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抗战军魂 【史料】蒋介石因何自责“太坚强”?
查看: 31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料】蒋介石因何自责“太坚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8-21 14:0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淞沪一役,中国死伤精锐部队数十万之众,究其根源,实如陈诚之总结:首要原因,乃是“政略影响战略”。

…[详细]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一败涂地”,蒋介石自责“余太坚强之过也”
1937年8月13日爆发的淞沪战役,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以上海为中心,展开的一场参战总兵力达百万人以上的超级大会战。作为国民政府的最高军事统帅,战后,蒋介石针对此役的反省极多。

如1938年2月2日,蒋在日记中检讨称:自己未能在九国公约会议之前,及早下令退兵于吴福线、乍嘉线阵地,“而于精疲力尽时,反再增兵坚持,竟使一败涂地,不可收拾”,究其根源,“此余太坚强之过也”。①

关于此节,曾任国民政府大本营作战组组长的刘斐,有更详细的说法:

“大本营副参谋总长白崇禧、作战组组长刘斐曾向蒋建议,上海会战应适可而止,及时向吴福线既设阵地转移,以便更好地打击敌人,和保护自己的战斗力。十月初旬,蒋介石采纳了这个意见。对前线各部队向吴福线转移的命令都已下达,前线已开始执行。②

“但在下达转移命令后的第二天下午,蒋介石突然召集一次紧急会议,说根据外交部的意见,《九国公约》国家正在开会,只要我们在上海能继续顶下去,《九国公约》国家可能会出面制裁日本。因此,要收回撤退成命,要各部队仍在原阵地坚守。当时,白崇禧、刘斐表示反对,认为既然已经下达转移阵地的命令,各部队已经开始行动,在敌人的强大压力下要部队再回原阵地,一定会引起混乱,结果将不可收拾。蒋介石坚持不肯,说他可亲自赴前线说服各部队,于是他当天晚上就赴前线,并要白崇禧和他一道去了。”③

上述说法,亦能得到诸多前线官兵之回忆资料(如工兵学校教官黄德馨)证实。简言之,蒋介石此番变卦,乃是其固有之“战略服从政略”思维模式的产物——当日,战地记者卜少夫曾访问陈诚,向其质问:“我们为什么要在淞沪一地死那么多人?”陈诚的回答是:“你懂得什么!我们也要打给日内瓦国联那些代表看看!”④

蒋介石的这番反省,实际上戳破了蒋纬国的一大谎言——蒋纬国曾在诸多场合及各种专著中称: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统帅部,决定发动淞沪会战,其目的,乃是为将日军主力,由华北吸引到华东,使日军原定由北向南进攻的方向,改为由东向西沿长江仰攻,从而解除日军沿平汉线南下武汉,将中国东西部一分为二的危险。由此,“中国获得换取时间的空间,从容将华东华中人力物力,撤迁西南,在大后方建立持久抵抗战力。”⑤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板凳
发表于 2014-8-21 14:09 |只看该作者
注释:
①《困勉记》,1938年2月2日。②③唯真:《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④陈君天:《访问淞沪会战目击证人》。⑤(台)蒋纬国/编著:《国民革命战争史 第3部 抗日御侮 第1卷》,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P03。⑥蒋介石日记,1937年8月13日、20日。⑦蒋介石日记,1937年9月27日、9月7日、10月15日。⑧宋瑞柯:《淞沪会战纪实》。⑨《困勉记》,1937年11月7日。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8-21 14:08 |只看该作者

参加淞沪会战之精锐国军

所谓“太坚强”,乃指蒋氏过分重视政略,致战略严重迁就政略
揆诸蒋介石日记,淞沪会战爆发当天,蒋的期望是:“唯望神圣保佑中华,使沪战能急胜也。”可见蒋初始并无在沪长期作战之计划,“急胜”更显示其无意吸引日军变更其侵华方向。同一时期,蒋甚至还希望能够引入英国力量进行调停,迫使日军离开上海——“使倭得转圜离沪,以恢复我经济策源地”。⑥这种期待,显然与蒋纬国所言,南辕北辙。

到9月份,随着北方战局的恶化,蒋介石开始考虑利用淞沪会战,“引其在南方战场为主战场”;但并无蒋纬国所谓的从容西迁以作持久抗战的打算,而仍寄望于坚守上海获取胜利,且深具信心:“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为我国所有,敌国焉得而不败乎!”“相持半年,迟至明年三月,倭国若无内乱,必有外患,须忍之。”⑦

所谓“天时”、“外患”,乃是指自进入9月下旬以来,国际社会对日本之谴责、对中国之同情渐成主流。如10月5日,罗斯福发表《隔离演说》,将日本之侵略视为传染病之蔓延,呼吁国际社会进行隔离抵制。鉴于外部环境对中国极为有利,蒋介石遂“不惜以战略迁就政略,一面派顾维钧为出席九国公约会议代表,一面加强阵地战,冀于战场上取得有利之态势,以为外交声援”。⑧

正如蒋介石对唐生智所言:“上海这一仗,要打给外国人看看。”故而,10月6日,国联召开九国公约会议,并接受中国申述;8日,蒋即命桂军加入上海战场。直至11月7日,蒋才在日记中转变态度——“保持战斗力以图持久抗战,与消失战斗力以维持一时体面相较,则当以前者为要”—— 下令中国军队后撤以保存有生力量;但另一方面,蒋仍在担忧,此一撤退之举,“于将来之战局有利,然于九国公约会议之影响,其不良必甚大,使此心苦痛不已。”⑨

综上,淞沪一役,中国死伤精锐部队数十万之众,究其根源,实如陈诚之总结:首要原因,乃是“政略影响战略”。蒋介石自我反省“太坚强”,即是指自己过于执着于政略运作,及至末了,政略毫无所得,战略亦代价惨痛。至于蒋纬国辈所论“转移日军进攻方向”之英明决策云云,无非事后贴金罢了。

淞沪会战中,集结于虹口之日军特别陆战队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