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转)论诗歌的以小见大与侧面切入
查看: 293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论诗歌的以小见大与侧面切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11-4 06:5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论诗歌的以小见大与侧面切入
                                                                                苗雨时

      大千世界,林林总总,人类生活,万象纷呈,但总括来看,它们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层递有致的动态的整体。有局部,也有全体,有个别,也有一般,有有限,也有无限……。诗歌表现世界与人生,就有大题材,也有小题材,有大中小,也有小中大,有正面逼视,也有侧面观照。正面直对,写大题材,固然可以汪洋姿肆,挥挥洒洒,规模宏大,气势澎湃,但写小题材,以局部反映全体,以个别影射—般,以有限表现无限,或侧面切入,选择独特新颖的角度,巧妙编织,也都能收到以少总多、以一概万的效果。而这样,反而使诗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和可感性,不致于流于空洞和浮泛。所以,小中见大的生发,侧面迂回的进入,都是诗歌创作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特别是抒情短诗,更是如此。
       小中见大。这种写法,必须从全局出发,而又从小处着眼,经过认真地观察和深切的感受,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或小的景物,一枝、一叶、点滴事物、瞬间情节,在诗人精细笔触的开掘和生发下,能于细微处见精神,或由一点推及全体,遂使读者的感受愈加切实。不论是表现社会生活,还是描写自然景物,都可以做到小中见大。
       例如,写社会生活。反映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而衰的历史变故,可以洋洋洒洒,写一部长诗,像白居易的《长恨歌》那样,但也可以写一首短诗,同样能传达昔盛今衰之感。试看元缜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在,
    闲坐说玄宗。


      这首小诗没有写事变本身,没有写大的场景,只写被冷落的小小角落:行宫依旧,但已破败荒凉,宫花仍在开放,但也红得令人寂寞,在这样的情景中已经白头的**,百无聊赖,坐在宫门前,诉说玄宗当年的往事。生活的一角,平静的画面,但这一角平静中却蕴含着过去的繁华与今天的衰落之间的巨大的历史变迁。**的闲谈,该是历史的感叹。
      又如,写景。王夫之曾说:“有大景,有小景,有大景中小景。‘柳叶开时任好风’,……及‘风正一帆悬’,‘青霭人看无’,皆以小景传大景之情。”“柳叶”写的是柳芽在春风中轻轻舒展的小景,但从小景中却透出舂的信息,使人感到春满人间的浩荡。至于一帆高悬如挂,和青霭微茫,似有若无,从这些小景中,也使人们想象到了长江浪涌和终南山的雄奇。古诗如此,新诗亦然。且看一些例子: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
    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个秋天。

        ——沙白《秋》

    你从海边
    拾起飞涛赠予——


    贝上
    喧腾着涛声
    镂刻着风雨


    我凝视
    贝上的
    浪迹

        ——杨山《答赠贝者》

      前一首,以湖波上的一片红叶而展现了安祥明丽的一派秋光。后一首,则以海边的一只贝壳而凝聚了狂暴大海的风涛。两者都以小景表现大景之精神。
侧面切入。避开正面,从侧面乃至反面而切人生活,不象正面展开那样做全面的概括,反倒可以缩小范围,选择一个独到新颖的角度,就某一点深入下去,做想象的腾跃。例如,写征夫与思妇的关系,不正面写送别之苦,而写梦中欢会。这就是侧面进入:


    打起黄莺儿,
    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妻子与丈夫由于战争的缘故而不能团聚,只能企望在梦中相见,而此时则有黄莺儿啼叫,好梦难成。从这个少妇带几分天真的嗔怪中,我们感到了一种无可名状的悲哀。
不仅古诗有此写法,现代诗人也常爱采用这种角度。例如,郑春华的《水洼》,它不正面描写工地上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也不直接写工人们的忘我劳动,而是写工地上的水洼边一群孩子在玩水:


    雨飘过工地
    留下一片水洼
    水洼有浅有深
    水洼有小有大
    水洼睡着的时候
    走来一群娃娃
    给小纸船出海吗
    想给小布熊洗澡吧
    这水洼
    用途可真大
    孩子蹲下
    看水洼
    这象妈妈的大脚丫
    那象爸爸的大脚丫


      这“水洼”对工地建设来说是侧影,正是这侧影中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有力地映衬出工人们奋不顾身地投入火热朝天的建设的情景。此种侧面描写,比正面写工地喧腾场面,更能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从而产生极大的艺术表现力。
      小中见大与侧面切入,两者是有相通之处的:小中见大往往选择侧面角度,侧面切入也往往能因小见大;它们都是寻找诗的聚焦点,以一点或一面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反映事物的全体;它们的特点都是以少总多。所以,运用这类技巧,诗人不仅要有深细的观察和感受能力,同时还要有博大高远的襟怀,只有这样,他的创作才能通过具体或侧面的形象显示高度概括和凝炼的内容,使诗从有限的弹跳点而飞升到无限想象的天空,从而造成切近而又深远的意境。正如有的诗人所说:

    给你—一点水
    使你看到的是
    无限的大海
    辉煌的太阳……

    这就是小中见大和侧面切入所能达到的美学境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8
发表于 2013-11-9 20:30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3-11-8 15:53
来学习,好好好琢磨!梦影辛苦

{:soso_e178:}比起雪,梦影做的算得了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1-8 15:53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好好好琢磨!梦影辛苦{: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1-6 14:51 |只看该作者
月下听禅 发表于 2013-11-4 18:08
说的在理!学习

共同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1-6 14:49 |只看该作者
逍遥侠 发表于 2013-11-4 15:24
文字的精华,跳跃的文字,字字皆诗。

一起学习!{: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1-4 18:08 |只看该作者
说的在理!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1-4 15:24 |只看该作者
文字的精华,跳跃的文字,字字皆诗。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1-4 06:57 |只看该作者
梦影会转发一些诗歌理论到此与大家一起学习,但愿对诗歌爱好者有用,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不枉我的初衷!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