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云南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伟大实践,把云南山地人对路的希冀和信仰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走上这一片血色高原,就走上了一条又一条有过多少往事和传说的路。路,是云南人突破大山阻隔走向世界的抉择,它承载了云南人太多的梦,它从历史深处走来,又向未来走去,其间续写了不知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甚至有些路尚未发挥作用就湮没于荒烟蔓草中,比如滇缅铁路,就连号称资料详实的《云南简史》一书在“云南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贡献”一节中也只字未提。
而实际上,抗战爆发后,除修筑滇缅公路之外,国民政府还下令修筑了一条由昆明直达缅甸的铁路——滇缅铁路。该铁路建设的宏伟构想起于民国初年,由孙中山先生亲自提出,他希望能在中国大陆修建一条外连缅甸、内接上海的铁路,该铁路建成后能实现建设一条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大陆桥”计划。
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面临一次又一次艰难而悲壮的抉择激流勇进,知难而上,滇缅公路刚刚修筑完工,就紧锣密鼓地投入另一项伟大工程的建设,从1938年冬至1942年春,一条地图上无法找到的铁路全线修通,正当铺轨在即,1942年4月,日军占领缅甸,国民政府担心日军机械化部队利用铁路路基长驱直入。蒋介石亲自下令炸毁云南境内全长860余公里的铁路。六十年后,著名作家彭荆风写了一部关于滇缅铁路的纪实作品,祭奠“一段难以抚平的疼痛记忆,一部悲壮的关于路的历史,一项胎死腹中的伟大工程,一段永难消逝的铁路情结”。
表面看起来,政治家的决策似乎从来不考虑情感和代价,只专注于政治需要和战略目的。因此,滇缅铁路建设即将竣工之时,也是损毁工程开始之日。造化弄人,也未免玩得太过火了。事实上,这一重大决策是经得起历史考验和时间砥砺的,只不过当年参与筑路的民工在亲自损毁铁路的时候,始终走不出撕心裂肺、悲痛欲绝的阴霾,因为这是他们用血与泪浇筑而成的杰作,换了谁也笑不出声来。正如作家李霁宇所说:“今人的叙述与历史真相的重合也许谬以千里,而在个体的细节中可能正与历史的内心近在咫尺。”
在奢谈文化已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很多人并不知晓文化就隐藏在岁月中,隐藏在民族和宗教中,隐藏在来来往往的部落和族群中,隐藏在无数个体的体验中。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女摄影师玛丽亚面对足下的滇缅公路,说:“一条路通往一个虚妄的神话,另一条路通向真实的历史,我们该如何选择心灵的方向呢?”其实,不仅仅面对滇缅公路才会有如此感慨,穿越云南历史的深邃,心灵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因为,不管是逃亡之路、滇王之路,还是秦五尺道、蜀身毒道、茶马古道,又还是移民之路、滇越铁路、驼峰航线以及今天的国际大通道,都别无选择地通向真实的历史。
2014年9月8日星期一初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