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文人警示录
查看: 3572|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人警示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9-11-17 18:3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古今的文人数他最位高风光,古今的文人也数他最下场惨烈;他就是北魏的崔浩。

几年前,我在“原创力量文学联盟”的时候,攒集了一爿崔浩的文字,可惜那个论坛散伙了,连文字带草稿一同失迷了。几年来一直隐隐在怀,就想着能否凭记忆再修复一下。独角戏太无味,大家注意才热闹,故邀约同好,不妨来探讨一番。我先起个头儿,引颈以望方家云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48
发表于 2019-11-28 21:37 |只看该作者
木牛了。
这可以作为我学习历史的一篇论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9-11-28 21:35 |只看该作者
    历来的史学家对崔浩的评价都相当高,北魏的强大兴盛也确实离不开崔浩的韬略机谋。但晚年的崔浩被荣耀和权势冲昏头脑,不顾历史的局限,不顾民族和各阶级的尖锐矛盾,强行推动政治改革,以一介文人之力独抗了胡人的疯狂反扑,最终导致了身死族灭的悲惨下场。
    鼎盛时期的崔浩曾自比张良和诸葛亮,甚至还要有过之。从史实角度看,崔浩远远不如前汉的张良和后汉的诸葛亮。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在关键的战略战役中,在刘邦处于危急时刻,张良才出来献计献策,并不去鞍前马后地随军征战;灭掉项羽建立新政权后,张良不和萧何争功,而是屈居于侯位。很快又以体弱多病为由,自行隐退。这是深谙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历史教训,所以才得以善终;汉末三国时的诸葛亮深知后主刘禅是个扶不上墙的阿斗,蜀汉统治阶层里矛盾重重,如果安于现状,不是被曹魏吞灭,就是死于内讧,因此他屡倡伐魏,拥兵在外,虽知其不可挽回颓势,但总比横尸宫禁要强万倍。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留得美名传千秋。崔浩哪一点可以和这两个伟人相比拟呢。
    文人要有自知之明。崔浩帮助外族侵略中原,在汉族正统观念认为这就是“汉奸”行为,会隐隐为汉族士君子所不齿。在军事方面帮助了北魏,拓跋氏会感恩戴德,但你要从政治上改良他们,把他们的既得利益翻个底儿掉,还在客观上寒碜他们,这岂肯容你!身居虎狼之旁,只能喂它肉吃,不能戗它的毛皮。张良和诸葛亮都知道伴君如伴虎,你崔浩除了伴虎之外,还有恶狼环伺!崔浩罹得重罪,胡汉大臣无一人援手,只有高允冒死说了一些公道话,可知老祖宗那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千真万确的啊。
    文人要有明哲保身,特别是在功高无可以赏的关头,要知道急流勇退。北魏在平定了北方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向江南汉政权进攻,这个时候崔浩就应该向拓跋焘提出退居二线,冠冕堂皇光明磊落地说,此前我已经尽力了,这以后我再帮你去打汉人,就对不起祖宗神灵。今后我可以继续帮你推行教化,做一些文职工作,还请皇上体谅恩准。拓跋焘即使一百二十个不乐意,也不能把你怎样,最起码没有身死族灭的下场吧。高允那样一个郎官,还能临危不惧,谠言辨理,位居宰辅的崔浩,你就没有丝毫的胆量和气节么!
    文人不可以位高权重,更不可以操弄权柄。这是历史的教训,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9-11-27 14:29 |只看该作者

四 .量狭胆薄  晚节不保  《国记》刻碑事件引起轩然大波,为了平息众怒,拓跋焘把崔浩及相关人员逮捕起来。在对崔浩的治罪量刑上,拓跋焘不无纠结。这期间朝野呼声特别是拓跋氏贵族显要都强烈要求把崔浩处以极刑。拓跋焘在亲自审问了崔浩之后,终于下决心要把崔浩置于死地。因为崔浩在面对拓跋焘的审讯时,股战声嘶,惶惑不能对,并承认在执政期间有贪贿事,这就更加引起拓跋焘对他的鄙视和厌恶。同案犯高允却不是这样,面对皇帝亲审,高允朗声应对,辞气不挠,承认在著述方面自己亲为的多,崔浩因为所领事繁,只是审阅定稿而已。坦言臣罪当灭族,不敢虚妄,虽然有太子为我遮拦,我对皇上还是要实话实说。拓跋焘很感动,赞叹高允“临死不易词,信也;为臣不欺君,贞也”。应该免除他的罪以旌表之。

