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低调的风铃 于 2016-5-23 15:51 编辑
这样假想一些场景:
场景一:某君在某窗明几净雅致漂亮的办公室一边喝着蓝山,一边写讽刺穷人的文字。然后他饿了,伸手就叫了一个外卖,送外卖的人吭哧吭哧把外卖送到了。他揭开一看:爷要的是叉烧,叉烧你懂吗?凭什么给我送个烧鹅!换换换,猪脑子!于是送外卖的只好从停电的十二楼跑下去,为了他爷的叉烧饭。
场景二:一位不识字的老爷爷带着她才六七岁的孙女儿上了车,他坐惯了村里的不需要对号入座的公交车,于是他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那个座位的临时主人来了,吼一句:瞪大你的狗眼瞧瞧,人人都像你那么不守秩序,这个车还坐吗!大爷战战兢兢站了起来,扶着孙女儿,再也不敢坐下,最后所有人都施施然坐下了,他们祖孙俩还是未能落座,因为剩下的座位东一个西一个,最重要的是,他依然不知道是否真的属于他们。
场景三:一个有钱人请了个帮佣。他一直向人炫耀他对佣人的好,仿佛是真的:佣人住着别墅阁楼,买个菜还能开小车。有一天,被他宠着的佣人开车蹭了一个路人。路人气不过,揍了那佣人。富人来了,叽里呱啦一大堆,外加一句:打狗还得看主人面!
如此场景现实生活中很多。我想说的是:但凡站到了嘲讽与被嘲讽的位置上的双方,总是不对等的,那种不对等甚至是致命的。如同一个泼妇对着一个骂不还口的斯文人,往死里骂,估计斯文人也只有吐血的份而无其他。
首先,社会的发展不是靠一群嘲讽穷人的所谓富人撑起来的,那些真正致力于人类发展的人都没空去嘲讽穷人。其次,三篇文章表面上看似理直气壮,但往深了推敲,却不那么好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