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诗书笔记之:东周列国志
查看: 12761|回复: 1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书笔记之:东周列国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12-16 10:1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我其实是很爱看书的,但只看中国古典的文学作品。
       因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有人喜欢外国名著,但我独喜欢中国古典的东西,因为五千年来这些古人的智慧恐怕是我们穷毕生精力也研究不了的。
      中国古典的文学作品,大名鼎鼎的是四大名著,但这四本书研究的人多,评论的人也多,多是在各方面领域颇有建树的人。所以我辈是不敢与之比肩的。最近网上流传一时的有一部叫《闲话水浒》的,人气颇旺,细品之虽是笑谈,但确言之有理,发人深醒。因此常有附庸风雅之心,想写一写关于东周列国志读后感,用来献给我所爱的各位网友。
  小时候家里有一套《东周国志》的连环画,当时我就十分爱看。虽然年纪小,不能理解书中真正的意思,但“掘地见母”,“重耳出奔”,这些典故是印象颇为深的。待长成有了独立经济能力时却又不好找这本书。等终于买到时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方才知道东周的兴衰荣辱,辱与共不但包含了后世王朝的兴亡,也包含了人生处世的哲理。这本书我已开始重新再看,有一些感想,想在我看这本书的同时写出来给诸位网友,希望不要拍的太狠。
  说东周列国的事情最早的当推宋、元话本,如《七国春秋平秋》等,原《东周列国志》由余邵鱼编写于嘉靖、隆庆年间,今存有万历年间所刻八卷本和十二卷本,述春秋战国历史故事,文字甚粗糙。后来冯梦龙在此基础上吸收其他材料加以改编,易名《新列国志》,共一百零八回,篇幅较原书大为扩充,并在文字、故事情节、人物描绘等方面作了许多艺术加工,对史料也作了较认真的考核。清乾隆年间蔡元放又在冯氏的基础上略作修订润饰,加上评语、读法和注释,是为最流行的《东周列国志》。《新列国志》较重视史实,内容基本上都本于《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史籍。其长处在于文字通畅,能够把春秋战国纷繁复杂的历史编排得有条不紊,有些故事因在史籍中就有较丰富的素材和一定的戏剧性,经过作者的加工,显得有声有色,如“郑庄公掘地见母”、“晋重耳周游列国”、“孙武子演阵斩美姬”等。
   因此胡乱写一些笔记,以慰无聊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1 顶0 踩0

118
发表于 2015-3-16 06:39 |只看该作者
暂时下顶,等你更新了,再置顶。。。问候并祝福信陵君。晨安,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15-3-15 12:58 |只看该作者
信陵君,可还有更新部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5-3-13 16:21 |只看该作者
问候信陵君,静候下文。。。。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15-3-13 16:19 |只看该作者

  专诸是第一个牺牲品,伍子胥和专诸结为兄弟,目的不过是想用专诸这条命换自己的功名复贵,同时也为了吴王阖闾能起兵为自己报仇。结果专诸老母为了让专诸报伍子胥的假仁假义而自杀。专诸用鱼藏剑刺吴王成功,帮助阖闾当上了吴王,但自己被王僚手下跺成了肉泥。
  
  第二个是要离。要离却有些自取的味道。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出吴国,在外练兵复仇。庆忌传说有万夫不挡之勇,阖闾很是害怕,就派了个刺客要离。要离给阖闾出主意让阖闾杀了要离全家,然后砍了要离一只胳膊,以此接近了庆忌。要离刺庆忌也成功了。

————

这种也算棋走险招,不过,认真想来,能采纳如此阴狠手段的,心术必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故而他夺天下容易,不择手段嘛,然守天下难——天下是仁者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15-3-13 16:13 |只看该作者

