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睡觉呀,我说过了火了或者激了,都请别介意哈。
第一,一个世界强国的崛起,必然为一个旧的世界强国所遏制所打压。这就是那啥——修昔底德定义。
所以中国不可能不防备美国,美国也不可能不防备中国。中美两国合作是虚,对抗是实。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其间韬光养晦等谋略美国人不可能完全理会,就算是能理会,也难以感同身受。毕竟一个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须长期积淀。
对抗对付美国的韬略,早在邓先生甚至毛先生那时就有了。而且一直在用。
这点你认可么?
那么,不管从军事政治外交,还是经济与贸易,如何对付对抗美国等。中国的那些精英们不是吃白饭的。
第二,有关国际贸易,改革开放让中国走向了整个国际社会。中国人多,体量大,加上所谓特色社会主义,其实也有国家资本主义的优越。不管在什么问题什么方面,我们的体制下的共和国比完全私有化的现代资本主义体制更容易倾全国之力,合国家之本。譬如贸易战中,中国可以用东补西,张三填李四的坑,但美国很难做到。资本家固有的利益利己性,让美国社会很难在利益集团中得到平衡,而中国很容易做到平衡。那么贸易战,美国国家的内部矛盾比中国难调解得多。
而且中国是中低端产品,实业的而非虚拟的,这对大多数民众的影响要大得多。多数人的动乱,才是国家最难控制与消化的。
而且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是储备性,美国人的消费习惯是提前性。中国国家的物质与资本的储备量,远远要比美国要丰富得多。这对贸易战与社会动荡都有利得多。
具体在贸易的细化与集中的贸易内容中,那些专业精英应该早有打算与计划,要不国家声音中,有“不想打,但不怕打。说算是打到中美没有贸易往来,也奉陪到底。”这些话,不是闹着玩的。美国人吓中国,是因为商业性质的特朗普的生意惯性,是做出来的。但中国人吓美国,却不仅仅是吓,而是可以动真格的。
中国精英们早就有谋略与准备要跟美国有这么一段对抗。只是等时机,等完备充分。
第三,中国的改革开放,欧美是以为可以让中国政体改谈的,让中国的国家性质跟西方走。也就是想以和平演变与颜色革命来改变中国。所以改革开放之初,欧美是在客观上是帮助了中国的经济繁荣与进步的。日本大量的物质与技术引进中国,当中国有足够的能量时,就不需要日本了,日本也不会给中国支持了,而是遏制了。所以有了钓鱼岛之争,将脸皮撕破。同样道理,美国也客观上帮助了中国经济,但是当中国进步到一定程度,美国也要遏制中国了,中国也不怕美国了。所以就有了南海之争,甚至南太平洋之争公开化。
中国的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南海开发,美元美债的储备等等都是为与美国对抗做准备的。
几大事件其实极大的刺激了我国政府、军队和人民。譬如96年台海危机,受美国航母与GPS对中国的侮辱与威协;譬如南联盟战争美国等炸我大使馆,我们还真奈何不了;譬如南海撞机事故;譬如南海仲裁案;以及美国不停的打台湾牌等等,都让中国精英们深以为耻,受之于辱。这一系列东西都刺激着,我们的共和国在暗暗的下功夫求发展。弱国无外交呀,落后就是要挨打的呀。
综上所述,中国与美国打贸易战,是早有准备早有预谋的。替美国之作打美国。也是中国早就准备的一个局,美国真打,最后是美国上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