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52| 188
|
预报不是抵御地震的唯一手段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预报地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可是提前预报地震跟有效抵御地震,并不能画上等号。因为就算你能提前一个星期预报地震,可是如何组织大规模的群众撤离,如何抢救各类公共财产、个人财产,如何把地震对于发电设备、蓄水工程、军事设施的影响降到最低,这也是个难题。
换而言之,无法提前预报地震,不代表我们无法有效的抵御地震。至少,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没有发生地震前,建立抗震强度高的公共储粮室、公共医疗室、公共蓄水池、运输机降落点、公共洗手间,而不是单单只建立公共避难区。 这些储粮室、医疗室、蓄水池,平时可以是超市、士多店、社区医院、消防水池、足球场,没事时由国家经营,出事了有自动应急系统,向灾区群众无条件开放。 兴建这些抗震功能区,不需要多大多高,但是要广泛分布在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要积极向群众宣传这类自救设施,日常要派军人把守,以便出事时有人维持秩序。 二、在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采取国家补助的方式,鼓励人民使用轻、薄、稳、固的建筑材料,建筑低层商住环境,以便在发生地震后,降低搜救难度。 三、高举“科研抗震”大旗,积极研发抗震搜救设备。比如汶川大地震后,中科院曾研制出一款类似于“蛇”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装配有生命感测仪,能钻入废墟中100米、可以45°下斜坡,甚至还能携带氧气、水和食物,这种实用的机器,大大提高了地震搜救的效率。 五、地震后,利用卫星系统,结合灾区的地理、气象数据库,调拨空军进行食品、食水、药品、帐篷、棉被的空投工作,并运用武器尽快处理掉堰塞湖、险坡、险桥、巨石等附带威胁。 六、建造抗震公路甚至抗震铁路,避免出现地震后,灾区运输主干道处处瘫痪的问题。 无法事前预报的事物,可以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针对性补救的措施予以有效抵御。愿天佑中华,雅安从今天开始平安。 | |
相关帖子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第一、我说专业救灾与决策救灾并不矛盾。 意思是,不懂得救灾的专业知识,也不影响救灾决策。虽然你把它理解成我承认你说得对,但鉴于你的智力水平和一直喜欢单方面宣布自己是辩论获胜者的习惯,我对你的这番言论,表示理解。 第二、你总理在现场,起到一个全局把握的作用,请问,全局把握不就是决策吗?全局把握的作用,比亲民的作用小吗? 总理在现场,他一个电话,要兵、要钱、要药品,人家就得赶快送过来,专家在现场靠他那张专业的嘴,没有机器、没有人力,救个鸟灾? 第三、讨论,意思是我说出我的想法,你说出你的想法。教育,意思是,教育者说什么都是对的,受教育者的想法一旦与施教者有冲突,他必须服从受教育者。讨论与教育的区别,小学生都知道啦。 第四、你所谓的我乱了,我真不知道自己乱在哪里。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第一、指挥救灾就得是地震专业的? 专家说救灾需要调十架直升飞机来,是专家说了算还是总理说了算? 总理在那,调飞机一个电话就行了,专家在那,调飞机光申请书就得写一个小时。什么就做时间就是效率,懂? 第二、我说运输机制造不是世界最尖端的科技,你反驳说运输机制造不顶尖哪个顶尖,运输机制造的难度,和卫星、飞船是一样的。 现在我问你卫星要靠火箭发射,运输机是要用火箭发射的不? 你又问我知不知道我在问什么? 所以你看,跟你这种人解释问题,一句跟一万句,有啥区别呢? 第三、你不是科学家,在这里扯屁科学问题啊?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