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的泯灭与复苏
“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这是烂熟于中国人胸中的一句三字经。其实,界定善与恶的界限有的时候并不是那么清晰。看过雨果的《悲惨世界》其中的一个人物你会永远忘不掉,就是那个阴沉的追着冉.阿让不放的警长沙威。雨果是一个理想主义大师,他最后为沙威设定了一个非常唯美的结局,那就是自杀。沙威坚持着“犯人永远是犯人,只会继续犯罪而不会变的善良。”但是,在冉.阿让面前他感到了自己的无地自容。沙威是一个在心中把所谓的“好人与坏人”区别的十分清晰的人,这个鹰犬一样的家伙,用自己锐利而刻毒的目光盯准了冉.阿让,盯准了芳汀。
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换姓埋头工作,终于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在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然而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已救人,最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这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
雨果认为,世界上存在合两种法律:高级的法律是仁慈和爱,它可以杜绝罪恶,唤起良知,进而改革社会拯救人类,低级法律是刑罚,它依靠惩治只能加深犯罪。前者的体现者为米里哀主教,他用道德感化和博爱唤醒了冉阿让的良知,使他成了真正的人;而后者的代表警官沙威,则如鹰犬一般跟踪冉阿让,迫害孤女寡母,如同冷血的动物,他最后的精神崩溃投河自尽,表现了现存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虚弱及它的破产。
唯美的雨果,理想的雨果,终于让他笔下的这个几乎令人生厌的角色,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不是遗憾的感觉。而自杀的沙威也只有在他魂归天国的那个时刻,才给我们一种道德提升的美感。在沙威那种看起来顽固的理念之中,在他几乎穷其一生对冉.阿让的不断追捕之中,发现冉阿让的本性是多么善良,这对一个抱持人性本恶论的警探而言,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因此他在下水道放走背负马里欧的冉.阿让之後,由於无法再面对自己持守多年的信念,选择跳河一途结束他充满殉道意味的一生。
现实生活之中,有没有象沙威这样人?当然会有,而且会为数不少。但是,他们未必会有沙威这般高尚和自责。人性实在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答案众多的话题。孔子曰性相近,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告子说无所谓善恶,又说食色性也,等等。中国的圣哲前贤们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性欲望、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
就人性的本身来说应当都是向善的。但是,因为所处的生活环境,因为个体的教育程度,因为家庭的和社会的遗传,也可能因为一些偶然的事件,都可能导致人性的变异。日前有一则报道,说是在成都一个女孩要跳楼,一时间围观者络绎不绝。这还不算,围观者一边起哄,一边鼓噪,更有甚者住在要跳楼寻短女孩对面楼的一位仁兄,干脆拿出了二胡,边拉边“欣赏”。是什么让现代人变得如此冷漠,变得如此残酷?而且,这已经不是个案的报导了。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确实感受到了一种感觉叫做不寒而栗。什么时候起,什么原因让人类年对自己的同类,对一个生命变得如此漠然,人性之中最善的那一面那里去了?
当年鲁迅曾经对一群人看着日本人在屠杀一个中国人的时候,所有的围观的人表现出来的冷漠、兴奋而痛心疾首,这也是他弃医从文的理由之一,看客们心灵的麻木,让鲁迅感受到了大凡是一个人即使有健壮的身躯,但是没有健康的大脑也是无用的。而今天成都发生的这一幕,足可以让我们有当年鲁迅一样的联想。难道进入了新世纪的人们,还需要去拯救自己麻木的心灵,去恢复和重建自己的道德体系么?
向善应当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东西,什么时候我们把这个最基本的东西遗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