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法庭上的孩子
查看: 9113|回复: 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庭上的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3-27 11: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我是来打酱油的 于 2016-3-28 15:27 编辑

        1989年7月,我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那时候,已经不“包分配”了,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就这样,7月10日,我就到市司法局法制报社报到了,做了一名法制记者。
        那时候,法制类的报纸很“火”,随着第一个五年全民普法规划的实施,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希望从法制类的报纸上了解更多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当时,报纸开辟的“打官司”、“借案说法”等栏目特别受读者欢迎,而那些可读性强的“刑案追踪”、“庭审纪实”等栏目,更让报纸一时洛阳纸贵。记得有一个外地报贩子,专门在长途汽车站卖我们的报纸,每期报纸他都能卖得一张不剩,秘诀是,他把报纸里的案例编成了顺口溜,很是吊人胃口。
        那时候,我们经常去法院参加庭审活动,我还应邀做过一次陪审员,庭审结束后,法官与我和另外一个陪审员就案件的审理和量刑进行了评议。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庭审是在河东法院,一个1岁零8个月的男婴被医护人员抱上了法庭。此案原告是某医院,被告是一对夫妇,就是这个男婴的父母,案由是:追偿医疗费用。
        据原告诉称,产妇因胎儿枕横位,故采取产钳助产,娩出新生男婴面色苍白,转入儿科治疗,后恢复正常。产妇出院时提出,妇产科接生过程有问题,导致婴儿颅内出血,要求对婴儿进行鉴定,否则不接婴儿出院。医院延请专家对该婴进行鉴定,结论:不属于医疗事故。为此,医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夫妇接其子出院,并承担其子住院费5764.78元。
        被告辩称,产妇住院后直至破水60小时期间,医生未做细致检查,孩子出生后没有哭声,已经窒息,医生告知:母亲没事,孩子不保。送儿科住院后,医生告知:婴儿颅内仍在出血,怕是没救了,即使救活将来也有后遗症。现产妇方要求重新做鉴定,否则不接孩子出院。
        庭审调查结束后,经原告请求,被告同意,被产钳“夹”出世1年零8个月的男婴被医护人员抱上了法庭。这个男婴的乳名叫“小三儿”,因为儿科护士长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取这个名字意为视若己出。在出生后的600多个日日夜夜,“小三儿”得到了“白衣天使”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当“小三儿”被抱上法庭后,众目睽睽之下,“小三儿”一点也不怯生,他礼数周全地喊着“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在医护人员的诱导下,“小三儿”怯生生地喊出了他本应最熟悉的两个音阶——“爸爸”、“妈妈”。这时候,许多旁听案件审理的群众,眼睛都湿润了,被告夫妇两眼直勾勾地看着活泼可爱却很陌生的孩子,也是百感交集,当“小三儿”被医护人员抱出法庭后,孩子的母亲把头深深埋在臂弯里。
        休庭前后,法官两番做出调解努力,仍未成功。最后,法院做出判决:判决生效后7日被告接子出院,判决生效1个月后,被告向原告支付医疗费、伙食费、并承担本案诉讼受理费用。
        闭庭后,我和报社同事刘锐,还有其他报纸、电台、电视台的记者,一起采访了河东法院民庭庭长李宝明。李庭长认为,被告败诉的原因是,抚养子女的义务和追究医院的责任是两个法律关系,被告不应以医患纠纷拒不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被告今后如发现因医院过错而使孩子有后遗症,仍可另行起诉。
       本案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界群众由衷希望“小三儿”能早日回到父母的怀抱,更希望今后不再出现类似“不该发生的故事”。
        1年零8个月的男婴“小三儿”,曾被人抱上法庭,在他的人生中应该不会留下什么记忆,而我采访的一位未成年犯“大凯”在法庭上的经历,估计会影响他的一生。
        那年,我负责编辑“新生之光”栏目,经常会去监狱、少管所采访,“大凯”是我采访的一个未成年犯,出狱后,他还请我到他家里做客,他跟姥姥一起生活,因为“大凯”两岁时,父母就离婚了,“大凯”对我说,他上小学后,突然有一天,一个满身酒气的男人在学校操场上一把抱住他,泣不成声:“我是你爸爸,我来看你了!”临走,那人还给了他一大包东西:写字本、苹果、巧克力……回家后,“大凯”兴奋地对妈妈说:“我爸没死,他到学校看我了!”谁知妈妈狠狠打了他,还说那人是酒鬼,以后不许再理他。
        妈妈不许“大凯”见爸爸,“大凯”伤心极了,然而,更使“大凯”伤心的是,不久,妈妈再婚离他而去,从小失去父爱的他又失去了母爱,这以后,和姥姥生活在一起的“大凯”交了一些狐朋狗友,渐渐走上邪路,17岁时,他因诈骗罪被判刑。
        回忆开庭那天的情景,外表文质彬彬的“大凯”竟显得非常兴奋,他对我说:“您知道为什么吗?”我摇摇头。他有些激动,话音带着一些颤抖:“您知道吗?我被审判那天,是我懂事后第一次看到爸爸和妈妈同时出现在我的面前!”
   
