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是一篇未完成的旧帖,我尝试把一些理论做个粗略的归纳,也做了些粗浅的比较和分析。支持归隐宋朝坐庄,发出来请有兴趣的参考评说。可能的话,争取就此把尾巴接上。
----------------------------------------------
讲自我意识,先从西方的理性这个概念说起吧。因为人自从产生了“理性”(logos)这个概念,就开始了对世界及自身的客观思考。而只有以理性代替幻想,以智慧取代想象,以经验和事实作为研究的基础,那样的学问才是哲学。西方哲学思想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所谓“逻各斯中心主义”。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虽形成于柏拉图,但源头是在赫拉克利特,光大于巴门尼德。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而又新的水不断地往前流动”,这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的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他的基本思想就是,世间万物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状态,而这种变化不是随意的偶然的,是有一定的规则的。一切变化的背后只有一样东西能保持不变,那就是变化的规律,那就是一切事物中的理性,也即 the logos。理性是永恒的,无始无终,赫拉克利特时代相信人是有灵魂的,而灵魂就是人身上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接近于神圣的理性。因此,赫拉克利特认为人必须服从支配万物的法则,也就是理性,根据唯理的原则来约束自己。
而与赫拉克利特同时期的埃利亚学派的创始人巴门尼德却认为,变化和运动是不可思议的,事物的基质必然是永恒不变化的。巴门尼德提出了西方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存在being)。针对赫拉克利特世上万物处于变化和运动中的说法,巴门尼德论证说,如果是物体有变化,比如火变成了水,那么火就由存在变成了不存在,反之,水由不存在变成了存在。换个说法,“存在”如果产生变化,那就一定是产生于存在或非存在:如果“存在”产生于“非存在”,那就是无中生有,是不可能的;如果“存在”产生于“存在”,那么就是产生于“存在”自身,产生的“存在”和自身是同一的,也就是没有变化。由此,受到过毕达哥拉斯学派影响的巴门尼德提出了唯一的根本的存在就是“一”:无限的,不可分,不变的,终极的。
特别重要的是,巴门尼德提出,存在和思维是一回事。凡是不可思议的,就不存在;凡是不存在的,就不可思议。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也因此,存在是有“理性”的,永恒不变的。凡是和思维有矛盾的,就有违理性,也就不可能是真实的。这样,存在(being)和理性(logos)和思维是同一的。巴门尼德有句名言:存在者存在着,不存在者不存在(Being's is,non-being's is not)。另一句:能被思维者与能存在者是同一的。那隐含的意思就是说,能被语言表述的存在是存在的,不能被表述的则不存在。
由此看,巴门尼德影响着古希腊以降的西方哲学:理性,思维,语言实际上代替了客观的存在本身。这是西方哲学思想的一个根本特征。许多西方哲学理论都可以从中看出端倪。
|