  吴子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害了渔人的性命却并不思侮改。过江后由于吃不上饭,就向河边一个洗衣服的女人讨饭。这个女人因为有老母所以三十多岁了都没有嫁人,平常和男人说句话都认为是失节,但是看见伍子胥相貌不凡,就将自己带的饭给他吃。伍子胥吃完了又说一番报恩的话,随后不忘加一句:一会儿有人追来了别告诉见过我。这个女人也大怒说:我不顾失节,给你饭吃,本来就不图报答,你还要无端怀疑我?于是投河自杀了。
  从这两件事上,伍子胥为人可见一斑。
  
————
引用部分的第一句,有两处笔误。


这几个故事在别处也见过。后来在《三国演义》里,看见曹操出逃途中,也诸多类似情节,竟不知要如何考证。曹操说过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他被称为奸雄的缘由,大体也就是如此行事风格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15-3-11 21:18 |只看该作者
这方漫谈其实很有文化底蕴,长知识,品识见。细品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15-3-11 13:58 |只看该作者
 越王勾践称霸后,也许象朱元璋一样的考虑,担心自己死后子孙收拾不住自己手下这些才能过大的大臣,就开始大杀功臣,西施有功于越,但被越王妃以妒忌而杀;文种的“十年生计”对越有复国之恩,越王也杀了他,只有范蠡聪明,弃官出逃后来成了传说中的陶朱公。传说他是和西施一起跑的,这不过是传说,不可考了。
======
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只可惜很多功高盖主者,并不懂得收敛,急流勇退。若范蠡那般的。世间有几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15-3-11 13:55 |只看该作者
他和王妃象奴隶一样到了吴王夫差宫里,从事的是最低下的喂马的工作,并且有一次吴王生病,勾践因自尝夫差的大便。搞的夫差不好意思了,就把勾践放回了越国。  这叫做扮猪吃老虎,越王不但能忍,而且善忍,更是一个天才的表演艺术家。越王回国后,看到越国国力还是不行,就搜急珍宝美女进献吴王,一方面是向吴王继续表示自己的臣服,另一方面则是以酒色迷醉吴王。
=========
我最反感的,除开他恶心尝粪外,更多还在于敬献西施等人,魅惑吴王——用臣民的屈辱换取江山,牺牲姐妹去博取欢心,实在是小人之至——便是夺了江山,也当不得铿锵男儿之称~~~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15-3-11 13:48 |只看该作者
相对于越王勾践来说,我更欣赏楚霸王的慷慨激烈,挺身而付死。
=======
跟信陵君相似,我也倾向于欣赏楚霸王,挺身“赴”死。。。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15-3-11 13:44 |只看该作者
 秦穆公一生礼贤下士,但他死后却让贤士们为他殉葬,所以穆公之后秦不复强,所以这是这个人不可取的地方。
==========
或许是因为古代相信有阴间,他在那边也需要这些“贤士”吧?于贤士们而言,当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15-3-5 19:04 |只看该作者
这个系列跟闲散兄的《他们的国》有一拼,佩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15-3-1 21:06 |只看该作者
孝公也不像他的溢号一样真的孝,齐国虽使去了霸主地位但也要搞的宋国称不了霸。
————
谥号。失去了。搞得。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15-3-1 21:04 |只看该作者
这时别人劝他等楚国兵渡河度一半时攻打楚军,这时可以全胜,但他非要以仁义对待敌人。结果楚国渡河后将宋国杀的大败。宋襄公也付了伤,不久就死了。
————
还是宋襄公那里。这句子好几个错别字。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15-3-1 20:55 |只看该作者
楚国告诉他宋国军队后退,楚国要渡过河和宋国决一列战。
————
101楼,宋襄公,第四段这句,是决一死战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15-2-27 08:25 |只看该作者
先留脚印,问候信陵君。睡饱了,起来读文字。。。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15-2-27 08:03 |只看该作者

春秋五霸之,吴王阖闾

  个人认为吴王阖闾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杰出的篡国之君,在他身后有更胜于他的仿效者李世民。其实史学家可能对吴王阖闾这个人对吴国所做的还是怀有尊敬之心的,因此在记述时稍稍冲减了他篡国的狼子野心。
  
