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卿本佳人”这个词,是看了香港著名三级明星叶玉卿女士的名片《卿本佳人》。相信很多男士对这个片子不会陌生,尤其里面叶小姐被QJ的场面,让当年还不谙人事的我辈看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局部血液翻涌,想入非非。
后来才知道这个词还有下句,应该是“卿本佳人,奈何从贼?”,度娘的解释是:你本来是好人,为什么……(从贼为寇)有规劝、惋惜的意思。
一直以为这么工整这么古意的词肯定是出自某一部经典典籍,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任你度娘、谷歌,搜遍互联网,也没有这句话的出处。
度娘说,出自隋唐时期史学家李延寿的《北史》,可遍翻北史也没有这句话。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这句话的原始出处是出自李延寿的《南史》,《南史》卷五十八 韦叡传:
“开皇十三年,除光州刺史,以仁义教导,务弘清静。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常爲劫盗。鼎于都会时谓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贼。”因条其徒党奸谋逗遛,其人惊惧,即自首伏”。
韦叡的原话是:卿是好人,怎么又变成卿本佳人了呢?
更早的出处是《晋书·陶侃传》:“王贡复挑战,侃遥谓之曰:‘杜弢为益州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卿本佳人,何为随之也?天下宁有白头贼乎?”
后来这句话到底是谁改成“卿本佳人奈何从贼”最早出处就不得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