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我侃诗词第一期(欢迎赐稿参与)
查看: 8245|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侃诗词第一期(欢迎赐稿参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1-18 18:5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一介耕夫 于 2015-1-24 20:27 编辑

写在前面的话
       聚到论坛古韵版,大家都是为古诗词而来,都希望自己的古诗词作品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并想通过交流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诗词水平。一般以为多读多写就可以提高自己,换句话即勤奋努力就能侍弄好诗词,其实这只是其一。诗词还需要诗词之外的功夫---阅历与学养,陆游就说过,“子果欲作诗,功夫在诗外”,这个就不好勉强了。还有就是对于诗词的悟性,这一点就更不能强勉了。在中国古典文学史有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其中诗词有其独特的文学地位,且影响深远;而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有数量可观的经典著作,其中有不少的诗歌论著,还有各个时代遗留下来的诗话和词话,也是分别就诗词某一人、某一作品、某一题材乃至某一章、某一句、某一个字进行批评(这里的含义就是评论的意思但略宽于内涵)。有趣的是这些专著作者其中以诗词知名于世的极少,而都是以其在诗词理论方面的建树而知名于世。我简单挑出几个:
诗品 钟嵘    诗式 释皎然      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   金针诗格 白居易    六一诗话 欧阳修   诗法家数 杨载    温公续诗话 司马光   梅涧诗话 韦居安   诗筏 贺贻孙     瓯北诗话 赵翼    人间词话王国维 。不难看出,这里面一般知道白居易和欧阳修的诗词名,进而知道一点的是释皎然、赵翼。王国维词虽然写的不懒但远不及他的《词话》出名,其余似乎都不甚了了。这就似乎引出一个悖论:诗词理论与诗词创作也不可以等式视之。这真的有点离奇乃至荒谬,但这是事实。李杜在诗歌理论上似乎不见经传,但一个诗仙一个诗圣。至于词坛似乎也是那么一回事。所以就有人主张诗无定法。那么我这么说,是不是要否定诗词的理论呢,不是。我坚定认为,一定的诗词理论和诗词技巧的积累,一定是有利于诗词创作和诗词水准的提升;那么诗词的创作过程中也可以参悟一些规律和技巧,更进一步的去认识诗词,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所以,在创作的同时,能认真听取别人的看法,似乎也是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渠道。记得,在一篇浅谈古诗词创作的文字里,有位诗友问我,你能不能写一点现在诗人的作品赏析?当时,我说那就叫你失望了。其实这回答很沮丧。后来在网络的交流中我也试着去写一写,但限于水准(不要以为是谦虚,实话)和时间,一直就搁置了。现在时间较充裕,虽然水准差但毕竟又老了几岁,闲下心来试试。在梅当家的支持下,为了活跃古韵的氛围,我就开设这个栏目。欢迎诗友们发来自已的古诗词作品,待我一品味道。不过要说明的是:
       1、我不是专家,就是也走眼(目下的各种赛事结果基本被人嗤之以鼻就可见一斑)。我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只能根据自已的那点水来侃,不同意的可以争论,但不可争执,更不可恶语相向,凡有辱斯文,乃至骂街者,只此一次,不会再侃。
       2、听不得直言,一句话不顺耳就暴跳如雷者勿进。
       3、因为水准和时间,暂时还没有邀请到评委,所以每期只限五篇作品(单发)。每期篇数满了之后,就请不要再发。
      4、凡发来的作品自己按顺序编出序号,只能依次慢慢侃,详略不尽相同但绝不厚此薄彼;欢迎诗友参与讨论,但不得违背1、2条,有此一次不再欢迎参与。
      5、诗词之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本庸夫,加之年老眼花,说的不到乃至错误处欢迎指点,但不接受呵斥与无礼。除了参与讨论作品外,谢绝回复。请见谅。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46
发表于 2015-1-30 22:08 |只看该作者
梅花小字 发表于 2015-1-30 21:33
七律.题白狐】
孤眉冷眼看红尘,素野裘衣两不真。
五百年前萦夙梦,八千里路度迷津。

