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火车站附近有一天桥,天桥底下有一教育书店,书店不是很大,装潢还算精美。一楼教科书学习材料居多,二楼有专门供读者读书休憩的长廊,长廊四周,文学书籍居多。林立的书柜和干净素雅的桌凳相映成趣,这里真是都市里闹中取静的一个好所在。
我是带孩子来这里买试卷的时候,偶至二楼,发现了这处佳境。能够读免费的书,而且很舒服地坐在那里读,夏有空调冬有暖气,读完这本再换那本。这样的书店犹如图书馆,令读书人欣欣然而往。
那天休班,我也跑去“沾光”。书籍不少,绝大多数是名家作品。我就拿了一本韩石山先生的散文集《此事岂敢对人言》,找了个空桌坐下看。韩先生的作品我是初次拜读,读着读着,心里就乐开了花。笔力不俗,幽默丛生,是我喜欢的风格。
当天,我读了几篇,就想把书买下来。可惜,当时没带钱包,心里想着下次再买吧!谁知隔了半月,我再去教育书店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那本书了。询问店员,店员说,那是最后一本,已经售出。店员建议我去当当网看看。
搜书的过程,意外搜到了韩石山先生的博客。既然,看见了真神,索性先不去买书。进了韩先生的博客,还没拜读文章,他的书法作品就先声夺人,率先左右了我的视线。古人曾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形容书法的极致优美。我看韩先生的书法就有这种类似的感觉。
韩先生有一个习惯,每次撰文,都喜欢附上一件自己的书法作品。在他看来,一个读书人,会写毛笔字,是稀松平常的事。不会写,反倒是奇哉怪也。
韩先生写了一篇书法心得《藏头护尾及其他》,发表在解放日报上,我读了之后,大有裨益。对于书法,我虽然是外行。有句老话说的好: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我应该属于后者。即便是看热闹,看多了也能分出个好歹来。况且,总感觉自己也算半个读书人,即便自己的毛笔字难登大雅之堂,也应该附庸风雅,努力拥有几幅好的书法作品才是。
后来,向韩先生请教学问,渐渐熟悉了。我就请他给我题个书斋名。韩先生痛快地答应了。由此可见,韩先生是多么的平易近人,完全看不出他身为“文坛刀客”的孤标傲世。
收到快递,不光是一幅斋名。先生有心,还惠赠了另外一幅书法作品和一本自己的专著。
斋名“泉琴斋”,先生希望我“以泉作琴,奏出心曲”,遂用我的笔名作了斋名。我也希望自己“泉声琴韵,宛宛好音”。于是,拿去装裱,挂在书房。书房虽小,自从有了“泉琴斋”作衬,也算蓬荜生辉了。
书法作品是傅青主的一首题画诗:江北无梅只有雪,寒空万里清而洁,兴来写得一枝梅,人力能补天地缺。”显而易见,这是一首颇值得玩味的好诗。“人力能补天地缺”对我是一种鞭策吧,上苍赐我以头脑,我用我的头脑去思索。我总觉得这样的诗足以激起潜藏在我心中的斗志。
一位对古诗词颇为熟悉的朋友来玩,我展示了韩先生书写的这幅作品。朋友惊讶道:难道是笔误?傅青主的原诗第二句绝不是“寒空万里清而洁”,而是“霞光万里清而洁”。我也很纳闷,以韩先生的治学态度,绝不会容许这样的错误发生。傅青主的原诗有多个版本也未可知,又或许是韩先生认为“寒空万里”比“霞光万里”更为清洁呢。
那本书,是先生的扛鼎之作。先生曾经在博客幽默自称:此书俨然已成名著矣!书名是《少不看鲁迅 老不看胡适》。就是这本书,曾经在茫茫文坛掀起风云,引来无数说黑道白。可贵的是,秽水并没有泼到韩先生身上,他有正气作为护身法宝呢!
读了这本书,我的整体感觉是,韩石山先生无愧于“文坛刀客”之称,他把鲁迅先生和胡适先生用自己磨好的快刀重新解剖了一遍,明晃晃地还了历史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