  吴国有个连孔子都尊敬的大贤臣季札,这个人可是吴王阖闾的亲叔叔。吴国在吴王阖闾爷爷寿梦的时候就开始强大,时常与楚国一争长短。寿梦一心想将王位传给季札,但季札却只是幼子,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季札可与孔子颇有相投之意,认为王位不传给长子而传给出他于伦理不合,于是就坚绝不干。寿梦没有办法就想出一条高平之计来,就是下命令以后吴国国君的位置要由长子、传次子,目的是最终要传到季札手里。
  
  他的儿子也都听话,长子传了次子,次子又传了三子,到传季札时,季札又不干了。大臣们没有办法只有立了第三子的儿子吴王僚。本来上有君命,下有百官拥护,王僚的当位也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是阖闾不干了,因为他是长子的儿子,他认为如果季札不当国君,国君位置怎么也该传到他这个长孙头上。所以心中就有怀恨,但阖闾却是个阴毒的人,他阳奉阴违,一心只想篡位。
  
  说他不能不说伍子胥。传说一夜间就白了头的就是这个人。伍了胥的爹和哥哥得罪了楚平王,被灭了族,就他一个人逃了出来。
  
  伍子胥和阖闾是个很对脾气的人,颇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风骨。楚国用千金悬赏他,他就拼命逃跑。要过将江时一个渔人渡了他,他解下腰上的宝剑要报答渔人,渔人说我要贪财把你交给楚国不就能得一千金吗?你这宝剑虽贵重怎么能比的上一千金?伍子胥又说,那一会楚兵追来时你不要告诉楚兵我过了江。渔人听后大怒说,我因为敬重你父亲的为人才救你,我又不是贪图富贵的人,我这里冒生命危险救了你,你还怀疑我,如果楚兵追来后用别的船渡了江,你不是还要怀疑是我告的密?于是就沉船自杀了。
  
  吴子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害了渔人的性命却并不思侮改。过江后由于吃不上饭,就向河边一个洗衣服的女人讨饭。这个女人因为有老母所以三十多岁了都没有嫁人,平常和男人说句话都认为是失节,但是看见伍子胥相貌不凡,就将自己带的饭给他吃。伍子胥吃完了又说一番报恩的话,随后不忘加一句:一会儿有人追来了别告诉见过我。这个女人也大怒说:我不顾失节,给你饭吃,本来就不图报答,你还要无端怀疑我?于是投河自杀了。
  
  从这两件事上,伍子胥为人可见一斑。
  
  阖闾此人可够歹毒。伍子胥被吴王僚看中,阖闾怕伍了胥为吴王所用,就进谄言让吴王僚不用伍子胥。自己却装模作样出来结交伍子胥。两个人一拍即合,阴谋着篡位。
  
  专诸是第一个牺牲品,伍子胥和专诸结为兄弟,目的不过是想用专诸这条命换自己的功名复贵,同时也为了吴王阖闾能起兵为自己报仇。结果专诸老母为了让专诸报伍子胥的假仁假义而自杀。专诸用鱼藏剑刺吴王成功,帮助阖闾当上了吴王,但自己被王僚手下跺成了肉泥。
  
  第二个是要离。要离却有些自取的味道。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出吴国,在外练兵复仇。庆忌传说有万夫不挡之勇,阖闾很是害怕,就派了个刺客要离。要离给阖闾出主意让阖闾杀了要离全家,然后砍了要离一只胳膊,以此接近了庆忌。要离刺庆忌也成功了。
  
  阖闾于是任用孙武,伍子胥联合唐、蔡两个诸侯国连兵伐楚,攻下了楚国的首都。楚昭王逃跑了。伍子胥找见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体后毁尸泄愤。后来楚国大臣申包胥到秦国借兵,加上吴王内乱,楚国才得以复国。吴王阖闾因此而成就了霸主的地位。
  
