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7-6-23 17:53 编辑
从广德县新汽车站乘坐至宁国的车,在河沥溪下车,我们走进了老街。河沥溪老街依水而建,主要干道正街长逾千米,还有其它一些巷道、大小胡同。河沥溪老街曾经那样地闻名:“小小宁国县、大大河沥溪”。也曾经那样地繁华,为皖南水运、贸易的重镇,码头、会馆、戏楼、绸场、糖坊、酒家、商店、药铺……人家千户、商铺百家。随着经济和城区的发展,以东津河为界,河西的新城建设大步前进,而河东的老街却日渐衰败了。
老街真的老了,就像一位垂暮老人,失去了活力,却依然有着生命的希望,默默地守着渐逝的光阴。走在老街上,光滑的青石板路,曲折幽长,记忆着流逝的时光。破旧的木楼、斑驳的高墙,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野草凄凄的老码头上,依然有浣衣的妇女,听不见的是船工的号子声。几家杂货店,几位闲居的老人,静静地坐在街头,远离尘嚣。偶然走过的年轻人,轻快的身影,才使得寂寥的老街又有了一些生机。
走过建于明嘉靖年间、后又经多次修葺,雄伟壮观的河沥溪大桥,来到桥西城区。经过一位热心女士的指点,我们在路边等车,七元车费,下午四点左右,又到了水东古镇。
水东古镇,位于宣城市宣州区东南28公里处,大约始建于唐末黄巢起义之后,是宣州现存最古老的一座集镇。古镇保存完好的老街1000余米,古宅800余间,大多为明清建筑,有许多代表性建筑。水东还素有“枣乡”之称,青枣产量高,加工蜜枣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四百年。这里的枣木梳子也是历史悠久的地方特产之一。
经过繁华的新镇区来到老镇区,水东老街不收门票。首先看到的是老街入口处的宁东禅寺,始建于唐代,是宣州现存最古老的寺庙,历来香火旺盛。步入老街,就仿佛走进了历史。上街头、下街头、正街、横街、当铺街、网子街、沈家巷,古街老巷纵横交错。石板路车辙遍布,两侧是青砖黛瓦、木檐重阁的徽派风格的老房子,马头墙参差错落。
老街上有许多前店后坊的民居,仍在从事一些古老的产业:枣木梳、木竹家具、蜜枣果脯、小磨香油、豆腐坊、混沌店、铁匠铺、打箩筐等。居民大多是老人,偏安一隅,与世无争,虽不富足,乐得安闲,守候着这一方水土。
老街有一处极有特色的历史遗留:“十八踏”,因为有十八级台阶而得名,这里也是当年通往水东码头的主要通道。走下台阶,看到有一通石碑,上书“十八踏御井”,相传为清乾隆皇帝赐名。还有一座有着200年历史的古建筑,便是司泰和饭店,将近100个床位,可知当年客商往来之繁荣。此处尚有小河流水,几位妇女浣衣,环境清静宜人。
几经询问,不知“大夫第”、“水龙会”等古建筑所在何处,只寻到伫立于老街一隅的水东圣母堂。水东圣母堂是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也是华东六省市两座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与上海佘山圣母堂齐名。这座教堂是法籍传教士金式玉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创建,光绪二年被焚。现存教堂为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重建。
走过窄窄的小巷,来到水东圣母堂。大门紧锁,只能透过门栏观看这座雄伟建筑。教堂为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目光所及,入口处为砖砌钟塔楼,构筑精致,古朴典雅,虽经百余年的风吹雨蚀,仍巍然高耸。门前有圣伯多禄和圣保禄两座塑像。时间已至下午五点,教堂、院落及周边一片寂静,平添几分庄严和神秘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