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赌《余秋雨谈写作(上)》(三)水灵灵、毛茸茸
查看: 353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赌《余秋雨谈写作(上)》(三)水灵灵、毛茸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12-15 12:0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水灵灵和毛茸茸说的是仿佛看到、仿佛听到那些可触、可摸的东西,而不是意念中感情和判断。理念需要抽象,而事件必须具体而充满细节。

  记得余秋雨说过,人们不爱看理念和哲思,而爱看形式和人格。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人们不喜欢哲学而喜欢小说。

  我喜欢抽象和理念,那里的推理过程令我陶醉,所以,这类文章我写过,可对文学来说这就犯了大忌,与大多数人的喜好大相径庭,也与“水灵灵,毛茸茸”南辕北辙。

  所以,今年我写了不少真人、真事,包括半自传两万多字的《从抑郁到腾飞》、连续八篇的《我是同学的联络员》和连续七篇的《川南趣事》等。后来发现,感想还是可以谈的,只不过不要直接谈感想,来点儿小技巧,绕个小弯,只需把感想产生的情景细细地展现出来就可以了,在读者面前展现出这些情节的细枝末节,他们的感情就会自然的流淌出来,达到共鸣。这就像对待女人,不必对她说多么喜欢她,给她一盒巧克力并在每一颗巧克力上刻上一个“爱”字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所以,我看到余秋雨下面的话,醍醐灌顶:

  “你要向你朋友讲一件事,如果事情比较复杂,你又想在复杂中说服对方,那麼,最好不要急於把你的判断和情绪早早端出来,而是应该平静地叙述事情的具体过程,描述当时的情景,连重要细节也不要放过。这些描述,正是要朋友产生彷佛听到、彷佛看到的效果。可以想像,过不了多久,朋友就会跟著你的思路走了,而且他们是那样自愿,并不认为受了你的判断和情绪的左右。”

  我想起,为什么老一辈忆苦思甜的时候,总是抱怨我们情感投入不进去?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最正确的方法,而朋友或孩子老是听不进去?为什么我们对古人的所作所为缺乏理解,还以为他们的做法太笨太傻?其实我们不缺乏智慧,缺乏的只是身临其境的感性认识。所以,如果把感性材料都交代给读者,读者的情感自然就会流泻出来。

  所以,我喜欢余秋雨下面这段话:

  “在举重若轻之中,让读者不是在理念上而是在感觉上接受你,才是高手。”

  其实,细节的回忆或是小说的编造过程,也会激动作者自己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1
发表于 2013-12-18 15:28 |只看该作者
蔷薇盛开 发表于 2013-12-18 14:45
天晴老师,我受教了。

别别,不好意思。回你一拜{:soso_e183:}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2-18 14:45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3-12-18 14:34
我来回答蔷薇。

刘震云笔下有一个东家老秦,我试着从理念上描写一下他:老秦与人辩论是高手,一般他不 ...

天晴老师,我受教了。{:soso_e183:}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2-18 14:34 |只看该作者
蔷薇盛开 发表于 2013-12-18 10:51
在举重若轻之中,让读者不是在理念上而是在感觉上接受你,才是高手。
---------------------------------- ...

我来回答蔷薇。

刘震云笔下有一个东家老秦,我试着从理念上描写一下他:老秦与人辩论是高手,一般他不说出自己的观点,他让你说,当你说话出现破绽他会揪住不放。这是他的制胜法宝。

而刘震云是这样说的:老秦有两句口头禅,一句是“你等等,这一段我没有听清楚,你再说一遍”,另一句是:“这话可是你说的!”。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2-18 10:51 |只看该作者
在举重若轻之中,让读者不是在理念上而是在感觉上接受你,才是高手。
----------------------------------------------------------------------------------------------------------
这句话是不是说不要那么匠气十足?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2-15 19:31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3-12-15 18:55
你对我,总是先装出佩服,然后就小小的与我唱反调,我认得出你来。你和左手不来这里,除了马樱花,我这篇 ...

