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从英格丽.琼寇到《黑蝶漫舞》
查看: 22063|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英格丽.琼寇到《黑蝶漫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3-28 22: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候鸟 于 2013-3-31 19:37 编辑

  英格丽.琼寇(Ingrid Jonker),生于1933年9月19日,于1965年7月19日溺海身亡。著名的南非诗人。她的诗作是南非通用的荷兰语写的,却被翻译成数种语言广为流传。由于她在诗歌上杰出的成就以及生命中迷离的经历,被称为南非的西尔维娅(Syliva Plath)。
  她生于道格拉斯北部的乡下。是亚伯拉罕.琼寇(Abraham Jonker)跟比阿特丽丝.卡西利亚斯(Beatrice  Cilliers)的孩子。同时她有个姐姐。在她尚未出生的时候父母已经分开。母亲搬回家与外婆同住。五年之后外祖父过世,留下她们几个女的在生命线上挣扎。
  1943年,英格丽的母亲过世。她和姐姐安娜(Anna)被送到开普敦(Cape Town)上的韦恩堡女子高中(Wynberg Girls’High School)念书。这时候她风华初露为校刊撰写诗文。之后搬去和父亲以及继母和他们的孩子们同住。她们两姐妹被当做外人。这导致了英格丽长期与父亲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她六岁开始写诗,十六岁与南非著名诗人作家奥普曼(D.J.Opperman)互通书信。而他的观点也对英格丽影响至深。
  她的第一部诗集叫做《夏日过后》(《Na die somer》)在她13岁时写成。尽管有些出版人对她的作品有兴趣,但她被告知要等待时机。她的第一部公开发的诗集《逃离》(《Ontvlugting》)最终在1956年发行。同年她与同为作家的彼得.文特尔(Pieter Venter)结合,次年产下一女叫席梦(Simone)。他们夫妇搬到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南非,阿扎尼亚东北部城市),但三年之后两人分开,琼寇携幼女搬回开普敦。
  琼寇的父亲,当时已是成名的作家、编辑、南非国名党国会议员。将会被任命为议会委员会负责审查有关文学、出版及娱乐的法律的主席。让他尴尬的是他的女儿激烈地公开反对他的政见。在他的一次演讲中他甚至否定了他们的父女关系。这期间,英格丽与界内不同的作家纠缠不清。诸如杰克.寇普(Jack Cope)。甚至意外怀孕。她不得不秘密流产(当时在南非流产是违法的)。精神上的失落和与父亲极度恶化的关系让她最终在1961年住进了母亲过世的那家精神病医院。(Valkenberg Psychiatric Hospital)
  她的另一部诗集《烟与黄土》(Rook en oker)在保守态度的出版人推延了一段时间后于1963年出版。这一诗集受到南非作家,诗人和评论家的广泛好评。给南非保守派的白人有力一击。之后她以Die Sestigers(the movement of sixty,included AndréBrinkand BreytenBreytenbach,Etienne Leroux,JanRabie,Ingrid Jonker,AdamSmall,Bartho Smit,Chris Barnard,Hennie Aucamp,Dolfvan Niekerk,AbrahamH.de Vriesand Elsa Joubert.以上为人名)成员的身份被人所熟知,这在南非文学上极具影响力,他们致力于挑战保守的南非文学规范。Rookenoker为英格丽带来一笔1000英镑的奖金和一个新诗奖(Afrikaanse Pers-Boekhandel)以及英美资源集团设立奖金。她用这笔钱周游了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她邀请杰克(Jack Cope)同游,被拒。于是邀请了安德烈(André Brink),他们一同去了巴黎和巴塞罗那最终安德烈不能为了他背弃自己的妻子,由此英格丽缩减了行程回到南非开铺镇老家。
  在她死之前,她还写下了一些诗篇。而最负盛名的是她的诗集《黑蝶漫舞》。
  她曾经目睹了一个黑人孩子在母亲怀中被枪杀的场面,写下那首最为人熟知的在《尼昂加死去的孩子》。1994年,从罗本岛获释的纳尔逊•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个民主当选的总统。5月10日,在全世界瞩目的就职典礼上,76岁的曼德拉朗诵了这首诗,读着读着,他的声音变得哽咽,泪水浸满这位被誉为“世界上拥有最强大心灵的人”。
  1965年7月19日这个身世凄苦,命运多舛的女人选择了投入大海的怀抱。听到女儿的死讯,她的父亲说“他们可以把她扔回大海,我都不在乎。”
  她的文化遗产及版权由杰克代为管理。女儿是受益人。
  琼寇的手稿被格雷厄姆斯敦的国家英语文学博物馆收藏。于2005年被其姐姐安娜借去为她拟传。
  