  阖闾依靠阴谋与暗杀夺得了王位,当位后又任用孙子与伍子胥,使吴王的兵甲强盛一时。但阖闾在国内却不修仁政,相反却是非常残暴,在他死后,吴国被越国所灭。从强极一时到灭国,从天下掉到地下,在整个春秋时期这是唯一一例。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5-2-27 08:02 |只看该作者

春秋五霸之,越王勾践

  我记得看萧逸的小说《甘十九妹》里有这样一句话,大意是说:能忍而且善长于忍的人,不是大忠之人就必是大奸之人。用这句话去推理的话,越王勾践可以说其受辱于吴王是忠于越国的江山社稷,但他决不是什么大忠之人。
  
  聊斋的主人曾有一副著名的对联,上联是: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高度赞扬了历史上的两位人物,一位是楚霸王项羽,另一位就是越王勾践。相对于越王勾践来说,我更欣赏楚霸王的慷慨激烈,挺身而付死。楚霸王一身征战,百战百胜,但生平唯一一个败仗就让他自刎于乌江。怨妇派词人李清照生平不多见的一首豪放诗里这样写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或许项羽过了江东后能和刘邦划江而抗,更可能东山再起;但项羽选择了自刎于乌江这种方法,更能为后人所敬仰。
  
  当然,我不是说卧薪尝胆就不值得人敬仰。闲话少述,单表越王。
  
  话说吴王阖闾灭楚而回之后,相邻的越国不是太听话。此时孙子已经归隐,于是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告,带兵去讨伐。结果被越国杀的大败,吴王阖闾中了箭,因为年纪太大,经不起疼痛而一命呜呼了。他的孙子夫差当了吴王。夫差矢志复仇,就用了个办法是让自己身边的贴身护卫一见到他就大喊:夫差,你忘了越国的耻辱了吗?然后夫差就正义凛然地回答,不,不敢忘。
  
  夫差用这个方法激励自己,同时也激励吴国的将士。可想而知,当时吴国的兵甲在孙武与伍子胥的调教下已经十分强大了,再这样一激那还了得?三年过后,夫差起兵伐越,大破越王,越王手下只剩下了五千兵马(并非对联里说的三千越甲,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也当为五千,聊斋先生对联不过表达的是只要有志气,弱也可胜强,不必细究)退守于会稽,到了亡国的边缘。
  
  当初越国打败吴国时,越王颇以为自己如何了不起。夫差伐越时,大臣们劝他说,打不过吴国,不如请和。越王不听,等打了败仗,文种等人劝越王勾践向吴国自称臣服,越王同意了。于是他和王妃象奴隶一样到了吴王夫差宫里,从事的是最低下的喂马的工作,并且有一次吴王生病,勾践因自尝夫差的大便。搞的夫差不好意思了,就把勾践放回了越国。  这叫做扮猪吃老虎,越王不但能忍,而且善忍,更是一个天才的表演艺术家。越王回国后,看到越国国力还是不行,就搜急珍宝美女进献吴王,一方面是向吴王继续表示自己的臣服,另一方面则是以酒色迷醉吴王。伍子胥屡劝吴王,结果让夫差一怒之下杀了。伍员(音YUN,伍子胥的名字)同志身为楚人纵吴兵而灭楚也可以说是报应不爽。
  
  夫差也很有意思,别人一个劲地捧他,他也觉得自己不含糊,当时中原强大的诸侯国就是齐、晋、楚、秦而已。秦国不太和中原诸侯来往,晋国正好是六卿弄权,齐国适逢崔杼弑君,楚国又被吴国新近打败。因此吴国的兵甲强盛一时,夫差于是就北上和晋齐会盟,想夺得霸主的地位。
  