看来是不要我歇歇了,老板来了欢迎,待老耕慢慢来。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5-1-30 21: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耕夫 于 2015-1-31 17:43 编辑

(07)七律.年末抒怀
坐听堕雪忆西东,迢递无声掩梦空。
溯日吴钩挥大漠,转机刀笔舞长风。
懒听宠辱惊云际,何往梅山作鹤翁?
惜似光阴飞虎箭,惟看远日落江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5-1-30 21: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耕夫 于 2015-1-31 17:42 编辑

(06)七律.题白狐
孤眉冷眼看红尘,素野裘衣两不真。
五百年前萦夙梦,八千里路度迷津。
犹悲兽性无谋改,更为弓声绝壁恂。
俗世空余碑上雪,惟留清白忆卿身。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5-1-30 19:50 |只看该作者
(05)七律、步韵董必武先生《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寒宵六角谧无哗,冷艳相辉疏影花。
牖畔薰香诗入味,书斋流韵调和茶。
天时漫画桃源境,陌野绵延银阙家。
万里云心呈瑞象,迎来岁序绽春华。


      起句是写环境入笔,静谧安宁。这应是主人的书房,所以下两句就具体写出熏香袅袅,吟韵品茶,显然这一切显示了主人的高雅以及元日那种愉悦的心境。转句笔墨将眼光投向原野:得天时,即平和四序,太平盛世,展显了一幅幅桃源好景,此为虚写,后一句为实景,绵延万里白雪皑皑。这里将叙写推向更远,应该是为了拓宽诗思。最后结归到元旦,节序又一次更新,春天就要来啦。总的看,作者功力不错,起承转合也顺溜。但有几处觉得可以更好:谧无哗重复,疏影花不知为何?银阙家,也觉得凑。同时,诗的内涵稍显薄。我可是乱侃,不妥处心语正之。谢谢支持。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5-1-30 19:20 |只看该作者
紫墨青书 发表于 2015-1-30 18:46
才看到这个帖子,望耕夫老师原谅!如此大工程,如此辛苦!耕夫老师当敬!!青书问候!

谢谢青书关注,不过胡闹而已。见笑。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5-1-30 19:19 |只看该作者
难得随心 发表于 2015-1-30 12:57
马甲原来这么用滴!
耕夫君也是诗评高手啊,赞一个!

老妖考我。
随心就不要取笑了。谢谢你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5-1-30 19:17 |只看该作者
王心语 发表于 2015-1-30 18:29
七律、步韵董必武先生《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寒宵六角谧无哗,冷艳相辉疏影花。
牖畔薰香诗入味, ...

心语也来来了,算是看重在下,待我慢慢来吧。已满五篇了,把帖子关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5-1-30 18:46 |只看该作者
才看到这个帖子,望耕夫老师原谅!如此大工程,如此辛苦!耕夫老师当敬!!青书问候!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5-1-30 18:29 |只看该作者
七律、步韵董必武先生《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寒宵六角谧无哗,冷艳相辉疏影花。
牖畔薰香诗入味,书斋流韵调和茶。
天时漫画桃源境,陌野绵延银阙家。
万里云心呈瑞象,迎来岁序绽春华。——敬请耕夫兄斧正!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5-1-30 16:02 |只看该作者

用词老道,敢用大量虚词,果然是老人。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5-1-30 12:57 |只看该作者
马甲原来这么用滴!
耕夫君也是诗评高手啊,赞一个!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5-1-30 10:47 |只看该作者
穿越梅岭 发表于 2015-1-30 09:46
唉,現在想聽真話,不容易,到處都是欣賞、學習之類的諛詞,俺不用馬甲,老兄怎肯如此用心來評。幾句甜言 ...

