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9-12-17 15:20 编辑
董医生是家传中医,他的家世我不知道,但可以揣测他的中医学的不怎么好。写的字并不潦草,但很难认出,好像乱柴草堆在一起,口吃结巴,还老是吐口水,吸旱烟袋,不正襟危坐,总是圪蹴在椅子上,给人家看病时,说不上三句话就要吐一口淡唾沫,唾沫星子飞到人家脸上,弄得病号趔身子往后仰。他除了看病,就是跟病号拉家常,谁谁家孩子是个半吊子,娶那个媳妇可不赖;谁谁家地主成分,老一辈不积德,过得绝后了;谁谁家孩子得了阳痿病,媳妇高低跟人家跑了。病号也给他说一些庄子上的新闻趣事,所以三乡五里的事情他都有掌握,这就成就了他人缘好,态度和气。嘴勤,嘟嘟嘟地说话,呸呸呸地吐口水;腿也勤,有病号家属来请他去看病,他总是不辞劳苦,下了班就走了去。
那个时候医生稀少,能登门来看病,病家受宠若惊,罄尽家底招待医生,还没见到病人,家属就把鸡蛋荷包端上来了,满满的一碗,足有十多个,放上红糖,很是诱人。现在谁还稀罕这个,那个时候生活紧张,居家之人谁舍得吃一顿荷包蛋。看过病,中午饭也做好了,主食是油烙饼,几样时新蔬菜,把董医生吃得打饱嗝。能改善一下伙食,又落下亲民的好名声,其他医生不知这个妙处,董医生实在在的干了几十年的这事。
因为出身好,工作积极,文革前董医生就入了党,文革中他的阶级立场坚定,把医院里阶级成分不好的医生,生活作风不端的医生整得望影子怕,因此又当上了业务副院长。
文革后,不兴阶级斗争了,特别是国家为了解决中医后继乏人的问题,恢复了高考,中医院校也培养出不少医生,董医生自然而然地闲起来了。他的门诊日渐冷落,对这种现象他好像很生气,老是坐在太师椅里闷头抽旱烟;有事无事去别的医生门前探视,然后大声地叹气、咳嗽。有患者找别的医生看病,那医生恰巧不在,患者就去问董医生,董医生把脸迈到一边去气哼哼地说,不知道,他去哪儿也不给我请假!那患者赔笑说,那你就给我看看吧。董医生十分恼怒,我不会看病,你等着那个医生去吧!说着,把那个患者推出门去,砰地一声关上门。
有了退休制度,老马恋栈的董医生退出了乡医院。他舍不得远离,就在医院对过开了一个诊所,给人看过病,再亲手去配药。原来的老病号能耐着性子听他拉家常,年轻人不行,厌烦絮叨,催他办正事。年纪大的董医生不适应这个,处方越发写得不照路数,药物也发的错散落四。渐渐的入不敷出,连房租都交不起了。
七十六岁上,董医生得了病,好像是脑梗塞之类的。儿子把他弄回家,不久,去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