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末代愚夫 于 2013-2-28 13:55 编辑
先说文化。
文化一词,最早见之与《周易·贲卦》里:“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文”字的意思,其实同纹,纹理的纹,纹身的纹,花纹的纹,《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文”字最早的意思就是纹身。古时夷狄有“刻画其身以为文”,“以避蛟龙之害”的风俗。起初的意义就是“文饰”。从文饰引申出来“文而化之”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赋予象征意义的符号化,语言是符号,文字是符号,风俗习惯、宗教仪式,典章制度从广义来看也是种象征符号,化的意思就是变通、延伸、改造、教化。《周易。系辞》里有句:“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天文,其实就是把天上的各种现象符号化;人文,就是把人们生活的现象符号化。人们因为创造并使用这些具象征意义的符号而使得人与兽有了分界。
文与化两字的连就用,是西汉刘向在《说苑·指武》中写的:“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与动武相对应的,是一种手段,一种阴柔的,和平的,攻心的手段。
而近代文化的概念,可能是转译自日本,是文明开化的意思了。
英文里的文化一词CULTURE来自于拉丁文的COLERE,意为居住,栽种,培育,保护,朝拜,主要用于形容对农作物的培育,后来延伸形容人经过教育,培养,训练所得来的修养。
最早对文化作系统定义的人,学术界公认是英国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他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自泰勒以来,关于文化的定义已经有二百多种,至今没有定论。而我们国家的官方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定义没有大错,但我总觉得太宽泛了点,并且,文化的本质其实并不是一个实有,而是一种具象征意义的符号。这个定义把文化和文明混为一谈。文化的定义一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而关于文化的分类则是五花八门纵横交错:有根据事物性质分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有从人类自身角度分类的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有根据地域分类的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有根据不同功能分类的什么饮食文化、礼仪文化、企业文化等;也有从历史演变分类的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等;还有以人类生存活动形式而分类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商业文化等;以宗教划分的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
从上述种种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文化,就是人化,就是人们赋予事物带有人的思想烙印的象征意义并使之符号化,这种符号化的意义可以在人群中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传授并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思维形式和行为模式。任何带有人为痕迹的事物,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都带有文化的蕴涵。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说:“标志着人类在生物圈中最早出现的事件,既不是某种解剖学特征的发展,也不是某种技能的获得。这个历史性的事物,是人类意识的觉醒。”我觉得说得很正确。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也说过,“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人类的文化起源于人类意识的觉醒。当50万年前的山顶洞人使用火并用打造出石器时,已经产生了人类文化的曙光;当四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以一定的礼仪安葬死者遗体时,人类的文化就已存在了。而意识觉醒的显著标志,就是思想。思想则就需要语言,就需要把思想的对象进行符号化处理。
文化是从人的思维中产生的,而反过来,文化也影响着人的思想。一个人的思想,不知不觉会受到其所属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因而其行为也带有其文化的烙印。文化是一个人赖以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指南。全世界的人们都有其相同点,那就是;生存,并向往生活得更好。这种出自人的动物本能的共性,使人们有着基本的思维共同点,有着基本相同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有着思想沟通的基本点。这就带来人类文化的共性:对美好的追求,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的肯定,对安全的需要的认同,对人自身生理需求的认同。。。由这些而产生的文化象征意义,使得人们赞美爱情,赞美互利的行为,赞美自由,正义,和平等。《联合国人权宣言》里就反映了这样一种人类共有的文化精神;而由于受生活环境的不同,谋生方式的不同,气候饮食的不同等等的影响,不同人群产生了其不同于其他的思维特征,这种不同的思维特征就导致了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使得每个人群与其他人群有着鲜明的分野。
而人一向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此,每个文化中的人们都以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文化,所谓的我族中心主义。而其实,每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尊重文化的价值,意味着肯定人的价值。当不同的文化有上下之分时,那也意味着人的思维有高下之分,由此,劣种人和优等人的区别也就在所难免。我不完全赞同作为一种“主义”的文化相对主义,但我认为每种文化有其平等的价值。所谓人类文化进步的标志我想就是看是否更人性化而不是兽性化,这种人性化更多的体现在人的思维方面,也就是所谓精神方面,是人的智慧和知识的提升发展,是人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能力的提高。就这方面来说,每种文化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历史进程,只不过前进的速度有快慢而已。
文化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部,是人的精神在物质世界的延伸,是人赖以思想和行动的指南,是人理性和感性的全部,是人与自然互动的桥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
但我不敢说文化就是人的世界的全部。因为人的生活中,还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它存于人的世界中,影响着人的生活,人无法以文化来影响,而只能顺从。人之仰望的崇高的理性,宇宙的终极,最高的善,道等等,莫不是这种规律背后的那个无形的终极价值。因此,人类对文化的探究,对精神世界的追问,对所有关于人的世界的一切的追问。莫不殊途同归。
