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5-6-1 08:36 编辑
复制,模仿,山寨及其他
前两天就复旦宣传短片涉嫌抄袭创意的事情写了一篇短文,其中说到了某国产品牌,当年在上海汽车展上“令人发指的出位高仿”,有朋友在我的博客下留言,大意就是:“我们一直在模仿就是没有超越。”还有人说:“模仿也是一种本事,虽然和创新无关。”更有说:“模仿者心理能力强大,因为这种山寨的品行,出来混世界是很不容易的。”
看了一圈,然后笑了。
显然,说的看起来都对。
并非咬着复旦宣传短片丑闻不放,而是确实想不清楚,一所自诩为百年多的名校,何以如此不自重,江郎才尽到需要搬着别人的创意撑门面。
所以,有网友认为复旦这名字有了新意:复印,复制……
有关山寨的话题不说也罢,要是说我们确实是一个山寨大国大概也不过分。说的再具体点,每个人或许或多或少都有过购山寨的经历,自然这其中有被动的,也有主动的。
当年在厦门工作的时候,去石狮玩,路上朋友对我说:想不想来一套接轨世界的包装?
我有点困惑:“啥叫接轨世界的包装?”
朋友笑着说:“就是说,在石狮你花上千八百的,可以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手表到眼镜,到手包,到皮鞋,到套装,全部给你整成世界名牌的。”
我明白了之后,哈哈大笑。当然,朋友这个说法真没言过其词,我在石狮转了一圈,果然如此。
后来我听到一个经济学者就山寨和高仿说的一句话,大意就是,山寨或者高仿是市场启蒙阶段的一种应激的本能的反应。
想一想是有点道理的,相信今天的石狮等地,这样的东西还可能有,但是,不会像当年那样让人们趋之若鹜吧。
如果说山寨在当下的中国没市场我不信。最典型的就是山寨类的各种电子产品,当然尤其以手机为多数。
复旦这个“宣传短片丑闻”,所以倍加引人关注,主要是因为这事情发生在复旦这样的国内知名大学,所以,备受瞩目。更大的原因还在于,事情出现之后,复旦大学最初的态度,那份自信和强硬,那种爱谁谁的执拗。
大学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如果连基本的诚信都可以抛弃,怎么可能让人信服?周日和几个朋友小坐,谈起这个“事件”,大家一致的感觉就是,复旦在这件事的处理上颜面尽失,看不到一所国内一流大学该有的品质和担当,这是最让人失望的。
不过复旦大学的道歉还是来了,也不算迟,态度也足够诚恳。虽然补拍的新片依然被“眼尖”的网友追着围观说是个别桥段有慕尼黑大学的宣传片的影子,觉得这样下去真的有点让人无言以对了。
堂堂复旦,居然栽倒在一部原本试图用来展示形象的“宣传片”上,听起来滑稽可笑,当然,让我们笑不出来的是,如此有底蕴,有文化,有传承的百年学府,何以沦落到靠着去借鉴(也可能是剽窃)这样真的好吗?
有网友一声叹息:
早知如此,复旦何必下此功夫“包装形象”,还不如实实惠惠的在校园扯几个横幅,弄几个鼓舞人心的大标语,拍几张学子的片子得了。
结果有人非套挑剔的在下面跟帖质问:
好,就算他们扯横幅刷标语,楼主,你确保他们那是原创吗?
这,事情复杂了…… 2015年6月1日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