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要是倒霉了,吸口空气都塞牙。你说俺没招谁没惹谁,天天除了干活就是练字,偶尔写个感想发到六星杂谈,莫名其妙地就被砸了一砖。这可找谁说理去呢?
捋了捋前些年在论坛用过的网名:“岸芷汀兰”“明月芙蕖”“锦衣夜行”,除了酱油哥总结出来的都是四个字,俺自己个儿还发现,都挺文艺的哈。究其原因呢,是过去俺一直认为自己是文艺女青年来着,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自己已经从“文艺女青年儿”变化为“”文艺老大妈”了,再叫什么花呀草呀的名字,有点不大适合了,就改成叫“疏影轩主”了,这个名字还一度被人认为是个文艺老头子,乐死我了。
要说装,以前在红袖的时候,或许有过,来到六星以后,真没有,因为没必要。装,总得有个理由有个目的吧?我扪着自己的平胸问了好几遍,也没找着答案。我目前写帖子的原因,只是基于惯性,基于记录的习惯。比如我写的这个关于李阳冰《城隍庙碑》的帖子,就是为了记录我在临习这个碑帖的时候的感想,之所以加了“学术贴,慎入”五个字,是因为感觉这是比较枯燥比较冷门的话题,提醒读者如果不喜欢,可以绕行。
六星刚开坛的时候,我跟慕容千秋来过,后来因为站在遥望江南一边得罪春江离开了六星。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过去我跟六星其他任何人都没有过冲突。这次再来是笑笑(就是你们说的小拍)邀请我,那时候玉玲珑还在,加上醉大人,我觉得还有几个老友,就来了。实话说,本来我也不是个爱热闹的人,现在对对玩论坛更是意兴阑珊。只是因为笑笑和醉大人在这里,我写了帖子在这里发一下,也算是给这两位朋友捧捧场,如此而已。
说到互动,我很惭愧,因为我真的很少进别人的帖子。一是因为确实没时间。白天忙工作,晚上练书法,这是我的日常。不工作不练书法的时候,我的脑子也在考虑怎样做好工作怎样练好书法。而论坛互动是很牵扯精力的,一个话题扯起来,就要一直扯下去,我真的没这个时间。二是因为我跟其他人不熟,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人家。三是因为我怕招惹是非。万一哪句话说不对把人的罪了,被人拍了,我又拙嘴笨舌的,回骂吧骂不过,不回骂吧自己生气,何必呢?基于以上三点,我就基本只回复自己的帖子了。
记得《围城》里有个人物,张嘴便是“兄弟在剑桥的时候”,以标榜自己曾经的光荣历史。在这里我也借用一下:姐姐在红袖的时候,也是吃过见过的。姐也曾在红袖当过版主当过管理员,血刺呼啦的拍砖场面也旁观过不少场,所以有人往我身上扔个小石子儿,虽然有点意外,我也只是报之微微一笑。况且,这小石子儿抛下来,让几近死水的六星杂谈荡起小小的波澜,也算是功德一件。那谁,醉大人啊,你得谢谢人家呢。
还有就是你们说的那个最大的装叉犯独醒客,他曾经是我QQ好友,现在是我微信好友,虽然不经常说话,但是我若喊上三声“刘社军”,估计他还是能答应的。
好了,不多说了,为这点子破事搭上一个小时的练字时间,真是有点心疼。最后,我用装叉犯独醒客的话跟那谁说一声:你这一“砖”拍得我好疼。呵呵,你满意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