崔浩的死,最大的送命判官应该是太子拓跋晃,他和崔浩的明显过节就在灭佛运动和一意孤行提拔汉族官员。太子就是接班人,崔浩当年的狠辣和藐视权贵给太子以极坏的印象,如今跌到他手里,岂能轻易放过你。高允说的很公正,崔浩所坐之罪,如果有其它恶迹,这不是我能判定的,若是因为以直笔写史触怒皇上,他就罪不该杀。在太子一党看来,崔浩正是犯在这个其它“恶迹”上了。不但崔浩本人该杀,就连他的亲族也要全部诛杀。罪责大的高允反而被赦免,崔浩家族及姻亲都被杀无赦。在对崔浩行施的这个一不做二不休,隐隐可以看见太子拓跋晃凶残的面目。太子在后来受到权阉的诬陷致死,也算是他冤杀崔浩的报应。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9-11-26 13:56 |只看该作者

三 .急于图新 对抗权贵 由于文化的不同,崔浩的改革必须有大量的汉族知识分子参入。在拓跋焘的支持下,崔浩曾一次推荐冀、定、相、幽、并五州的数十人出仕,上任即委为郡守。太子拓跋晃时在监国,对崔浩这样的选拔提出不同意见。拓跋晃说,以前聘任的人才,他们在低级职位已经干了很久了,也积累了不少治理地方的经验,应该遴选一部分这样的官员充任郡县守令;你所推荐的这些人先做郎吏一类的基层官职吧。崔浩不愿这样办,最终还是把他推荐的这部分人派出去充任了地方要职。按理说,拓跋晃说的对,选拔治国人才应该首先考虑才能和经验,初步官场的人毕竟缺少历练,应该从基层做起。无奈崔浩有恃无恐,强硬地推行自己的主张,拓跋晃难道心里会平静么。从中央到地方,大量的汉人进入统治政权,必然会引起北魏统治者的戒惧。汉族知识分子的正统观念也必然和孔武直率的外族发生榫枘不合。崔浩的干部政策已经给自己的人生埋下败笔,难怪中书侍郎高允知道这些事后,感慨地说,恐怕要免不了一场灾祸啊,为了顺遂自己未毕正确的私心,而同朝廷有权势的人对抗争胜,崔君将用什么来保全自己呢!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9-11-25 13:34 |只看该作者
二 . 专权恃宠 矫枉过正 崔浩作为汉族地主阶级的代表,在北魏上流社会具有显赫地位,三朝元老,极受宠信。崔浩也是为了军国大计竭尽心力。但他总是操之过急持法峻刻。在帮助拓跋焘镇压盖吴起义的战争中,于长安的佛寺里搜查出大量兵器和官员、富人寄存的财物,还有匿藏的妇女。拓跋焘发怒,命令有司彻查,诛灭整个寺院的和尚。崔浩趁机劝说拓跋焘,把境内的沙门悉数屠灭,除伪定真,使言教统一起来。拓跋焘遂大开杀戒,杀僧人,毁佛寺,凡军政人员供奉佛像藏有经书者,都受到惩治。国师寇谦之谏诤,崔浩不听;素好佛法的太子拓跋晃屡次谏阻亦无济于事。整个北魏境内寺院佛塔荡然无存,受到牵连的胡汉军民死伤无数。史书上所述的“三武灭佛”,这次是其中之一。这次扩大化的屠杀运动,崔浩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胡汉百姓无不痛恨崔浩。崔浩在社会底层的威信和敬仰失如飞灰。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9-11-25 12:5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9-11-25 12:39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9-11-25 12:18 |只看该作者
读文,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9-11-24 20:08 |只看该作者
排版整不好嘞,凑合着看吧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9-11-24 19: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座有兰言 于 2019-11-26 14:06 编辑

    崔浩为北魏的开疆拓土入主中原居功至伟,作为首席谋士,每次战役他都算无遗策决胜千里,从而奠定了位极人臣的地位。在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突遭横祸,实在是有很深刻的原因。推其终始,大要有五。
一 .推行汉化 急于求成  
    拓跋氏乃北方外族,不通教化已久,从拓跋珪、拓跋嗣到拓跋焘三任帝王,对汉族的治理国家都很羡慕,都能接受汉文化,在崔浩的引导下,向往改革弃旧,图强图稳,但他们的部落首领却信奉杀伐掠夺、荒诞淫乐,这就在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不易调和的矛盾。正确的道路应该是在上层灌输封建主义思想,推行汉文化教育,改造鲁莽武夫的习性,搞好多民族的协调融洽。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年届古稀的崔浩只能是一个提倡和推动者。而崔浩却操之过急,极想一蹴而就。“大整流品,明辨姓族”运动的推行,立马在朝野引起很大动荡,崔浩夸侄婿王慧龙是个“贵种”,这本身是个极小的事情,却引来一帮贵族的反感,司徒长孙嵩就去太武帝拓跋焘那里告状,说崔浩有“讪鄙国化之意”。拓跋焘联想到最近听信了崔浩所引来的麻烦,即刻震怒,把崔浩叫来痛骂一顿,能使崔浩脱帽谢罪,可见责备不轻。