  累了,还有些信息周末补上。
  另外电影部分的也一并补上,今天暂且搁置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3-3-28 22: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候鸟 于 2013-3-31 19:38 编辑

  这部电影较为真实的反应了英格丽.琼寇的一生。从幼时在海边玩耍,到最终葬身海底。一切,似乎都有始有终的注定了。
  从电影来看,若英格丽一生中爱过哪个男人,那就是杰克了。尤金只是个床伴同时也是个文友,仅此吧。





关于《黑蝶漫舞》



  电影以英格丽的一段独白开场:

我赞成滥交
因为人类绝非万物之灵
我支持酗酒,反对动脑
反对那些虚情假意的社交
也反对沉重死寂的堂庙
我支持残穷老弱无忧无惧,抵死而活…
我支持对体制的麻木和精神上的顿悟
支持那些无依无恃的非洲人
支持杀人夺命…
死亡证明了活着有多虚假
忘了正义吧,
世上没有这种东西忘了手足,
都是云烟一场
忘却爱情,它全然没道理…
I am with those who abuse sex.
Because individual doesn’t count.
With those who get drunk against abyss of the brain.
Against the garden parties of pretense.
Against the silence beating at the temples.
With those who are poor and old complete against death.
The atom bomb of days.
With those numbed in institutions.
Shocked with electric currentsThrough the cataract of nerves
With those colored Africans dispossed.
With those who kill because every death confirms anew.
The lie of life.
And please forget, about justice.
It doesn’t exist.
About brotherhood.
It’s a fraud.About loveIt has no right


  我承认,确实是被这极端的言论所吸引。另外,若有什么小纯洁情怀的就不要看这样的电影了,你不会懂且会发表一些让我也不悦的言论有啥意思呢?
  然后场景切换到杰克与英格丽的邂逅。有些惊险有些浪漫。英格丽在海里游泳险些溺水,被在海边的杰克救起。得知彼此的身份生了情愫,英格丽以诗相赠,两人关系交好。后来英格丽搬去与杰克同居。杰克是已婚的男人,始终没有答应娶她。后来杰克离开,而英格丽此时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她选择结果了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
  后来英格丽住进她母亲过世的那个精神病医院时候,跟杰克说起这事儿,杰克痛哭。感觉很讽刺。要知道,当初英格丽怎样挽留他都是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其实跟谁在一起与爱谁真的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或许自始至终,英格丽就是一个缺少温暖的女子,从幼时到婚后。直至遇见杰克,这个救过她的命的人,此时她或许觉得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她需要爱需要温暖。英格丽在独处的时候总是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多次自残。她用利器隔开手指,就这自己的血在浴室的玻璃上写诗。她心绪不宁在门上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她从欧洲领的新诗奖回来由于政见不合的缘故跟父亲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割腕之后到一半时候给杰克打电话。怎么看也想是个被冷落了渴望引起父母关注的孩子。
  最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带着自己的奖章于杰克诀别。扉页上抄的是一首惠特曼的诗:

If we go anywhere we’ll go together to meet what happens
Maybe we’ll be better off and blither and learn something
Maybe it is yourself now really ushering me to the true songs
Who knows
Maybe it is you the mortal knob really undoing turning
So now finally.
Goodbye!And farewell my love.