  有一年越王谎报说有讥荒,吴王妇人之仁救济了越国;第二年越国用蒸熟的粮食还吴国,吴国看见越国的粮食颗粒大,就发给国人当种子用,结果第二年什么也没长出来,夫差还是为是南橘北桔的缘故呢。但吴国空有甲兵之利,而此时国势已经不行了。吴王前面刚带兵前去会盟,后面越王就抄了他的后路,杀了夫差的太子。夫差再回后时,强弱之势已经逆转,他再也奈何不得越国,反而自己成了待宰的羊羔,只有等着越国什么时候给他一刀了。  随后就是越国大举伐吴,吴王请求越王就当年自己原谅越王一样原谅他,但越王可没有吴王傻,给了夫差当年他杀伍子胥的宝剑。夫差这时候才想到自己杀了国家的栋梁,就用袖子蒙住自己的脸自杀了。吴国于是被灭,距离吴称霸仅仅几年时光。
  
  越王顺理成章当上了霸主,他是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随后晋国三卿分晋,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
  
  越王勾践称霸后,也许象朱元璋一样的考虑,担心自己死后子孙收拾不住自己手下这些才能过大的大臣,就开始大杀功臣,西施有功于越,但被越王妃以妒忌而杀;文种的“十年生计”对越有复国之恩,越王也杀了他,只有范蠡聪明,弃官出逃后来成了传说中的陶朱公。传说他是和西施一起跑的,这不过是传说,不可考了。
  
  越王杀功臣后,越国的子孙好几世一直为霸,但到越王强时,不自量力去伐楚,被楚王大败,于是越国子孙分裂了越国。越国从此不复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也等于是被灭了。到了后来秦一统六国,越王的后代才投降了秦国。此是后话。
  
  周自东迁,周平王无力改变周朝没落的局面,于是就放任自流,让郑国强盛。但郑国强盛后却反而欺凌天子。周桓王虽然想虎口拔牙,但自己没有打虎的手段,让郑国羞辱了以后再也不敢过问诸侯国的事情。于是齐桓公就想靠尊周室的口号称霸诸侯,结果风光一场,最终让子孙葬送了霸业。晋国楚国连年争霸,中间的小国朝晋幕楚,虽然有宋襄公称霸,不过是给春秋这个戏台上再增加一个小丑而已。只有秦国在春秋的大部分时间里坐山观虎,使终没有经历什么大的战争,国力没受影响,后来秦能一统中国,这未尝不是一个原因。
  
  吴国盛极而亡,越王不自量力,春秋就是乱世,如果不是孔子的一部史书,这个时代该叫什么真是值得人争论一辈子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15-2-27 08:02 |只看该作者

宋襄公

  宋襄公的事情简单说一说。
  
  宋国是商纣王的后代,因为周公执政时召公等人挟持商人作乱,被灭后分封在宋。宋国是公爵,在周所有的诸侯国中以他最为爵尊。
  
  宋国一直未见明显的强大,但宋襄公在位时想学齐桓公以仁义治天下。正好齐桓公之死,齐国太子(齐孝公)来宋避难,宋国帮孝公回国当上了君主,襄公就想学齐桓公大合诸侯称霸。
  
  但他第一次会盟时就被楚成王给抓了起来,后来说尽好话才被放了回去。回国后又想报仇,于是起兵与楚国大战,楚国告诉他宋国军队后退,楚国要渡过河和宋国决一列战。这时别人劝他等楚国兵渡河度一半时攻打楚军,这时可以全胜,但他非要以仁义对待敌人。结果楚国渡河后将宋国杀的大败。宋襄公也付了伤,不久就死了。
  
  宋襄公极为可爱,本为作为弱国,能有称霸图强的心是很值得人尊敬的,但宋襄公有几点让后世人觉得好笑的地方:
  
  一是对别人施以仁义,但却不想别人是不是个可以以仁义对待的人。宋襄公对齐孝公有大恩,按说齐孝公该知恩图报才是,但襄公想称霸就损害了孝公的利益。孝公也不像他的溢号一样真的孝,齐国虽使去了霸主地位但也要搞的宋国称不了霸。这叫做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也得不到。
  
