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消息,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车祸身亡,享年86岁。他的妻子,82岁的艾丽莎.纳什和他在一辆车上,因为没系安全带,共赴天国。
知道纳什,是学经济学,纳什均衡理论在微观经济学里的运用。这个理论是全球贸易谈判和全球劳工谈判的理论基石之一,是经济运营中多方博弈取得共赢的导向,也适应于数学,军事,甚至生物学。
我的第三任领导,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听过纳什的课,对其推崇备至。1998年美国的著名电影《美丽的心灵》就是根据纳什的故事改编。那时我年轻,没心没肺,电影里大量的数学、经济学台词和叙述方式让我开始就不耐烦,没仔细看。
昨晚重新看了,哭的像个孩子。
纳什在1947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时,就已经是个精神分裂患者,同时也是一个天才。在那样激烈的学术竞争中,独居的纳什幻想了一个室友鼓励自己,电影还虚构了室友的外甥女,一个七八岁失去父母的女孩,叫他纳什叔叔,他们成了纳什最好的朋友,一辈子不离开。
但那时没有知道他是精神分裂者,纳什跟人沟通很少,天才总是有怪癖的,所以没人关心他,直到他的爱人艾丽莎的出现。
这时的纳什已经是教授,大概在1956年。他一边幻想自己在为国家服务,破译苏俄的密码,一边教学。艾丽莎是他的学生,陪他去酒会时当着州长的面勾引他。他很幸福的赶脚,既有幻想中的满足,又有现实中的美人。
求婚那一幕台词太精彩了:
纳什跪下:我要你证明你对我的爱。
艾丽莎:你告诉我宇宙有多大?
纳什:无限大。
艾丽莎:被证明过吗?
纳什:无法证明,但是我相信。
艾丽莎:我对你的爱和宇宙一样,不需要证明,我只要你相信。
婚后有了儿子,但随着学术的枯燥和压力,纳什犯病了,在讲课时走神,担心别人暗杀自己,终于崩溃,被送到了精神病院。
出院后仍需服用大量遏制中枢神经兴奋的药物,影响了性能力,艾丽莎很苦闷,但是不离不弃。纳什很内疚,偷偷停服药物造成疾病的反复。
就这样过了好几年,病情又加重了,出现了暴力倾向,对孩子对艾丽莎都很危险。法律要求纳什必须重新住院,而这一次住院,很可能永远也不会出院了。
纳什很悲伤,但是他爱妻子和儿子,收拾好行李,强作欢笑和妻子告别。妻子转身出去,把孩子送到了母亲家里,回来告诉纳什:我们不住院,我留下来陪你,如果你要杀我,我会给警察打电话。
到了1978年,纳什的病情有了好转,医生建议要融入社会,和更多的人接触。在妻子的鼓励下,纳什找到普林斯顿大学,当年的竞争对手,现在的学说负责人,要求回到学校,哪怕在图书馆里呆着。
申请的现场就犯病了,但纳什克制住了,为自己犯病而悲哀,明知不可能被接受,但还是期期艾艾的提出了请求。
当年的竞争对手拥抱他,说欢迎回来。电影里这一幕让人哭得泣不成声:纳什出门时,幻想中的室友和他的外甥女指责纳什离开自己,小女孩悲伤的哭泣。纳什有多难过,对他们说:你们是假的,我要离开你们。强忍住不去拥抱那个女孩。
他在学校里经常犯病,自言自语,狂躁,学生们学他的动作,嘲笑他。而妻子和朋友们同时也在鼓励他。
到了八十年代,图书馆里一个疯癫老人的涂鸦终于被发现,学生们看到那些公式赞叹不已,来和他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学校干脆重新聘他为教授,纳什终于回到了学术领域。
1994年,诺贝尔委员会找到他,这是一个特例,诺贝尔奖只有公布之日在宣布的,但委员会担心他在颁奖典礼上犯病,所以提前来考察。
纳什坦言我不能保证不犯病,但我会不理幻想中的人。按照普林斯顿大学的传统,教授们会把自己佩戴的钢笔赠送给敬佩的学者。于是,当着诺贝尔考察委员的面,纳什收到了无数支钢笔。
1994年12月,纳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没有犯病,他的获奖感言是:数学的逻辑和源头永远无法被找到,但我找到了,就是你,我的爱情……
昨天,艾丽莎陪着他共赴天国,不离不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