如若我们还能共赴来日,不畏艰难
也许,会更好,当然,更聪慧
也许是你,带给我诗歌的真谛
谁知道呢?
也不定是凡夫如你,在毁灭反复
而今终能再见。永别吾爱。


  而读到“So now finally.Goodbye! And farewell my love.”的时候,我是真的有些hold不住了。
  英格丽确实是致力于反对种族歧视的。由此与父亲意见相左,招致社会上流言四起。有此她乘坐公共汽车,乘务员不允许一个黑人上次强调“white only”,英格丽与列车员争斗被赶下车。杰克在车道旁的站台上陪着她。

  有次她帮助一个受到迫害的黑人作家逃离出境。
  还有,当她看到黑人们进行游行争取通行权的时候,看到尼昂加在母亲怀中被射杀的孩子时候,她所表现出来的悲悯和痛心疾首足以证明她的爱与恨。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3-28 22: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候鸟 于 2013-3-29 23:27 编辑

  板凳替杰克留着。
  
  杰克,在剧中扮演了男主角的角色,自始至终,都是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他跟英格丽的关系。
  
  令人欣慰的是,英格丽住院期间,他跟尤金等旧友为英格丽整理了诗稿并结集出版了题为《烟与黄土》,英格丽最无助的时候总是想到他,也是唯一想到他。可惜他一次又一次让她失望。谁让人家是有妇之夫呢?所以当你真正无助的时候,其实只能靠着自己走过去。
  
  强调以下几点:
  
  1、我相信杰克欣赏英格丽的才华,并且也爱着她,否则他不会因为英格丽跟尤金传出绯闻而生气而去质问她。这是吃醋的表现。
  
  2、杰克不该给英格丽以希望,因为他一次又一次让她濒临绝望。最终你懂的,她溺海身亡。我想多少是与她不幸的童年,坎坷的成长以及痛苦的情感生活有一定联系的。而杰克他什么也给不了她呀,她想要一个家,有爱与温暖的地方。可他做不到。不仅如此,他还要干涉人家的交往。
  
  3、英格丽本人,电影中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每次气急跟杰克吵架的时候,她就向他扔东西。拜托,文艺点儿不行吗?难道诗人都这么玩儿的?可转念想了,确实无可厚非。女人恐怕是只会在自己最亲密的人面前才会展示出最真实的一面的。
  
  若他未娶,而她未嫁。或许还是一段佳话。
  
  而这般纠缠不清,我并没有打心底反感或是什么的。只是千千万万的人总唯独爱错了一个。以为是最好的那一个。
  
  杰克。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3-28 22: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候鸟 于 2013-3-30 12:55 编辑

地板替尤金留着。
尤金,其实对他印象不深。
有些帅气
有些才华

跟英格丽曾今有一腿(这用词……别怪我哈)
当他得从妻子送来的早报上知英格丽死去的消息时他也曾流下了许些泪滴

算是蓝颜吗?
如果排除了跟英格丽另一层关系

而我宁愿相信,英格丽所做的只是对杰克执意离开的报复与惩罚
关于“滥交”
关于“酗酒”
关于“杀人夺命”
等等

其是她的一切行为,在那种背景下
都是可以理解的。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3-28 22: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候鸟 于 2013-3-29 23:47 编辑

一些英格丽的诗作,从电影中抄来的。
My days seek after the carriage of your body
My days seek for the lineaments of your name
Always before me in the paths of my eyes
And my only fear is an awareness
That will change your into water
That will change your name into a number
And deny your eyes like a memory

Screams the smell of freedom and heather
The march  of the generations who scream Africa
Streets of his armed pride
Without a pass
Without a pass

Police station in Phllippi
Present at all meetings and legislations
Nor at Nyanga nor at Orlando
I thought i would stumble upon my heart
Where i keep the two butterflies of your eyes
Sewer oh sewer
Lie trembling singing
How else but trembling
With my blood-child under your water

My darling jack,you said
Amsterdam would be filled with flowers
But everything here is grey
My feeling. The people. Even Eugene
Europe is nothing but a false promise
Half of me is missing. Jack
Write and tell me you love me
The illusion that life once was!
Once was beautiful
Every elect lie of life
Please forget
About love