一般说,和兄都是直言,只是限于水准有时难以说道点子上。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5-1-30 09:46 |只看该作者

唉,現在想聽真話,不容易,到處都是欣賞、學習之類的諛詞,俺不用馬甲,老兄怎肯如此用心來評。幾句甜言蜜語就把俺打發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5-1-30 09:32 |只看该作者
穿越梅岭 发表于 2015-1-30 09:18
謝謝兄辛苦評點,先上茶

頜聯略改:谁怜风共雨,久念子和爷。

却颇鬼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5-1-30 09: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穿越梅岭 于 2015-1-30 09:27 编辑
一介耕夫 发表于 2015-1-29 20:19
(4)岁末感怀
岁晚恨无车,长行在在家。——久行漂泊,归而不得,但心的归依仍是故土亲人,起的自然,也 ...


謝謝兄辛苦評點,先上茶

頜聯略改:谁怜风共雨,久念子和爷。

梅花、指家鄉南京的梅花山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5-1-29 20: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耕夫 于 2015-1-29 20:27 编辑

(4)岁末感怀
岁晚恨无车,长行在在家
。——久行漂泊,归而不得,但心的归依仍是故土亲人,起的自然,也就引出颔联
谁怜风共雨,久念母和爷。——谁怜与久念对举,一苦一思,个人的境遇,对爷娘(亲人)的思念,情动于衷,发之于外,引人共鸣。承的紧凑。
入眼年来也,横财死去赊。——转句到眼前:年关近在,收入微薄,而有家却无法回。进一步深化第二联的内容,推动感情的递进。
梅花千里外,云重一咨嗟——结句的梅花应有具体的象征,望而不得,看到是耿耿的云霭,只有“咨嗟”了。这里看似淡淡,而恰恰把作者的感情推向纵深。想想,所谓腊月黄天,有漂泊一年,辛苦打拼,却依然收入微薄,到年关连回家一探亲人也不得,其焦急,忧虑,烦躁,凄凉,无奈,真是杂味纷呈。

      此作是一首岁末感怀诗,写法上不似一般律诗那么拘谨,比如用语浅近,颈联的对仗并不工,但整体畅达自然,用情真挚,是一首不错的诗作。作为读者,多少觉得诗作的跳跃性较大,结句的梅花较为难以理解。看来应是出自老手,似乎不是女性所为。在下虽然年纪一大把,学问却是平平,若有不到乃至错解,希望雅正。谢谢你的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1-28 16: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会叫的蝉 于 2015-1-29 09:29 编辑

请指教



岁末感怀
岁晚恨无车,长行在在家。
谁怜风共雨,久念母和爷。
入眼年来也,横财死去赊。
梅花千里外,云重一咨嗟。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5-1-27 23:02 |只看该作者
菊香盈袖 发表于 2015-1-27 16:0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耕夫老师真知灼见,受益匪浅。收藏慢慢学习。

j就是胡侃,见笑了。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1-27 16:03 |只看该作者
一介耕夫 发表于 2015-1-27 09:21
(03)
七律•大风歌
猛士贤良何处得?家乡子弟随君侧。

耕夫老师辛苦了,敬茶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5-1-27 16:01 |只看该作者
一介耕夫 发表于 2015-1-27 07:36
(02)七律•日照观海
日出扶桑照鲁东,众流归一汇朝宗。
风平也见惊涛浪,潮去犹闻鸣磬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耕夫老师真知灼见,受益匪浅。收藏慢慢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5-1-27 15:58 |只看该作者
一介耕夫 发表于 2015-1-26 19:15
谢谢菊香版赐稿,不过要待我慢慢来。原则我一一说了,你可要看清楚,如果知道了,后悔还可来得及

耕夫老师尽管直言,坦荡胸怀,光明文字,这应该是你我共同追求的境界。只是辛苦老师,心有不安。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1-27 09: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耕夫 于 2015-1-27 09:25 编辑