  二是不治国不修兵却图称霸。有人劝襄公说,桓公执政二十年后才成就霸业,宋国也应该如此,但襄公不听。心也太急了一些。
  
  三是宋国兵甲不如楚国,但楚国半渡而击的话或有全胜的机会,但襄公死守仁义信条。难怪大臣感叹,说打仗就是杀人的事,你非要以仁义待敌人,不败才怪。
  
  四是说襄仁义,其实他并不仁义。诸侯会盟前他召急几个小国先会,有两个国君来迟了,他杀了一个囚了一个,可谓是假仁假义也。
  
  襄公是自取其祸,也不多说了
  
  秦穆公
  
  五霸的第一种说法里有秦穆公。
  
  秦穆公一共当了三十九年秦君,他在位时重用百里奚、蹇叔等人吞并了西方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二十多个(当时史书称周边少数民族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为后来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但我以为秦穆公称为春秋五霸稍有不妥。
  
  秦曾经两次打败晋国,又两次平定晋国内乱,立了两个晋君。又与晋国世结姻亲,所谓秦晋之好由此而来。但晋文公的而子襄公当位时,秦晋两国发生激烈冲突,晋国两败秦国,秦向中原发展的通路被晋国死死控制住,后来秦国在相当时间内不与中原诸侯来住,所以秦穆公只是在西方称霸,不能算做是严格意义上的春秋霸主。
  
  秦穆公其人很有神话色彩,传说他曾经游历天宫,又说他有个女儿嫁给了天神,最后成仙而去。
  
  秦穆公一生礼贤下士,但他死后却让贤士们为他殉葬,所以穆公之后秦不复强,所以这是这个人不可取的地方。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5-2-18 07:45 |只看该作者
信陵君,新年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15-2-17 17:31 |只看该作者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4-12-25 08:38
如鱼得水这个词,是专门用的——古代小说上常这样用,不便解释了

不对吧?古书里多用“云雨起来”,取巫山云雨之意。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5-2-17 17:29 |只看该作者
没空读《东周列国志》,《春秋故事》和《战国故事》读了,对刘继卣的插图很钦佩。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5-2-17 09:08 |只看该作者
金戈戈 发表于 2015-2-17 08:26
晕,不能那么严重吧?就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的女人就可以了呀!

普通女人也会有人惦记,还是愚痴傻好一点。可平静过一辈子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5-2-17 08:29 |只看该作者
风花 发表于 2015-2-17 08:18
类似于明朝的言官?

言官应该是一种负责进谏的文官,跟骂人不一样吧?骂人,应该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官职什么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15-2-17 08:26 |只看该作者
风花 发表于 2015-2-17 08:22
对啊,有时侯我宁愿自己呆聋哑盲愚痴傻。

晕,不能那么严重吧?就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的女人就可以了呀!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5-2-17 08:25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一时期,中国完成了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全面过渡。三家中魏国率先完成封建制的变法图强,首霸战国。赵国因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对中国军事制度的改革起了开天辟地的作用。更诞生了百家争鸣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空时繁荣的时期。
——————
接下来是不是要写诸子百家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5-2-17 08:24 |只看该作者
但这时的王室不过是霸主们的一个木偶尔已。
————
“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5-2-17 08:23 |只看该作者
因而军队的数量与供给能力大大减弱,加上天子无能,因而失却了对诸侯的抗恒能力。
——————
“抗衡”?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15-2-17 08:22 |只看该作者
金戈戈 发表于 2015-1-27 20:23
  自古红颜多命薄。说实话,初见这话很是不能理解。因为长的漂亮的女人人见人爱,如何能命薄呢?但看了历 ...

对啊,有时侯我宁愿自己呆聋哑盲愚痴傻。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5-2-17 08:21 |只看该作者
晋国有个国君死后他的儿子即位,因为惧怕他叔叔,所以将曲沃分封给了自己的叔叔,后来曲沃与晋国连年争战,
————
是这个“争战”?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