不用说,崔浩的这个“整流变姓”行动就此流产,但他与朝廷贵族守旧派的嫌忌就此坐下。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9-11-24 07:45 |只看该作者

北魏是一个军政权,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是军人把持。刻碑风波的骤然涌起,引起了上层社会的剧烈震动,并有可能波及整个社会。拓跋焘虽然有志于改革,但抵不住汹汹群情。政权的稳固和崔浩的去留,他必须做出果断的选择。这就决定了拓跋焘决意诛杀崔浩,来平息动荡。

公元450年7月5日(太平真君十一年己亥),关在地牢里的崔浩被押解到城南行刑。槛车里的崔浩被数十名护送士兵撒尿淋头,凄惨的崔浩只能嗷嗷呼叫。处决崔浩的同时,原来著述《国记》和刻碑的相关官员一律处死;崔浩一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遭到诛灭。刑上宰辅之惨烈,连坐之广泛,无如这宗“国史之狱”。初具规模的汉族参政受到严重打击。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9-11-23 20:05 |只看该作者

请稍候。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9-11-23 08:44 |只看该作者
继续读文。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9-11-22 20:53 |只看该作者

拓跋氏政权统一了北方,长江以北广大地区都为其所辖。盛世修史,太武帝拓跋焘志得意满,要把北魏的历史写出来,以彪炳万世。崔浩才智滂泗,当然是主修官。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为副。拓跋焘对他们说,写国家历史一定要据实记录,不能马虎。崔浩他们就根据这个指示精神,编写了一部北魏的史书,名为《国记》。拓跋焘阅览之后很满意,说这部史书能让皇室后代受到深刻教育,知道先祖打天下的不易。

  参与编修国史的著作令史闵湛和郗标二人,是崔浩把他们拉进写作班子的,二人巧言谄事崔浩,说在你的领导下,《国记》这部伟大的史书诞生了,如此的正史直笔,只藏在深宫,简直是锦衣夜行。如果把它刻成碑文,连同您的著作《五经注》一起镌刻,置于显衢,那才是光扬天下,永垂不朽呢。崔浩一听有理,就向太武帝请示,拓跋焘和监国的太子拓跋晃都同意这样办。于是,在天坛东三里的大道旁,用工三百万,营造了一百三十步长的碑林。这下轰动可不小,官民兵将都来围观;识字的念,不识字的听。还有人在旁边添油加醋地解释。结果乱哄哄地闹起事来。碑文上写了什么呢?其中有些章节写了拓跋氏族类早期部落中一些令人不齿的事情,如父死子承其妾,兄终弟继其妻,剥人皮,吃人肉这样一些事例。拓跋氏贵族看到以后,无不咬牙痛恨,纷纷到太武帝拓跋焘那里申诉告状。眼看群情激怒按压不下,拓跋焘命令收捕崔浩及参与著书刻碑的一干人等。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9-11-22 19:10 |只看该作者
    崔浩的弟弟崔恬把女儿嫁给太原名门望族王慧龙,崔浩初见王慧龙满口的称赞,的确是王家的男儿,看看他祖代遗传的齄鼻,就知道是个贵种!又多次在朝堂之上称赞王的俊美。司徒长孙嵩老大不高兴,他认为这是崔浩利用姻亲结拉党羽,有意贬损掌权的贵族,就向太武帝拓跋焘告状,说王慧龙从南方归降,真心假意尚未可知,崔浩公然为他赞美是有意讪谤鄙视我们。拓跋焘也看到崔浩的新政施行以来,大批的拓跋氏族激愤难平,长此以往北族和汉族将势同水火,一统华夏的事业不就泡汤了!想到这里,拓跋焘把崔浩传唤来,一通训斥,吓得崔浩脱帽叩头,深刻地作了自我检讨,取消了“大整流品,明辨姓族”的计划,这才得到拓跋焘的原谅和宽恕。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9-11-22 18:39 |只看该作者
井冈 发表于 2019-11-22 14:57
继续读文。问好!

