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残心 于 2016-8-30 16:35 编辑
柔情牧歌在《宝贝,妈妈愿给你一室书香》里,表达了一位母亲对涉世未深的女儿的殷切期盼,这是一种被赋予了已经身为人母的处世情怀的关爱,当然美好,令人感佩,但也很脆弱。假如,不存在社会的比较效应,不存在竞争关系与落差参照作用,这一定是个绝佳的期望。
一个人不管年龄大小,智力体力如何,他的社会属性一定是建立在共同属性的基础之上,这个共同属性基本决定了这个人作用于社会环境的能力和空间。简单地说,人们只能去适应社会环境,改变社会则是靠群体的力量与需求。这中间,适应力起到了决定作用,如果再加上洁身自好,就算圆满了,但也是最难的。
“书香”,我们姑且理解为父母对于子女的理想主义的愿望。书香门第应该是古往今来对某一家族最不具争议的尊敬了,原因是这其中体现了一种传承、积淀与内涵,这是由内向外不显自华的东西。而“铜臭”则被毅然决然的放置到“书香”的对立面,并被冠以一切有违传统道德的注释和联想,至少遭人轻视。为何会这样?
这是由我国的传统文化属性所决定的,自古国人重理(最初为“礼”)轻商,学理致用,可以治国平天下,而商贾之为恰恰失礼,所谋之利皆为私欲。这种古代认知落差,至少在对子女的早期教育上仍有沿袭。
然而,在农耕时代产生的文化归属感是否实用于现在哪?那时士族阶层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吧,至少他们寒窗苦读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唯才是举,进而希望出仕入相。就如孔仲尼所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现在,尽管也有“知识能改变命运”一说,但实践证明,最终改变命运的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独立立世才是家长的首要任务,让孩子尽快融入社会,推荐、推销自己才是促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说,既要保持住“书香”陶冶洗礼的知识储备和人格,也要让孩子自己挣到并理解“铜臭”于己于家于社会的积极意义。
有意思的是,现在幼齿孩童在学国学、学传统文化,大兴时尚之风,可大人们却在哀叹世风日下、道德缺失。一方面,扔给孩子几卷大部头,拼命往孩子的脑袋里塞些自乎者也;另一方面,自己却在继续逃避现实,行事处世全然不顾礼义廉耻。尴尬的父母们至少没想让自己的德行殃及到下一代,可偏偏忘了自己就是孩子的榜样,祈求老祖宗们对孩子施以些许教化能灵吗?
没有与柔情牧歌相左的看法,只是由她的文字想得远了一些。漫无边际,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