8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67
发表于 2016-4-1 22:22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句虐,律师和刑警一生可以看到多少故事啊,做小说家,编出来真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6-4-1 15:01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6-3-27 17:53
爱很简单,生活很复杂。

简单的生活固然好,要简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生,容易
活,容易
生活不容易!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6-4-1 11:54 |只看该作者
北原 发表于 2016-4-1 11:35
严重同意,既然生了,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就要对他负责任

北原,我看你的那篇文字了,看的我偷笑,没来得及留言,就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6-4-1 11:53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6-4-1 11:03
女方娘家的生活条件不错,孩子衣食无忧,也算娇生惯养,但终归没生活在正常家庭,缺少父母精神上的关爱。

:“您知道吗?我被审判那天,是我懂事后第一次看到爸爸和妈妈同时出现在我的面前!”
---------------------------------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看的我心里酸酸的,我的偏激劲就上来了。

酱油的文字中包含大智慧。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6-4-1 11:35 |只看该作者
可馨 发表于 2016-4-1 10:40
那叫推卸责任,换做我,宁可不再婚,也要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生长环境。
即使再婚,也可以保护好孩子。把孩 ...

严重同意,既然生了,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就要对他负责任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6-4-1 11: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可馨 发表于 2016-4-1 10:40
那叫推卸责任,换做我,宁可不再婚,也要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生长环境。
即使再婚,也可以保护好孩子。把孩 ...

女方娘家的生活条件不错,孩子衣食无忧,也算娇生惯养,但终归没生活在正常家庭,缺少父母精神上的关爱。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16-4-1 10:40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6-4-1 10:36
那个孩子给姥姥看着呢,再婚的年轻女人,她自己也有难处吧。

那叫推卸责任,换做我,宁可不再婚,也要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生长环境。
即使再婚,也可以保护好孩子。把孩子的一生就这么耽误了,这母亲起码是不合格的。

我有时有些偏激,我最不能容忍的是让孩子受委屈。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6-4-1 10: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6-4-1 08:24
两个故事看得人眼圈发红。唉。

烟云兄,铁血柔情。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6-4-1 10: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凝香含雪 发表于 2016-3-30 11:10
可怜的孩子。

从娘胎开始,人的一生就是一次冒险旅行。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6-4-1 10: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可馨 发表于 2016-4-1 10:22
第二个故事让的心酸啊。。。
女人离婚也没关系,不能苦着孩子。。

那个孩子给姥姥看着呢,再婚的年轻女人,她自己也有难处吧。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6-4-1 10:22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故事让的心酸啊。。。
女人离婚也没关系,不能苦着孩子。。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6-4-1 10:21 |只看该作者
有什么比孩子的成长更重要,,这样的妈妈我不理解。
换做我,一天不抱回家我睡不着觉。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6-4-1 08:24 |只看该作者
  两个故事看得人眼圈发红。唉。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6-3-30 11:10 |只看该作者
可怜的孩子。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6-3-30 08: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隐香 发表于 2016-3-29 11:50
外地来打工的,生了好像几个女孩,这个又是个女孩,怕是本来就不想要了,所以扔了。
反正这样的人抓住了 ...