You must run towards the light jack don’t run away from it.
I repeat you
Without beginning or end
Repeat your body
The day has a thin shadow
The night yellow crosses
The landscape has no distinction
And the people of a row of candles
I read you repeated
With my breasts
Which imitate the hollows of your hands
Wounds of roses man god
Kiss on my breasts
My lonely fingers
My body
My heart
God in pair
All the water upon forests
Body was washed

Grain little grain of sand
Pebbles rolled in my hand
Pebbles thrust in my pocket
A keepsake for a locket
Baby that screams from the womb
Nothing is big in this tomb
Quietly laugh now and speak
Silent in a quiet lane
Little world round and earth blue
A granule I make out of you
House with door and tow slits
A garden where everything fits
Small arrow feathered into space
Love fades away from it’s place
Carpenter seals a coffin that’s bought
I ready myself for the nought
Small grain of sand is my word
My breath
Small grain of nought is my death


这篇是著名的《尼昂加死去的孩子》有空了翻译一下,网上很难找到她的中文资料。
The child who was shot dead by soldiers at Nyanga

The child is not dead
The child lifts his fists against his mother
Who shouts Africa ! shouts the breath
Of freedom and the veld
In the locations of the cordoned heart

The child lifts his fists against his father
in the march of the generations
who shouts Africa ! shout the breath
of righteousness and blood
in the streets of his embattled pride

The child is not dead
not at Langa nor at Nyanga
not at Orlando nor at Sharpeville
nor at the police station at Philippi
where he lies with a bullet through his brain

The child is the dark shadow of the soldiers
on guard with rifles Saracens and batons
the child is present at all assemblies and law-givings
the child peers through the windows of houses and into the hearts of mothers
this child who just wanted to play in the sun at Nyanga is everywhere
the child grown to a man treks through all Africa
the child grown into a giant journeys through the whole world

Without a pass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3-29 09:25 |只看该作者
期待。{: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3-29 23:04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3-29 23:33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3-3-29 14:14
我就期待完整片吧。
候鸟的文字很抓人。。。

差不多搞定了。嘿嘿。不管了,最近感觉很忙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3-29 23: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候鸟 于 2013-3-30 08:53 编辑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3-3-29 09:25
期待。


主贴差不多是按照维基百科翻译过来的,若有失误或不当的地方,恐怕也难考证了,我认真的说。我几乎找不到什么关于她的中文资料。痛苦啊,感性认识就全来自于电影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3-30 11:45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3-30 14:34 |只看该作者
多谢候鸟引介,网上已搜到,待会儿就去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3-30 15:04 |只看该作者
不知楼主想要表达什么?说说自己的思想好不?得不到就算了,也许是高攀不起,自已纠结也无用,枉被他人笑话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3-30 15:24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3-3-30 14:34
多谢候鸟引介,网上已搜到,待会儿就去看~

芥末周末好!
{: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3-30 15:29 |只看该作者
候鸟 发表于 2013-3-30 15:23
如果我滥用权限,你会怎么想呢?
所以我不欢迎你,请自重。

不要关心我是怎么想,还不如关心大伙儿是怎么想{:soso_e112:}
你玩你的,文章摆出来,就是接受各方意见,要不你就起个私密文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3-31 14:17 |只看该作者
英格丽,象流星一样明亮,也像流星一样短暂。曼德拉要真跟她在一起,两小时内会气死一个。{: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3-31 17:55 |只看该作者
尜尜 发表于 2013-3-31 14:17
英格丽,象流星一样明亮,也像流星一样短暂。曼德拉要真跟她在一起,两小时内会气死一个。

可是她跟曼德拉没有什么关系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3-31 17:59 |只看该作者
候鸟 发表于 2013-3-29 23:51
主贴差不多是按照维基百科翻译过来的,若有失误或不当的地方,恐怕也难考证了,我认真的说。我几乎找不 ...

