂这条路上,已经有人开始意识到并且行动了。


经过昨天的事件发酵,@医药时间总结了我国临床上常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名单,方便大家排雷。

名单太长,大家在后台回复“注射剂名单”,可以查看图片。

除此之外,知乎网友@陈同学的这个建议,哥想要推广一下。

在病例的过敏史里,明确的填上中成药注射液。

虽然拿药医人是医生的事,但选择什么样的药,患者还是甲方。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哥一直在说“现代医学”,而不是中西医对立。

以前技术落后,西方人也用草药,搞放血治疗。

但如今科学进步了,现代医学是全人类的智慧结晶,里面也有很多中国人的贡献,凭借青蒿素拿到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就是中国科学家吗?

所以在中成药注射剂这件事上,拿“保护传统”扣帽子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对了,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风险高还不治病,中药注射液为什么还会存在?

终于说到点子上了。

具体因为啥?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啊。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0-1-7 23:30 |只看该作者
画探 发表于 2020-1-7 16:49
一言难尽。

柳二哥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0-1-7 16:49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0-1-3 19:12
这个点儿,居然在床上?是赖床呢,还是因病卧床不起呢?

一言难尽。

柳二哥新年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0-1-4 15:51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0-1-4 00:48
早没了!不让说话,报喜不报忧。
    有人如此评论主流媒体:如果有一个人,每天都对你笑哈哈 ...

哎,咱获得资讯速度总晚一步。
有关部门总怕咱们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真是操碎了心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0-1-4 10:28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1-3 21:47
好久不见,小画探。

新年快乐

呵呵,你这是首版病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0-1-4 00:48 |只看该作者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20-1-3 20:52
想看看那篇被删的报道

早没了!不让说话,报喜不报忧。
    有人如此评论主流媒体:如果有一个人,每天都对你笑哈哈,那他准是个神经病。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0-1-4 00:44 |只看该作者
山南海北一顿逛 发表于 2020-1-3 19:34
医疗教育养老是政府的软肋。

收了那么高的税,本应是用于医疗教育和养老的呀!结果这些还被产业化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0-1-3 21:47 |只看该作者
画探 发表于 2020-1-3 21:11
我们现在大大小小的医院都是自负盈亏的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必然造就医疗机构在盈利上大做文章,其实也不是不 ...

好久不见,小画探。

新年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0-1-3 21:46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0-1-3 08:20
本以为闲大喷子是铁肩担道义呢,弄半天,肩膀里的铁板又取出来了,成溜肩膀,不能扛事儿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0-1-3 21:40 |只看该作者
取钢板那天我还和医生开玩笑,我说你把钢板取出来我要做个留念,三万多块啊,医生说:这个我们有规定,医疗垃圾必须回收。
---------------------------------

我自己花钱买的,不能留着吗?我怀疑医院会重复使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0-1-3 21:35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0-1-3 09:27
所以,在我看来,医患对立的根本原因更多的在医方,也在高昂的治疗费用把一些无能为力的人挤压的失去理智 ...

我觉得有个评论说的很对:现在的医院就像古罗马的斗兽场,医生坑患者,患者伤医生,相互伤害。我们不能只评论是斗杀了野兽的奴隶凶残,还是咬死了奴隶的野兽更凶残,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他们是被什么人或什么原因推入斗兽场里的?
==========================================
太深刻了。

目前很多社会关系,都是这个状态。


老师跟学生,老板跟员工,律师跟诉讼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0-1-3 21:11 |只看该作者
我们现在大大小小的医院都是自负盈亏的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必然造就医疗机构在盈利上大做文章,其实也不是不可以理解,毕竟医护人员以及行政员工都需要生存,如果没有盈利,生存就是问题。

    但是,医院毕竟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地方,过渡的医疗,本身就是压榨患者的血汗,所以,很多结果就是人财两空。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0-1-3 21:01 |只看该作者

    医院什么时候成为一个为盈利而不择手段的地方,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诺大的国家,能满世界撒钱,却不能让自己的国民的医疗有一个安全感,这种巨大的反差,到底是如何造成的。

    从生存的角度说,大家都在为生存忙碌,但是,不平等的,苛刻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所谓医疗,成为无数家庭寒蝉不已的社会现实。坦白的说,如果你的家里有一个重症绝症的病人,那就基本意味着你会人财两空,家破人亡。

    这种赤裸裸的社会现实,就摆在这里。

    极端的行为背后,除了当事人的心理不健全,毫无疑问也是被无情的社会现实挤压后的失去理智的疯狂,其实,这种疯狂也许是可控或者降到最低限度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0-1-3 20:52 |只看该作者
想看看那篇被删的报道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0-1-3 19:34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0-1-3 19:13
而今,被删的倒可能是真的!