(03)
七律•大风歌
猛士贤良何处得?家乡子弟随君侧。
千年一帝数高皇①,五里三侯出安国②。
泗水亭前感废兴③,歌风台上留碑刻④。
炎黄同念汉之源,四海古今扬胜德。

①汉高祖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②汉初三侯王陵、周勃、灌婴,他们的故居皆在沛县安国乡,三地成品字形,相距均五里,称“五里三诸候”。
③泗水亭为汉高祖刘邦“试为吏”时的遗迹。明代诗人王玙《宿沛县泗亭驿》诗有句“千古龙飞地,令人感废兴”。
④歌风台为汉高祖征服淮南王英布回乡宴父老歌大风的遗址。后汉明帝在台前立碑,命书法家曹喜大篆书《大风歌》,镌刻碑上。
      仄韵诗,一般说对于那些抑郁愤懑,拙骜沧桑的感情的表达是较为适合,用于吊古感怀也好,所以这首诗从演绎大风歌开启,从而表现高祖的历史功绩,写的还是较好的。首联以问答形式开启,自然,然后引出评介,转结感怀。气脉畅通。中两联稍显呆板,后面那个四海古今扬胜德可以更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1-27 07: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耕夫 于 2015-1-27 09:25 编辑

(02)七律•日照观海
日出扶桑照鲁东,众流归一汇朝宗。
风平也见惊涛浪,潮去犹闻鸣磬钟。
海纳百川方厚重,心怀万象始从容。
碧波洗却红尘梦,半部春秋若在胸。
        
注:春秋,古代史书的通称,亦泛指历史,有时也可引申出一种文笔,即“春秋笔法”,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
     
      这是一首借观海景而抒发情怀的七律。首联点名观海的地点,以及众流归宗的趋向。承则写海激荡的特点,所谓“无风三尺浪,风来百尺高”,见声色。转结自大海的胸怀,到人的襟怀,借以抒发学习大海,拥抱人生,兼容天下的情感。应该说,是一首较有功底中规中矩的律诗,起承转合也还顺畅。但觉得少了一点蕴藉,基本把什么都交给了读者?这只是一种感觉。并不是说诗词明白不好。另外,中两联的结构基本同,错开最好。惊涛浪(1+2)鸣磬钟(1+2);若果换做惊涛起(2+1),乱重(从2+1)是否好点?和颈联的(2+2+1+2)别开。再说,涛浪,磬钟都是重叠而倒置,也不是很好。另,碧波洗却红尘梦,这句含义有点儿模糊的。以上仅是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斑斑雅正。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1-26 19:15 |只看该作者
菊香盈袖 发表于 2015-1-26 17:33
欢迎耕夫老师斧正:
七律•日照观海
日出扶桑照鲁东,众流归一汇朝宗。

谢谢菊香版赐稿,不过要待我慢慢来。原则我一一说了,你可要看清楚,如果知道了,后悔还可来得及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1-26 17: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耕夫 于 2015-1-26 19:19 编辑

(03)学写仄韵诗 ,老师点评:
七律•大风歌
猛士贤良何处得?家乡子弟随君侧。
千年一帝数高皇①,五里三侯出安国②。
泗水亭前感废兴③,歌风台上留碑刻④。
炎黄同念汉之源,四海古今扬圣德。

①汉高祖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②汉初三侯王陵、周勃、灌婴,他们的故居皆在沛县安国乡,三地成品字形,相距均五里,称“五里三诸候”。
③泗水亭为汉高祖刘邦“试为吏”时的遗迹。明代诗人王玙《宿沛县泗亭驿》诗有句“千古龙飞地,令人感废兴”。
④歌风台为汉高祖征服淮南王英布回乡宴父老歌大风的遗址。后汉明帝在台前立碑,命书法家曹喜大篆书《大风歌》,镌刻碑上。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5-1-26 17: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耕夫 于 2015-1-26 19:18 编辑

