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浏览论坛,突然看见某作家在他帖子下说“作者要迎合编辑”,对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个人觉得这是误导他人,下面简单说说他这一观点的错误。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就阅读过全国大量的纸媒文学杂志、期刊,例如《十月》、《大家》、《长江文艺》、《萌芽》、《人民文学》等,并且开始在当地的市报《衡阳日报》(星期天副刊版)发表“豆腐块”,一篇接一篇,那个年代,稿费是报社寄一张《稿费领取单》给我,我那时候还在上高中,隔三差五地就去报社财务科领取稿费,编辑部也在报社大楼,时间一长,就和文教副刊部的主编及编辑们打得火热,耳濡目染,亲身经历和体会到了编辑的工作的辛苦,“为他人作嫁衣裳”来形容编辑的工作和性质一直是行内公认的。我亲眼目睹了编辑的案头堆积如山的稿件,那时候投稿还不是电子稿,必须用方格纸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地写好,工工整整,用信封装了寄给报社编辑部。报社编辑要从浩如烟海的稿件里选取适合自己版面栏目的稿件,一个信封一个信封地拆啊看啊,累死个人。文教副刊部的主任很是欣赏我,送给了我一本采访本,封皮印着“衡阳日报”字样,并且在内页的首页给我写了几个字,勉励我写作。什么字?“新”、“奇”、“巧”、“趣”四个字,后面是他的签名。后来这位主编调到省报去了,虽然渐行渐远渐无书,但是,从那个年代起,我就知道作者只顾写自己的字就好,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的文字,不必刻意去迎合编辑。编辑是人,是人就可能更换,工作也可能调动,作者要迎合编辑这一说话,明显站不住脚。
作者要迎合编辑的说法,充满着投机主义的功利思想,更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写作态度,完全是误人子弟,极其荒谬的说法。像贾平凹写《废都》,写《白夜》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编辑在哪里?因为他开始根本不知道会交给哪一家出版社出书,更不可能知道出版社的编辑是谁,他只是埋头写书,遵从于自己的内心,遵从于自己的文字,奋笔疾书即可。书写出来了,才交给出版社,才接触出版社的编辑。如果说贾平凹写作要去迎合编辑的话,他根本没法写出自己的书。因为开始写书时都不知道是哪一家出版社出版,更不可能知道是哪一家出版社的哪位对应的编辑,“迎合编辑”一说不具备可操作性。打个形象的比方,高考的时候,学子们开始根本不知道会考上哪一所高校,要说去迎合某高校某教授而去参加高考,很明显不具备可操作性,太扯淡了。
作者,只要安心写自己的书即可,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的文字,到了出版的环节,才开始具体和编辑打交道。王朔出过一本《王朔说说说》的书,在说到编辑把他小说《看上去很美》里的“找不到北”改成“不知道北在哪里”时,很生气,说:“谁要你改啊,神经。”这个案例有力地说明了有些编辑的文字水平不一定比作者高,如果按照“作者迎合编辑”去写作的话,那么,我可以肯定,王朔宁愿不会去写作。作为编辑,正确的做法是一本书里的内容、字句怎么改,要跟作者讨论,彼此沟通交流。
个人觉得,编辑和作者的关系,是服务的关系,即编辑是为作者服务的,还是那句话,“为他人作嫁衣裳”。编辑和作者的关系,绝不是那种“作者迎合编辑”的人身依附关系,读者朋友明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