医疗教育养老是政府的软肋。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0-1-3 19:31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0-1-3 19:13
而今,被删的倒可能是真的!

同感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0-1-3 19:13 |只看该作者

而今,被删的倒可能是真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0-1-3 19:12 |只看该作者
画探 发表于 2020-1-3 18:13
坐在床上——,看得很吃力,只看到一半,余下的歇会儿再看

这个点儿,居然在床上?是赖床呢,还是因病卧床不起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0-1-3 18:51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0-1-3 08:03
道听途说,不足为凭。我倒是看到了新京报记者对患方家属的采访报道,说清了事情的原委。但看完 ...

被删了能是真的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0-1-3 18:13 |只看该作者
坐在床上——,看得很吃力,只看到一半,余下的歇会儿再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0-1-3 18:10 |只看该作者
真羡慕你们能写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0-1-3 16:51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0-1-3 09:55
哪有那么多雷锋!或许是人家医生回去偷偷拿验钞笔验出来了,闲大喷子让家人塞给人家医生的是一 ...

是不是你偷偷告诉医生滴?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0-1-3 09: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0-1-3 09:58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1-2 22:09
主刀医生来看我的时候,从口袋里掏出红包,平静的递给我的家人:我的手术刀是干净的,谢谢你们。
======== ...

哪有那么多雷锋!或许是人家医生回去偷偷拿验钞笔验出来了,闲大喷子让家人塞给人家医生的是一包假钞呢?再或许,医生得知他是资深喷子,害怕他事后会去喊街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0-1-3 09: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0-1-3 09:52 编辑
闲散之人 发表于 2020-1-3 09:45
你大爷的,老纸死也要堂堂正正,还TM无名尸。

虽说可能是死的堂堂正正,例如见义勇为遭歹徒杀害啥的,可万一你是死在他乡了呢?又没人认识你,可不就成无名尸了嘛!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0-1-3 09:45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0-1-3 09:37
如果哪天闲大喷子成了无名尸,在辨认尸体或查尸源的时候,就可以看看肩膀上有无植取钢板的疤痕了 ...

你大爷的,老纸死也要堂堂正正,还TM无名尸。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0-1-3 09: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0-1-3 10:00 编辑

闲大喷这是在暗示警方,如果哪天他成了无名尸,在警方辨认尸体或查找尸源的时候,就可以看看尸体肩膀上有无植取钢板的疤痕这个特征了。有,那尸体就可能是他闲大喷的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0-1-3 09: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0-1-3 09:35 编辑

所以,在我看来,医患对立的根本原因更多的在医方,也在高昂的治疗费用把一些无能为力的人挤压的失去理智,酿成血案。所以,即便不能实现全民医疗,起码重大疾病国家必须管控起来,得让百姓活下去,一个家庭就被一个成员的病彻底毁掉的悲剧该结束了。

嗯,闲大喷子到底是个资深喷子,选的这个角度,喷了个正着!

          卫健委发言人说这是一起纯粹的刑事案件,不是医患纠纷,简直就是在捏着鼻子哄眼睛!傻子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一起因医患纠纷引起的故意杀人案件,因为两个当事人中,杀人者是患方家属,受害者是医生。如无纠纷,何至于杀人?


          凶手50多岁了,精神正常,他肯定知道杀人是要偿命的,如非被医方激怒到极点,会去杀人吗?当然,杀人是有罪的,任何纠纷和矛盾,都不能采取杀人的极端方式去解决。


          据《新京报》调查报道,患者九十多了,不适后,先去的是社区医院,后去的事发医院,全家都是普通职工,经济状况并不好,双方产生纠纷的主要原因一是患方为避免产生巨额费用,要求从重症监护转入普通病房遭拒;二是患方认为不该对患者使用成分复杂、价格奇高的中药注射液。纠纷产生后,医方沟通时态度傲慢。九十多的人了,你使劲治,为了啥?不言而喻吧?有报道称,医院最欢迎全额报销的老干部住院,都是院长亲自拿方案,既不能治死,又不能救活,留着当长期有效的摇钱树,反正国家报销,与患方不会有纠纷。

          最近几天,发改委价格司涉及医药定价的几个司长处长等被检察机关一锅端了。他们设计的药品定价制度对社会的危害,不仅仅只是导致贪污受贿,而且还危害了整个医药产业和制造了无数医患纠纷!


         至于遭人诟病多年的现行医疗制度是不是造成杀医伤医的根源,我觉得有个评论说的很对:现在的医院就像古罗马的斗兽场,医生坑患者,患者伤医生,相互伤害。我们不能只评论是斗杀了野兽的奴隶凶残,还是咬死了奴隶的野兽更凶残,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他们是被什么人或什么原因推入斗兽场里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