这样也许更直接,感受也更深刻。{: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3-31 19:22 |只看该作者
电影看了,里面的男主角长得像法国明星让·雷诺,荷兰电影业居然也拍出这么好的电影,真令国人汗颜。
英格丽诗人的气质,敏感而脆弱的情感思维注定了她蝶舞一生,在绚烂中归于寂灭,精神的东西将得到永生。
如梵高,割了自己的耳朵,如故城,杀了自己的妻子,如徐渭,杀妻不算还要自残,锥耳敲骨做出异于常人之举。
这些人有异于常人的才情和秉性,仿佛上帝授权于他们来到世间,解读人世丰富的艺术密码,然后早早逃离人间。这种人有我们常人无法理解的孤独,无以救赎,却又有敏锐的视觉观察现实生活,胸有大爱,且不吐不快,最后的结局总是将生命随意弃置,给世人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情感生活的描摹,诗人的特质,浪漫、感性、属于多血质一类人,难免情不能所以。我记住电影里那句台词“你掏空了我~~”看到这里我就想笑,在这样的女人面前,男人可不是药渣?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英格丽,她仍是人们喜爱的女诗人,性感而脆弱的女诗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3-31 19:23 |只看该作者
感谢候鸟推荐这部好电影。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3-31 19: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候鸟 于 2013-3-31 19:39 编辑
芥末 发表于 2013-3-31 19:22
电影看了,里面的男主角长得像法国明星让·雷诺,荷兰电影业居然也拍出这么好的电影,真令国人汗颜。
英格 ...


然后早早逃离人间。
--------------------------
这里我更愿意相信是一种解脱
她把死亡也演绎成了艺术。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3-31 19: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候鸟 于 2013-3-31 19:33 编辑
芥末 发表于 2013-3-31 19:23
感谢候鸟推荐这部好电影。


我要说的是
我不是在推荐这部电影
我是想让更多多的人知道这个人。
芥末若真有兴趣可以再去了解一下
Sylvia Plath西尔维娅.普拉斯
也就是Ted Hughs的妻子,同时代的美国著名诗人。.
英格丽之所以被称作为南非的西尔维娅,与她们相似的经历和观点是有一定关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3-31 19:48 |只看该作者
候鸟 发表于 2013-3-31 19:29
我要说的是
我不是在推荐这部电影
我是想让更多多的人知道这个人。

我看了,相关百度的内容,包括影评,很敬佩英格丽那份人文素养和那种悲悯大爱情肠,文化背景时代大格局使然,使命感强是一定,我甚至联想到了《汤姆叔叔的小屋》,美国南北战争促发的那部小说,这些人值得我们倾佩敬仰。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3-31 19:49 |只看该作者
候鸟 发表于 2013-3-31 19:25
然后早早逃离人间。
--------------------------
这里我更愿意相信是一种解脱

历史古今不乏其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4-1 13:23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3-4-1 12:57
我也去看看,都说好,那肯定好。

什么叫都说好就好呢?
色妞这么有主见的人,当然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至于好不好
其实别人怎么说真的没什么关系,有时候喜欢的就是那一份感觉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4-1 14:59 |只看该作者
候鸟这么有深度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4-1 20:31 |只看该作者
那孩子并未死去
他向母亲挥拳
呼喊着非洲,呼喊着自由的呼吸与大草原的母亲。

在警戒线的中心
孩子挥拳向着他的父亲
在那一辈人的游行中
呼喊着非洲,为着正义与鲜血奔走的父亲。
在街上备受阻挠仍然骄傲地严阵以待

孩子,并没有死去
没有死在兰加也没有死在尼昂加
没有死在奥兰多也没有死在沙佩维尔
甚至没有死在腓力比子弹洞穿了他的头他所躺着的警察局

他在撒拉逊士兵用来复枪和警棍警戒的影子下
依旧在集会中,在立法时

孩子从窗口往外张望。也看透了母亲的心。
他想可在尼昂加的阳光下随意玩耍
他只是想长大之后可以走遍非洲
等他长成了巨人,可全世界畅行无阻
不需要通行证。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4-1 20:33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3-4-1 14:23
《尼昂加死去的孩子》这个候鸟有空翻译一下,让曼德拉潸然泪下的诗篇,必然有着一份深刻的国家记忆。很想 ...

人家写的是诗歌
我这翻译出来就成大白话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4-1 20:34 |只看该作者
对自己撒谎 发表于 2013-4-1 14:59
候鸟这么有深度啊。

这不算什么深度
只有有一点点广度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