{:soso_e113:}天睛兄,我可真真不是装出来的PF,而且我真真真不认识你,不信你问左手,左手也不认识我。
呵呵,不过,谢天睛兄发这么好看的文给我这顽固子弟看。
{: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2-15 18:55 |只看该作者
连一 发表于 2013-12-15 17:56
不会吧,天晴兄,咱俩认识么?…

你对我,总是先装出佩服,然后就小小的与我唱反调,我认得出你来。你和左手不来这里,除了马樱花,我这篇发给谁看?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15 18:52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13-12-15 17:32
可是我不认识你啊,你原来的名字是哪个啊,自从进了六星,好多人见了面感觉是老相识,就是名字改的认不出 ...

你的文笔有一种气息,我能闻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2-15 18:51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13-12-15 14:07
醍醐灌顶

我刚刚烧了一壶水,放你手边,给你灌顶用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2-15 17:56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3-12-15 17:24
看到这里有你(我知道你是谁)、连一(我也知道她是谁)、宋朝等,我才有心将这篇发到这里。

这小小的 ...

不会吧,天晴兄,咱俩认识么?…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2-15 17:24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13-12-15 14:07
醍醐灌顶

看到这里有你(我知道你是谁)、连一(我也知道她是谁)、宋朝等,我才有心将这篇发到这里。

这小小的材料,我仔细研读了一星期,理解了以后还要读就是为了能记住,为了记忆方便我记了五个词,也就是这些标题。既然你喜欢,你就复制下来自己细看吧。这,正是我所愿。

使用道具 举报

主楼
发表于 2013-12-15 12:10 |只看该作者
   三、语言感觉来自耳目


    文章由语言组成,文学的语言则由感觉组成。由小感觉组成大感觉,由具体感觉组成整体感觉。文学的世界,说到底是一个由语言营造感觉的世界。

……


  但是,很多写作人常常搞错,以为文学的感觉仅仅是自己的感觉。於是便在文章中把自己的感觉直接抒发出来:我愤恨、我兴奋、我惊讶、我叹息......


     
其实,直抒感觉往往葬送感觉。


  一个写作人一会儿产生这样的感觉,一会儿产生那样的感觉,与读者何关呢?感觉人人都有,为什麼独独那些以写作为业的人的感觉,需要别人注意?


  这些是不公平的。


  写作人要作得,是引发读者的感觉。他们真正的本事,是把许多互不相识的读者的感觉系统一一调动起来,使人人都感同身受。


  那麼,读者的感觉怎麼才能引发出来呢?无数事实证明,首先通过耳目直觉。先要让读者彷佛听到,彷佛看到,他们原本漠然的感知系统才能渐渐蠕动起来。


  就像在生活中,你要向你朋友讲一件事,如果事情比较复杂,你又想在复杂中说服对方,那麼,最好不要急於把你的判断和情绪早早端出来,而是应该平静地叙述事情的具体过程,描述当时的情景,连重要细节也不要放过。这些描述,正是要朋友产生彷佛听到、彷佛看到的效果。可以想像,过不了多久,朋友就会跟著你的思路走了,而且他们是那样自愿,并不认为受了你的判断和情绪的左右。


  
  ……


  也许会有反证:某些文章评述当时当地人们熟知的事件,未必有具体的描写,却因痛快淋漓而大受欢迎。但是,时评并非文学,文学的魅力超越时空,只有连事件发生地之外的人也能够感受,甚至异代的人也能够进入,才算是真正的佳作。


  写作中保持耳目直觉,就有可能使作品产生一种水灵灵、毛茸茸的质感,这也就保持了文学的基元性优势。文学最怕风乾,最怕提炼成化学物质。对此,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告诫作家:糖精不是糖。


……


  当然,写作人对耳目直觉也不能无节制地大肆铺陈。把一朵云、一棵树、一件旧衣服写上几百字,这是以描写之名再卖弄文笔,本想引发读者感觉反倒成了对读者感觉的剥夺。引发感觉,是对读者主动性的尊重,剥夺感觉,是对读者的轻蔑和骚扰。


     
用最精鍊的笔墨,把读者的感觉点化一下,而自己想说的一切则悄悄地隐潜在这种感觉中,才算到位;在举重若轻之中,让读者不是在理念上而是在感觉上接受你,才是高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