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爱和尚 于 2014-7-17 23:20 编辑
作为一个决策者,时刻面临着取舍的问题,而不恰当的取舍影响到整个组织的效率甚至是安全。哪些该“有所为”,哪些该“有所不为”?这些都是我们决策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聋不哑,不配当家 古人云,不聋不哑,不配当家。这与平常的管理思维是相矛盾的。我们常常强调管理要做到万无一失,甚至是精细化管理。其实,判断什么是该管的,什么是不该管的是才决策者最重要的思考点。 作为一个决策者,如果做了能做的事,就没机会做更多该做的事。如果你事事覆盖下属的工作,相当于你替代了下属的工作。你到底是请人来帮助你,还是请人来看你的表演?决策者不要妨碍下属的成长,越俎代庖。 决策者与执行者最大的区别是思维模式上的区别,思考的能力、决策的能力是决策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一个决策者往往可能不是一个好的执行者。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的世界,考虑更多的是决策问题。 不聋不哑,不配当家的另一层意思是指管理者应该将过程视角转换为结果视角。要少听过程汇报,尤其是那些抱怨、表面成绩,应该重点关注结果,这样才能保证团队的高效运转,直接向目标迈进。如果一个管理者忘记目标,总是纠缠过程,就会陷入无谓的纷争中,耗散太多的精力。 决策者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将之投入到更重要的关键点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才是最高的管理。管得越多,死得越快。
有所不为,有所为 如何界定管理幅度?哪些该“有所为”,哪些该“有所不为”,这是决策者应该解决的问题。 行为质通过统计,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如下图表示,其中黑色的点代表随机的错误事件,红色的虚线代表错误的平均数,两条临界线界定了当前状态下管理者容许的错误数。 临界区间以内的错误数,是当前状态下系统的平均水平,也是管理者可以容许的。控制线以外的都是典型事件,都具有特殊原因。 临界区间内发生的错误事件,具有非常复杂的成因,作为管理者,无需去分析改进。 低于临界线的事件,意味着行为质量较好。作为管理者,应该找出原因,总结出规律进行推广。 高于临界线的事件,意味着行为质量非常恶劣。作为管理者,也应该分析原因,进行纠正并进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区间内的都是现象,区间外的才是本质,或者是容易看见本质的地方。
管理者不应该纠缠具体事件,而是要找出事件所具有的样本意义。当临界区间以外的所有问题都得以解决后,管理者则将区间缩小,直至有新的事件出现在区间以外。当错误事件出现的整体频率下降时,临界线跟着下移。这些都意味着组织的整体水平在持续改进。 因此,管理者“有所为”的重点是临界区间以外的区域,区间以内的则为“有所不为”。 临界区间的大小反映了管理者的格局问题。大的区间说明了管理者直面较多的错误,承担了更多的沉没成本。区域内的错误被管理者视为成本,收获就是解决区间外问题所带来的更大效用。 那么,管理者怎样划定临界区间?视管理者的格局与精力而言。大的容差区间意味着管理者将付出更多的成本和精力。当成本与精力有限时,最简便的一个办法是每次只划定一个事件落在区间外,不仅研究这个事件的结果,也研究它的过程,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 在管理过程中,如何判定某个事件是在区间内还是区间外呢? 管理者可以运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所有事件归类,在同一个维度内进行排序。如果是决策,做重要性排序。如果是管理,做错误性排序。 事件的排序,不是由这个事件本身的成本决定。而是这个事件所具有的样本意义,即解决这个问题所释放的整体价值。有些事件开始看起来影响不大,但往往就是这些事件导致了复杂局面的出现,甚至系统崩溃。 管理者的意义就在于调整临界线,保证系统的行为质量持续获得改进。
总结: 1、人应该不断调整自己的临界线,当更重要的事件需要处理时,自动扩大自己的容差区间。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去解决临界线以上的问题。 2、这是全息模型,既可以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也可以用它来管理自己的生活。 3、个体的临界区间应该被包含在更高层级的临界区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