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7-6-25 11:09 编辑
再次努力去看卡佛的小说。
依然被那些所谓的细节打败。虽不至于一头雾水,却也看不出一丝半点好的意思。我只能将其归咎于翻译。
我更喜欢《追风筝的人》。那里面对人性的描画,对种族伤害,对温暖、信任、永恒以及短暂等等词组的挖掘以及延伸使人着迷。我总会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些东西,无论明亮还是隐晦,气味都是一样的悠长魅惑。
尤其痴迷于后半部,与中华传统文化重叠交错,让我看到了人性中相似的部分。正义、道德、绵长而细密的救赎与爱,使我在悲情的情节之后看到人性温暖的部分。
只是,一直不曾细读。
个人倒是十分欣赏一些国内作家的作品。最喜欢的是汪曾祺的《受戒》;严歌苓的《天浴》。一时之间,想起的很多。个人喜欢带有针对性。我喜欢小说在深刻挖掘人性与现实的时候,能够保持一种文字上的风雅与格调。当然,这也跟要表达的主题有关。
小友来时,我将那本格非的《人面桃花》送给她。她的文笔清丽,唯美,很适合向这个方向发展。唯一不足的是,我们对国学的知识少了些,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宏大而深刻的境界。
格非的人间三部曲里,我只爱这一部。有着桃源般的隐逸情调,也有着跌宕起伏的瑰丽人性。情节与人性的刻画有双重性,亦真亦幻,虚实交错,能够带人进入梦幻与理想,却在那里看到了真实的自己。
读这本书时,在浙江。窗外,下着淅沥沥的雨。雨中,有美人撑伞而过。我知道,她即将走过那个青石板的小桥,桥下是碧色的流水,桥旁是低垂的青柳,她是唯一流动着的风景。
她在尘世中看风景,我却在风景中看尘世。看尘世如书,被一茬茬地翻过去,翻过来。
再次回到卡佛的小说中来。曾经有几个文友,对卡佛的作品爱不释手,赞不绝口。我看着他们谈论时,不发一言。他们为卡佛叫好,我心里却在偷偷地说:你们没见过乡下妇人们聊天么?那些镜头与细节,不亚于卡佛小说的精彩啊。
从庸常的生活里提炼的东西,或许会打动一些人。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却是正常的。读者与作者之间,存在鸿沟也是正常的。我知道,以我当下懵懂的水平,无论如何都不会喜欢卡佛。
喜欢是一回事,应该跟不敬或者倨傲无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