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观察者效应”,指的是被观察的对象会因为观察行为而受到一定程度或者很大程度的影响。有的时候,观察者的存在会产生非常令人震惊的效果。有个螳螂吃夫的例子,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问题,Leland Ossian Howard曾于1886年在Science上发表自己观察到的“螳螂吃夫”现象:“把它们放在罐子里的时候,交配后的雄螳螂会尝试着逃跑。可是几分钟之内,它就会被雌螳螂捉住。雌螳螂会先扯下雄螳螂的头吃掉,然后是胫节,而后是大腿……看起来,如果一个雄螳螂最终竟然能从雌螳螂那里逃脱的话,几乎是天赐的好运。”
可是,后来的广泛调查发现,这个流传了近百年的“令人震惊”的“事实”,是“观察者效应”造成的。在自然界中,交配之后螳螂吃夫的现象几乎不存在。而雌螳螂把雄螳螂吃掉的原因更可能是观察者在场而引起雌螳螂紧张,误以为雄螳螂是敌人才造成的。(Michele Doughty, Serendip, 2002)去年九月份,纽约时报也刊载过相关的文章,还专门做了一个幻灯片演示 (Slide Show)。
在 物理学实验中,为了能够让我们看到“电子”,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光子”与其相互作用,而这个动作必然使电子的活动路径产生变化。在课堂上,学生(观察者) 的反应会直接影响教师(被观察者)的情绪和行为。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痛苦地发现孩子最终和他们看到的并不一样——因为孩子在处于父母监督下的时候往往会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
上述内容是百度的啊。
《华严经》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故芸芸看此花时,此花因为芸芸的观察而千娇百媚起来,或娇羞,或侘寂。正如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所写: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一个为生计所困的乞丐眼里,它肯定是另一番景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