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重脚轻”,也需要精兵简政 除了解决“根据地居民是否能养活我们”这一问题外,“精兵简政”还有另一重极现实的需要,那就是应付日军的“扫荡”。1942年4月22日,中央书记处办公厅在《关于总结精兵简政经验的通知》中,就明确总结了“精兵简政”的两大现实目的: “精兵简政包含两方面问题:一是要求从长期坚持根据地着想,注意节省与积蓄民力。二是要求从战争与农村环境着想,注意组织精干,分工合理,使政策能贯彻下去,使工作效率能大大提高,使军事行动能灵活便利。”⑧ 之所以要用“精兵简政”,来“使军事行动能灵活便利”,是因为当时各根据地的干部配备明显呈现一种“头重脚轻”的状况。以晋察冀太行区为例,刘伯承曾明言:“太行区的负担人口共150万,按照中央规定的脱产人员不超过负担人口的百分之三(其中军二政一)的比例,应负担3万军队、1.5万地方干部,而实际上全区军队现有4万、地方干部2万多。……脱产人员,又以上层机关为多,本师机关和直属队达2600余人,边区政府机关人员达540余人,而下级机关和基层连队则严重缺额。……这种状况,不但是‘鱼大水小’,而且成了‘头重脚轻’。”⑨ 这种“头重脚轻”,对八路军的“反扫荡”作战,直接造成了很大损害。据杨秀峰(时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的内部报告披露,1942年太行军区在“五月反扫荡”中虽获胜利,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其中,尤其以基层组织涣散、“头重脚轻”最为严重。杨秀峰在报告中说: 县一级,“除少数县份外,一般在反扫荡战争中,政权组织不但未起它的应有作用,甚至上下脱节,看不见组织力量,有的专署或县府只剩一人或数人,单纯随部队走,不能起其应有作用,干部临时分散下去,而又无秘密后方机关联系。”区一级,“区一般的不能发生作用,某专区内有些区都形同瓦解,助理员大部回家,工作停顿,某区区长还要随专署向外线转移,根本未想到战时工作和自己的岗位。”村一级,“情形最严重的是村。彭副总司令在作战中来电说:‘在南艾铺一带,作战一天找不到一个村干部’,各地村庄干部逃跑成为普遍现象,干部先群众而跑,后群众而回。”具体到对“反扫荡”作战的影响,“表现在保证军队战时供给做的非常差,如×部在×县作战无粮食,到邻县去找又没有,后来从很远的另一个存粮地区驮粮回来,已耽误了很有利的作战时机,在作战中有的部队三天吃不到饱饭,有的喝不到水。许多村庄找不到干部和群众,有时找到村干部,口头上答应给找民夫抬伤兵,回头都跑走了。需要村干部找粮食时,有的便回答:‘找到谁的吃谁的,找不到我不管。’”⑩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杨秀峰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基本上没有贯彻简政的精神。就各级政府而言,依然是头重脚轻,没有彻底把应放下去的干部尽量充实下层,故到战时不能不临时分遣干部,因而干部对村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起不了帮助的作用,感到苦闷,反而给村干部添累赘,到战时临时下去,因为自己在村内平时没有工作与群众联系,自然不会得到很好的掩护。”(11) 此外,“头重脚轻”还会导致部队在应对日军“扫荡”时移动速度受影响。如1941年11月,山东抗日根据地鲁中区,就因“工作机关庞大笨重,遭受打击,损失颇多”。(12) 有鉴于此,1942年4月22日,中央书记处办公厅曾明确要求各根据地向中央报告“是否有后方庞大、行动笨滞,敌人‘扫荡’易受损失现象。” 综上,正是依赖着“精兵简政”政策,使民力与抗战相协调,敌后根据地才能在日军的疯狂“扫荡”之下坚持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民兵武装拆毁日伪碉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