好,继续。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9-11-22 14:57 |只看该作者
继续读文。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9-11-21 20:05 |只看该作者
    崔浩决心改革,首先从“大整流品,明辨姓族”开始。北魏初创是一个军事集团,靠的是杀伐征战攻城略地来壮大自己的势力。崔浩要对中央集权内部的官员清查来源,核定品级,地方的各色人等甄别族姓,划分等级。当时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都是北魏的占领区,除了拓跋氏族的军队,其余都是汉族的原住民,包括地主阶级的豪门大户。崔浩的这个主张显然是抬高汉族地主阶级的地位,为沦落为奴隶的广大汉民争取一些平等和自由。拓跋焘也认为这是个好的变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民;长时间使拓跋氏凌驾于汉民之上,不利于民族融合,更不利于外族的统治。拓跋焘有这样想法,他的各级官员和士兵却极力反对。如果崔浩的主张得以推行,拓跋氏的各个部落就要分化,官员侵占民田就要退回,汉民的男子不可没入为奴,汉民的女子不可掠走为婢,汉民赖以为生的牲畜不可随意赶走。这个政策真正推行开来,骄横无礼嗜杀成性的拓跋氏官兵个个都会瞠目咆哮。所以,崔浩的姑表弟卢玄出来劝阻他,“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意做这件事的能有几人?你要三思啊!”崔浩没有驳斥他的表弟,但任然我行我素地干下去。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9-11-21 12:26 |只看该作者

谢好茶!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9-11-21 12:22 |只看该作者

请茶稍等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9-11-21 12:14 |只看该作者
继续读文。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9-11-20 20:20 |只看该作者

崔浩在帮助北魏征讨外族平息内乱后,北魏出现鼎盛的局面,拓跋焘对崔浩宠信有加。朝堂之上,他曾指着崔浩对新降的外族酋长们说,你们的失败都是我这位谋士所致,别看他手无缚鸡之力,胸中韬略胜过无数甲兵。每次征战前当我犹豫不决时,都是他给我信心和勇气;所有的胜仗都有他的功劳!

北魏的消灭异己开疆拓土,使统治政权得到空前的巩固。拓跋焘的最终目的是渡江作战,取消刘宋政权。崔浩就劝他,要想统一华夏,必须得有帝王的胆略气魄,必须得改变目前的体制和制度,不然的话,虽是取得了天下,也难以长治久安。拓跋焘很赞成崔浩的主张,说你看怎么办好,都依你。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9-11-20 19:36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9-11-20 19:32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9-11-20 16:36
是的,师旷墓在洪洞县;师氏郡望我属太原郡这支。
我对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历史有兴趣,但一直没细读。 ...

那段历史是中国最黑暗时代,汉文化几乎丧失殆尽。
崔浩是那个时代力图恢复封建秩序的第一人,可惜触犯了那些茹毛饮血的胡人的眼前利益,弄得身败名裂。
崔浩的一枝独秀,极大地影响了后来隋唐那些外族统治者,使他们终于明白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9-11-20 16:36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19-11-18 20:57
鹅兄祖籍是山西长子啊!那可是老门旧家了。晋掌乐太师师旷应该是足下的始祖了。

西燕和后燕同宗相斗,看 ...

是的,师旷墓在洪洞县;师氏郡望我属太原郡这支。
我对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历史有兴趣,但一直没细读。
北人强悍马肥,各族花花绿绿的,争勇斗狠煞是壮观吧。西燕算不得强国,偏安一隅据说过了40年安定团结好日子。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9-11-20 15:23 |只看该作者
读文长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9-11-20 12:56 |只看该作者

问好你。我离你不远,才一百多里地。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9-11-20 08:30 |只看该作者
方城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9-11-19 23:29 |只看该作者

太武帝拓跋焘上承父祖之业,坐拥虎狼之师,他不但要荡平北方部族,还要进击江南,统一华夏。但强将悍卒如云如林,就是缺少谋略之士,这当口,自然想起削职闲居的崔浩。崔浩窝在家里这么长时间也没闲着,他推演阴阳术数,探究天文地理,精修应局机辨,他知道胡人志大才疏离不开聪明饱学的汉人,满腹的韬略单等货与帝王家。

拓跋焘终于来请崔浩了,拜他为太常卿,封爵东郡公。崔浩果然不负重望,击溃柔然,殄灭西夏,平定北凉,侵略刘宋,每次重大的战役都有崔浩的谋定,都有崔浩的力排众议;把战争局面节节推向胜利,把胡汉众大臣佩服得五体投地。到了北魏消除了后顾之忧,集中力量对付江南偏安的刘宋政权的时候,崔浩的炎势简直要炙燎天庭。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9-11-19 22:39 |只看该作者

我就小学生,哪有那本事,万一你们想不起来1+1=几的时候,我才有机会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