怎么生孩子跟闹着玩似的。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6-3-29 11:50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6-3-28 22:05
只准生一个孩子,让父母更加关心婴儿的健康。不过,因为骨折就扔下孩子,简直太狠了。

外地来打工的,生了好像几个女孩,这个又是个女孩,怕是本来就不想要了,所以扔了。
反正这样的人抓住了最好揍他个半死。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6-3-28 22: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16-3-27 21:04
酱油哥的文字无论以什么为主题都很委婉的转到感情这个层面上来~~

那也太神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6-3-28 22: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隐香 发表于 2016-3-28 13:35
看得人停痛心啊。
以前我们医院也有一个小孩父母扔在这儿三个月,别处出生的时候是骨折,父母就偷偷扔下孩 ...

只准生一个孩子,让父母更加关心婴儿的健康。不过,因为骨折就扔下孩子,简直太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6-3-28 22: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子叶 发表于 2016-3-27 23:25
酱油哥,有材料写写服刑与改过的探讨。

材料没留,看看以后能否凭记忆写点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6-3-28 22:0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6-3-28 12:23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即社会。在孩子人格形成时期(0—7岁),父母的表率作用尤其重要。孩子是一张白纸,没有 ...

让孩子的童年幸福,是天下父母的第一要务。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6-3-28 22: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梧桐花开 发表于 2016-3-28 14:15
不会爱的人不应该生孩子!

不接孩子出院的父母,也是怕孩子有后遗症,但一直对孩子不闻不问,内心也应该感到惭愧。
那对离婚的夫妻,也不是狠毒之人,有时候生活就是这么无奈。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6-3-28 18:59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6-3-28 17:37
跟原义确有出入。但诸如“晨报洛阳纸贵”、“晚报洛阳纸贵”之类,也有这么用的,毕竟,“纸贵”的“纸” ...

我第一眼看的时候,就是感觉语感突兀。

我也查了,的确有这么用的。

算是一次争鸣吧。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6-3-28 17:37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3-27 21:49
用在报纸上就不相应。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

跟原义确有出入。但诸如“晨报洛阳纸贵”、“晚报洛阳纸贵”之类,也有这么用的,毕竟,“纸贵”的“纸”和“报纸”的“纸”,都是纸嘛。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6-3-28 14:15 |只看该作者
不会爱的人不应该生孩子!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6-3-28 13:35 |只看该作者
看得人停痛心啊。
以前我们医院也有一个小孩父母扔在这儿三个月,别处出生的时候是骨折,父母就偷偷扔下孩子在我们医院
找都找不到
三个月后我们免费把骨折手术做好,还不来报。最后没办法送福利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6-3-28 13:21 |只看该作者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16-3-27 19:51
学理科又偏文的人更全面发展

我是左偏偏右偏偏,哪边也没偏好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6-3-28 13:20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6-3-27 16:25
学理科的女孩子都聪明。
当年有民谚:学了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那时候,学文科的男同学很少,我们 ...

其实上了高中以后我还有一次转的文科班的机会,也放弃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害死人啊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6-3-28 12:23 |只看该作者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即社会。在孩子人格形成时期(0—7岁),父母的表率作用尤其重要。孩子是一张白纸,没有黑与白、是与非的观念,基本上是靠父母来灌输,但是,人格的形成恰恰是在父母膝下进行的。心理学已经把人格形成其从3-7岁提前到0-7岁,这就更需要父母以身作则。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6-3-28 07:29 |只看该作者
跟没文化的人真说不清楚。

算了。

哥回书房写字去了。

白白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6-3-27 23: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酱油哥,有材料写写服刑与改过的探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