欢迎耕夫老师斧正:
(02)七律•日照观海
日出扶桑照鲁东,众流归一汇朝宗。
风平也见惊涛浪,潮去犹闻鸣磬钟。
海纳百川方厚重,心怀万象始从容。
碧波洗却红尘梦,半部春秋若在胸。        
注:春秋,古代史书的通称,亦泛指历史,有时也可引申出一种文笔,即“春秋笔法”,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1-25 19: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耕夫 于 2015-1-25 20:21 编辑

“’恶诗'官司”胡乱侃

李白《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徐凝《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水(界)破青山色。

苏轼《戏徐凝瀑布诗》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为)徐凝洗恶诗。


                   以上三首诗分别是诗仙李白的,唐著名诗人徐凝的(都写庐山瀑布),和宋代大才子东坡居士对于两首诗的评价诗(注:诗中括号里字是因不同的版本出现的个别不同字)。大诗人徐凝的诗被可爱的苏门大学士斥之为“恶诗”。也许是诗仙的名头太大,也许苏学士出语刻薄,也许是徐凝活该晦气,死后摊上这么一档子笔墨官司,背上写”恶诗“之名。的确,在文学史上似乎徐凝的诗名淡然,甚至还有不知道徐凝的名字。其实,徐凝的诗名在当时就被儒林所肯定,像白居易、张枯等大诗人都赞叹甚至推崇。像“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应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牡丹)“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都是他的名作,诗作活泼生动,拟物拟态,融情于景物,给人以一种唯美的享受和莫大的想象空间。那么,这首瀑布诗因何不被苏学士看中并斥之为”恶诗“。 关于这个已经有不少人论述过。粗浅一看,诗中都有想象,有比拟,有夸张,但徐诗四句都是围绕着“形”在着力描摹:长度,声音,气势,色泽等,结句更是实在的不能再实在(诗人大概想用瀑布的全景来收),殊不知这种结乏力,诗思没有宕开。结果是势尽于此,叫人索然。虽然不乏好句,但却有句无篇了。所以,诗作就免不了有点呆板拘束,少有让人品位的空间。再看看诗仙的,起承可谓平平,但转结就势起雄奇,笔力千钧,转句极尽夸张,一张气势;结句,你说这碧空直下的瀑布像什么,似那九天璀璨银河自天而下,挂在这隐隐青峰之间。岿巍、绮丽、神奇,一下子这瀑布的神采就出来了。诗人那份想象力,那份惊奇,那份热烈一下子都涌现出来,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给人以奇诡美丽艺术享受,和荡气回肠之震撼。显然,二者的夸张与比拟有深浅、奇俗、新旧之别,作者的主观情绪与外界景物的融入程度有别。从情境上看,二者有品味之分。同时,绝句一类(四句七言、六言、五言)在诗中是一种精粹非比的体式,它的转结是全诗关键所在,往往都是出彩处。比较一下,人们也会分得高下。因此,东坡学士出语虽嫌偏激刻薄但却不无道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1-25 18:39 |只看该作者
梅花小字 发表于 2015-1-25 17:37
嗯,文字是表达,读者是知心。

嗯,是握个手还是抱一个随选。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1-25 17: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一介耕夫 发表于 2015-1-25 16:02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你才最知底细。我不过是一个读者的解读。有人说,文字是相通的, ...

嗯,文字是表达,读者是知心。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1-25 16:02 |只看该作者
梅花小字 发表于 2015-1-25 15:46
仔细读了江城梅花引的例词,感觉它很适合叙事,于是运笔写了一个故事,也是一种思绪。
       这 ...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你才最知底细。我不过是一个读者的解读。有人说,文字是相通的,我不知对不对?但在赤裸裸的文字面前(那怕你再隐晦)总或多或少的显现作者情感的影子,即使再模糊,也可以察觉蛛丝马迹。这就是所谓读心。只不过由于功力深浅而知多知少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