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真水无香 于 2010-12-2 00:33 编辑
在上场门儿后面,候场的演员,有的轻声细语地聊天,有的专心望着前台。听老艺人说过,当年的老艺术家在后台候场时都很敬业。新凤霞在后台一见王仙客的扮演者张德福唱到某个段落,泪水顿时涌上眼睛。严凤英入戏,到了后台,也无法走出剧情。 站在后台,当大幕徐徐拉上的时候,常常希望下一个上台的是我。在唱戏这方面,我算是“瘾大技术差”,唱得很业余,但兴趣很浓厚。俗话说:“百步走不如一声吼。”唱戏可真是健身良方呀。当我站在满台灯光之下时,我也差不多入戏了,我对戏曲角色的心理特征的把握也许要比别人更准确一些吧? 既然无法登上前台,我只好在后台走走看看,好在后台有许多能人呢。有一回跟一位后台指导老师聊天,他说起当年排练政治宣传剧目的情景,说完,他又胆怯地说,这个事你可别写呀,那是一种政治上的失误。艺术不会使人迷失,艺术以外的诸多因素却可以使戏曲从业者如堕落五里雾中。因此,在后台,可以发现许多深刻有味的写作素材。前台看演员与后台看演员也有一种细微的差别,坐在观众席看前台的演员,完全在戏中,到了后台,则可以看到演员的多重性格,这些都是后台妙趣横生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