文化的属性,文化的特性,文化现象的规律,文化的表现特征,文化的种种,现在正是好多学者穷经皓首孜孜以求的课题,这里无法详说。先在此挂个句号。
接着说“文明”。
文明一词最早的意思是“人文昭明“。出自《易经》。《周易·乾卦·文言》中也有"天下文明"之说,用以表述社会的开发状况和指称美好的事物等。中国古籍中的的文明的概念都是光明,文采,通俗点说就是文化影响社会。
现代文明的概念,起源于西学的文明一词,CIVILIZATION。从词源上说,这来自于拉丁文的CIVIS(公民),CIVILIS(公民的),CICITAS(有组织的社会)。关于文明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的。但大多数都认为文明是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较高级的复杂社会。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伯恩斯等人认为:“文明可定义为人类组织的这样一个阶段,其时行政结构、社会机构和经济机构已发展到足以处理(不论如何不完善)一个复杂社会中与秩序、安全和效能有关的问题。”哲学家、史学家威尔·杜兰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含了四大因素:经济的供应,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历史学家菲利普·巴格比则认为:“‘文明’意指那些大规模的、复杂的、都市化的(通常是有文字的)文化。 政治学家亨廷顿则认为:首先,“文明社会不同于原始社会,因为它是定居的、有城市的和识字的。”其次,“文明和文化都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第三,“文明是包容广泛的”,“一个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第四,文明虽有终结,但生命力很强。它是动态的,不断演变和调整。第五,“文明是一个文化实体而不是政治实体。”日本著名的学者福泽谕吉认为:“文明的涵义,既可以作广义讲,又可以作狭义解释。若按狭义来说,就是单纯地以人力增加人类的物质需要或增多衣食住的外表装饰。若按广义解释,那就不仅在于追求衣食住的享受,而且要励智修德,把人类提高到高尚的境界。”“所谓文明是指人的身体安乐,道德高尚;或者指衣食富足,品质高贵而说的。”
我国对文明的研究,基本是按照恩格斯的表述:“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而展开的。恩格斯的表述很不完全,非常片面,局限于此,我们的学者对文明的研究总是在别人之后亦步亦趋,没有产生根本性的突破,而根本,就是思想受到了限制。我们官方的文明的定义竟然是和文化差不多的,大家查查词源,辞典去比较比较吧,这里不多说了。
而日本的一些学者也认为文明是物质的,文化是精神的,这其实也是属于只看皮毛不看本质的糊弄。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虽然说到了上述文明和文化的定义,但其实,他本人在区分文明和文化的时候,概念也是含混不清的。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的思维的外在化。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人群有组织生活的一种状态。这个其实就是根本区别,当然,这是我认为的。
尽管有不同的定义,但大家似乎都大致有种共识,文明产生的标志有几种:国家的产生,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出现,阶级的产生,金属工具的出现等。但这种标志却不是绝对的:南美的印加帝国就没有文字,但谁都不能否认印加文明;古埃及和玛雅帝国也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城市,但埃及文明和玛雅文明却都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世界最早的文明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也就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印度文明出现在公元前2500,中华文明出现在公元前1500年。这是国际上大多数历史学家们的共识 。 那么,我们一直自称是5000年文明,这样算来,才3500年文明历史,为什么国际上却认为是3500年呢?因为我们可考证的文明起点是在河南安阳的商朝的殷墟遗址。殷墟遗址有面积超过36平方公里都城遗址痕迹,在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的墓里发现有甲骨文及大量精巧的器物,还有同期发现的贵族墓以及大量的青铜器,还有宗庙等,都无可辩驳地展示了文明产生的几种标志。而实际上,殷墟遗址的生成年代是商代晚期。是在盘庚迁都后。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与史籍印证,殷墟及武丁在史籍中确有记载,推理盘庚也应该存在,再往上推,夏朝也该存在,那文明的起点应该推前。但我们现在却无法拿出考古学上的确凿依据来证明。
我们的文明这个词的使用,常常是含混不清的,有时是人文昭明,指人类生活的美好,例如有说“这个人很文明,这个国家或这个社会很文明,或他的举动很文明”,不是还有号召要“讲文明”吗?似乎我们都不曾进入文明状态而要去讲去学,而其实,我们就生活在文明中;有时也去指称一个政治实体,中国文明,日本文明等。常见的东方文明,西方文明其实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东方民族其实并没有一个具共性的文明形态,西方文明倒是有一个希腊,罗马文明的内核。所谓东西方文明,我看是西方学者的一种随手划拉,他们眼里的东方,其实是除西方以外的世界,而根本不在意以外世界的具体区别,是一种学术上的自大。我也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人竟在讨论文明时沿用这种陈旧的说法,以东方文明的中心自居。要知道,在我们以东方文明的中心自居的时候,印度人,日本人,还有好多人等也都在摆着相同的姿态。有时我们也把文明当作是一个理想,做文明人,建设文明的社会等等提法就是,
从国际公认的文明的标志来看,所谓文明,该是人类摆脱蒙昧,集体意识觉醒的社会存在阶段。而在西方学者的头脑中,文明一词的概念更多的含有城市化的意味。西方对于文明的讨论都是在城市的背景下,而农村在他们的概念中是城市的郊区,是城市的附庸。恩格斯的那句“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就很典型。只是,当我们这样讨论文明时,不免就把农村当作了文明的低级形态而得出落后、愚昧的结论。
文明的划分也是很多种的。有以地域划分的中国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也有以宗教划分(我对这种划分满怀疑虑)的基督教文明,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等等。
文明常被看作一个实体,有时是被看作文化实体,有时是被看做政治实体。被看作文化实体时,更多的是显现出各不同文明的思维的差异,因此,在以文化实体的观点对待文明时,更多看到的是意识形态上的不同,因此,亨廷顿他必然会从意识形态的冲突中得出“文明的冲突”这个结论;而以政治实体看待文明时,不同文明显现的更多的是制度的差异,因此,很容易把文明打上专制和民主的标签。
文明,其实就是人生活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与愚昧,混沌相反的,是理性的、有组织的、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或说是有知识的)也是更人性化的。人的生活状态的进步,是受人的欲望推动的。文明,也就意味着人们更多的欲望满足。
所以,我认为,文化的进步意味着为思想的自由发展扩大空间,文明的进步则是为人的欲望释放腾出地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