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色妞妞 于 2013-2-18 13:04 编辑
下班了,随便说一下,本来想有空梳理一下,估计大家看的都比我多。
林徽因遇到徐志摩时16岁,徐志摩24岁,林徽因虽然出身不错,但由于父亲有了宠爱的后娘,生了儿子,她和母亲一直被冷落,因此从小林徽因就有男儿气质,比较好强,她在家里基本上是主心骨,自己给母亲撑起一片天,她母亲相对来说比较愚钝,所以林徽因对她爱恨有加,关系并不融洽,她父亲去世后,家里的生计突然落在了一个弱女子头上,这时候她选择了梁思成,一个是梁启超对她家有恩,她无以为报。在她最美的年华里,她是有过青春萌动的情感的,面对徐志摩那么强大的攻势,后来她实在没有办法面对那么大的舆论压力,比如徐志摩准备抛妻别子,比如梁家的恩情,和她自己更好的归宿,所以她也是从现实的角度选择了梁家,然后和梁思成一起出国。
所以,其实林一生还是比较纠结的。她知道她内心要什么,她也知道她无法要什么。
林徽因是一个智慧比较高的人,反应极快,加上良好的教育和后来接触的各行各业最优秀的人,她的整个精神境界和理解能力其实是很高的,这也许也是林徽因比较好强爱示聪明的表现,梁思成相对朴素低调许多。所以胡适也暗示过林的理解能力过人,完全不是冰心能比的。她一直也是骄傲的,也爱玩一些暧昧的手段,所以她基本上都是男性的知己,和女性之间都不够亲密。首先她的智慧可以和很多男性平起平坐,其次也有她不被很多女性理解的原因,还有很多女性的智商都过于平庸,局限于唯美啊,亲情啊,小爱里。甚至她刚结婚时,梁思成的母亲都有微词。
凌叔华一直是暗地里喜欢徐志摩的,但她的出身和教育,使她特别含蓄,当时,徐志摩一直在同时收凌叔华和陆小曼的信,有一次徐志摩的父亲和另一位友人(好像是)来看徐志摩,徐志摩刚收到两封信,本来徐志摩是想把凌叔华的信拿给父亲看,让父亲高兴,因为他父亲喜欢凌叔华,没想到拿出的是陆小曼的,那时候陆小曼是已婚身份,徐志摩的父亲觉得非常丢脸,因为王庚毕竟也是圈子里的名人,然后这件事曝光,当时的上流社会都知道了,于是陆小曼和王庚离婚,徐志摩就娶了陆小曼。王庚其实是个很君子的男人。
凌叔华是在徐志摩和陆小曼好上以后,才另外选择了别人。
关于徐志摩飞机失事,我也看过的版本是,徐志摩是去听林徽因的讲座,后来回来时遇到飞机失事,但是当时前往他遇难之处去的是梁思成和金岳霖,后来他们给林徽因带回了一块飞机残骸。
陆小曼其实还是算一个比较浮躁的人,虽然她琴棋书画都好,当然,梁启超也说过徐志摩浮躁,相对于高智商的林徽因,相对于大家闺秀般的张幼仪和凌叔华的含蓄,而徐志摩是内心充满激情的人,所以退而求其次,徐志摩会被陆小曼点燃内心的激情,相对于林徽因的欲擒故众,欲诉还休,陆小曼一直在飞蛾扑火,所以徐志摩会和陆小曼一起疯狂,而最后事情闹得大家都知道以后,陆小曼也真的很勇敢,徐志摩也真的会对陆小曼负责。
陆小曼身体弱,结婚后和徐志摩约法三章,永远不再爱第三个女人,徐志摩答应了。徐志摩到处飞来飞去讲学,想给陆小曼好的生活,陆小曼很寂寞,那时候翁瑞午是名医,陆小曼经常和徐志摩,翁瑞午一起演戏,会演着演着昏倒,徐志摩开始也演,后来兴趣不大,去都是陪陆小曼。徐志摩在外面奔忙的时候,陆小曼很寂寞,翁瑞午就经常来给陆小曼按摩,后来这件绯闻传得到处都是,有人在报上以这个故事编了一个剧本上演,后来陆小曼,翁瑞午和徐志摩一起将那人告上了法院,那人据说是平鑫涛的什么亲戚。
后来徐志摩去世,陆小曼靠徐志摩父亲供养,那时候翁瑞午经常来看陆小曼,有时候还歇在陆小曼的楼下,这件事让徐志摩的父亲很不高兴,就断了陆小曼的供给,其实那时候陆小曼和翁瑞午应该还只是暧昧的朋友吧,陆小曼身体不好,胡适说要帮助她,被她拒绝了,她后来终于和翁瑞午同居,因为翁有家室。作为一个女人,她也许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再加上她吸鸦片。
陆小曼心里一直深爱徐志摩,但是她的身体和心灵是分开的,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一个问题,相对于张幼仪那种不落在语言上的深情,陆小曼的这种深爱,谁更真挚动人呢?
到底什么才叫真爱呢?
张幼仪一直是一个美好的女人,她应该只是属于没有在更好的时机遇到更对的人的那种人,所以这种错一开始就无法改变。
她过于含蓄内敛,过于朴素安静,她的深情是静水深流,需要懂得的人和相似的人去理解。她在最艰难的时候都是靠着自己哥哥和自己挺了过来,活出了一个女人最美的一生。还有她是活得脚踏实地的人,这样的女子适合生活,也许不适合天天谈情说爱。
其实,爱情是虚幻的东西,所谓的懂得和默契,都是需要暧昧和欲擒故众,需要迎合和示弱,需要飞蛾扑火,旧式教育让女子变成同一个木讷模式,即使有,也是深藏在内心,羞于启齿,所以,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太淡了,没有什么味道,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谁又经得起暧昧呢?到今天,依然如此。
时光飞逝,他们都是各具特色的人,他们的绯闻不断地被不同时代的人解读,误读,包括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