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6-8-18 14:38 编辑
浅谈网络文学的批评
我在别的网坛上当过小版主,来到六星,又荣登了书房的版主,往上数祖宗三代都没干过这个,所以很高兴。虽然是“驴儿”的差使,总觉得“高人一等”,所以还是很高兴。作为晋见之礼,谈一回版主的苦衷。
文学的批评是一个老掉牙的议题。古往今来,有文章出现的地方,对文章的批评就如影随形。
网络文学是各种文学形式中的一大门类,语言连缀成文能轻而易举地供给大家看。且其出版在我家,倏忽传天下,受众随时可以便当阅读,有何感想就能即时跟帖发表,作者和读者的沟通如此迅速,批评也随之快捷。
批评一词,原是批注评论的意思,本不单指反对、责备之意。
一篇文章的形成,包含有意旨和艺术两个方面。作者把自己的见识、观点用恰当的文字铺排成文章,读者的批评也就随着这文章的思想境界和艺术表现手法,说出自己的看法。作者也可应对读者的批评作出回应,一个批评的过程就形成了。
写作是作者心曲的鸣放,从构思、润色、设列、统筹到形成大块文字是一种辛勤的劳动。有时废寝忘食,须为捻乏,所以又是艰苦的劳动。心广志宏的作者甚至倾毕生精力于一文,犹有命力不济之憾。遭逢政治变故,陷入文字狱中,把身家性命搭上的也不在少数。
知道了写作的不易,批评者首先就要体念到这方面。以体恤爱怜之心去品评一篇作品,批评者的初衷就会端正,尊重写作者的心思就会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其心也霁,其言也善,多数作者会很容易接受批评建议。即使言未中的,榫枘不合,作评双方也会在融洽的气氛里进一步讨论交流,使作品进一步完善,渐臻佳境。
大凡一篇作品,都有可观之处。只要它不涉及反动、淫秽和有悖社会公德伦常。作品或反映社会的某一现象,或呈现心理的某一层面,或描摹人文自然的景观,其目的无不是揭示一些道理,布陈一些主见,抒发一些感念。从有所思到欲所言,继而赋形成文。在这阶梯式的升华中,作者倾注了知识、文采和文字组织能力。定稿后去发表,他的心里像初产的少妇,满怀了喜幸和企盼。他也可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作品,期望得到好的反响。如果连自己的心目都打不过去,他就不去“献丑”了。
毋庸讳言,对一篇作品,审评者多少都会戴“有色眼镜”的。审评者首先也可能是作者(起码他通晓文字),他的水平不一定都比作者高。以有限的文学功底,去衡量一个与自己意识观点、才识素养,写作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往往意见相左。这就要求审评者换位思考,从文章的中心思想到遣词造句,从章法文采到节段呼应,去耐心体察语言的形貌,细心推寻作者的主旨。文章率直但不偏执;狂放但不躁厉;犀利但不攻讦;哀怨但不消极;沉郁但不颓废;隐掖但不晦涩;朦胧但不模糊,都要兼蓄并容,平和对待,衷心点评,热情称许。
一个人的主观思维,它的公允和合理性置诸客观存在中,带有不确定性。所以,审评者的评述就是“我”的一家之言。一言既出,只要作者认同,其他读者首肯,在此时此地就算说对了。
作者的学识素养决定了作品的质量,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对批评者的态度和反应。谦虚冲和的作者,他的作品平正通泰,气象不凡;它对批评者的态度也是恪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他的回复会字斟句酌,恭敬谦和之态跃然纸上。相互砥砺切磋,终于琢玉成器。批评的成功之处,会使作评双方在文学水平的提高上裨益多多。
文章发表后,编辑审评者是负有重责的受众。它的评述对作者负责,对网坛负责,对众多读者负责,同时也对自己负责。毁誉加临,荣辱与共,曷不慎哉!
多数的网坛对作评双方都没有酬劳,全凭参与人员对文学的热爱作动力。这些人在与时俱进中,目的各不相同。有人对文学有兴趣,偶尔为文,拿网坛上来晒晒,得到褒扬肯定,会一发而不可收。兜头浇他一瓢凉水,即刻兴趣索然,一闪之后,了无踪迹;另一种人,以网坛为基石、苗圃,将信心把握之作发上来,看读评诸人反应如何,以定行止。在此地不看好,受到冷遇,说不定在彼地受赞扬,被追捧。网坛白白地丢失一个名家,还落人家啧啧烦言,实在太不划算。
语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可用来比照网坛。但细想想,兵都流失殆尽了,你这铁打的营盘能不锈蚀么?能不隳为泥尘么?办起一个网坛,就好比骑在虎背上,上去容易下来难。没有特殊的情况是万不可作鸟兽散的。桌椅板凳摆得齐齐整整,没有饭菜端上来;端上来满桌子的菜肴,没有人品尝评点,都是很尴尬的事情。
网管和编审要把网坛当成自己的家,当成自留地上的三分菜园子。点评一下文章只是举手之劳,哪怕是灌个潲水,喝个虚彩,总说明你已经关注这篇文章了。你的悉心工作,你的一句推心置腹的话,可能使作者怦然心动,受益匪浅;也可能成全一个划时代的文豪圣手。何乐而不为呢?
|
|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