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喝版看了天晴先生的一篇书评。不知道《扶桑》是否真有历史的生活原型。
严歌苓我是知道的,一个美丽优雅的上海女人,嫁给了老外,在中外文坛相当活跃。
关于书评,我以为讨巧的做法是对作者的背景经历、文化素养、行文的风格、叙事能力等等技巧性的评判,若论小说内容,那基本上是以想像揣测想像,不靠谱,而且容易纠缠。当然,传记和史实除外。
如果《扶桑》真有其史实资料,那么作者的视角、文化向背以及作者想要表达和描述的态度就很重要了。
天晴先生有自己的观点,而且很深入。
看了全部的跟帖,我对其中"文字侵略"的阴谋论表示兴趣。
有一种说法"大多数的美国人完全不了解中国",这个说法真实可信吗?好吧,我把同样的问题反过来问,你认为大多数的中国人完全不了解美国吗?结论显然不那么悲观。
实际的情况是,一部分的大鼻子汉学家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何况现今信息如此发达。美国人没我们想像的聪明,也没我们想像的笨。
那么,我们每一个文字工作者以及活跃在海外的每一个中国人甚至每一个和中国有渊源的人便有一份无可推卸的责任: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显然,《扶桑》在这方面起了一个很不好的作用,即使真实也不具普遍性。
我只能说,作者初衷也许仅仅是为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往深了说作者做了"美帝国主义"文字侵略颠覆的帮凶,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